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发热丝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发热丝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985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丝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发热结构和两电极部,所述发热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发热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发热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设有微纳米颗粒结构的多孔表面;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均大于所述发热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且所述第一支撑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上而下减小,所述第二支撑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下而上减小。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表面润湿性均弱于发热部的表面润湿性,使得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表面的液滴会朝润湿性更强的发热部移动,从而提升了发热部的供液速度,进而提升发热丝的雾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雾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丝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雾化组件用于将雾化液加热生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其作为电子雾化装置的核心,会直接影响装置性能的优劣,如雾化效率、气溶胶特性、功效与安全性等。雾化组件包括导油棉和发热丝,导油棉用于导入雾化液,发热丝包括电极部和发热结构,发热结构贴合在导油棉上,发热结构用于加热雾化液生成气溶胶。

2、在相关技术中,发热结构包括位于中部的发热部和位于端部的支撑部,支撑部和导液棉之间的贴合相较于发热部和导液棉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使得支撑部上的雾化液量多于发热部上的雾化液量。然而,发热结构的发热区域主要集中于发热丝的中部区域(发热部),使得发热丝中部区域的雾化速度较快,雾化液消耗速度较快,而支撑部上的雾化液不能及时传输至发热部上,使得发热丝中部区域的供液速度较低,导致发热丝不能完全利用热量,从而降低发热丝的雾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热丝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发热丝的雾化效率因发热丝中部区域的供液不足而降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热丝,包括发热结构和两电极部,所述发热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发热部以及第二支撑部,两所述电极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发热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发热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设有微纳米颗粒结构的多孔表面;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均大于所述发热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且所述第一支撑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上而下减小,所述第二支撑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下而上减小。

3、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梯度分布。

4、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表面设有微纳米颗粒目数不同的多个第一目区,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设有微纳米颗粒目数不同的多个第二目区,任一所述第一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

5、可选地,所述第一目区和所述第二目区均设有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支撑部自上而下相邻两所述第一目区之间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差值递减,且所述第二支撑部自下而上相邻两所述第二目区之间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差值递增。

6、可选地,所述发热部的表面设有微纳米颗粒目数不同的多个第三目区,自所述发热部端部朝中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三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梯度增大。

7、可选地,所述发热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段、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段、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呈波浪状,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小于所述第三段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

8、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表面的孔隙率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表面的孔隙率均小于所述发热部表面的孔隙率。

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热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提供基架,所述基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子部、基部和第二支撑子部;

11、在所述第一支撑子部、所述基部和所述第二支撑子部的表面分别粘接不同目数的微纳米颗粒得到待烧结体;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子部和第二支撑子部的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均大于所述基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且所述第一支撑子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上而下减小,所述第二支撑子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上而下增大;

12、对所述待烧结体进行烧结处理形成包覆于所述基架表面的烧结层,得到烧结体;其中,所述烧结层具有多孔微纳米结构;

13、对所述烧结体进行镀覆处理形成包覆于所述烧结层表面的镀层,得到发热丝。

14、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一支撑子部、所述基部和所述第二支撑子部的表面分别粘接不同目数的微纳米颗粒得到待烧结体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5、在所述第一支撑子部、所述第二支撑子部以及所述基部的表面分别划分多个第一子目区、第二子目区、以及第三子目区;

16、在所有的所述第一子目区、所述第二子目区和所述第三子目区的表面上均涂覆粘合剂;

17、将预定目数的微纳米颗粒粘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目区、所述第二子目区或所述第三子目区上,得到待烧结体;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子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上而下减小,多个所述第二子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下而上增大,多个所述第三子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相同或不同设置。

18、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烧结体进行镀覆处理形成包覆于所述烧结层表面的镀层,得到发热丝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9、将所述烧结体置于电镀装置中进行电镀处理形成包覆于所述烧结层表面镀层,得到发热丝。

20、可选地,所述电镀处理在哈氏槽中进行;所述电镀处理中的阳极为铜片,阴极为所述烧结体;所述哈氏槽中的电镀液为cuso4·5h2o和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电镀时间在3min-7min内,电镀的电流密度在0.2ma/mm2-0.7ma/mm2内。

21、可选地,在所述电镀处理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22、对所述发热丝依次进行酸洗、去离子水洗、碱洗和去离子水洗。

23、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发热丝及其制备方法与相关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第一支撑部、发热部以及第二支撑部均设有微纳米颗粒结构的多孔表面,使得第一支撑部、发热部和第二支撑部表面的雾化液会在毛细力的作用下移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均大于发热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使得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表面润湿性均弱于发热部的表面润湿性。第一支撑部、发热部和第二支撑部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第一支撑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上而下减小,使得第一支撑部表面的液滴会在重力和毛细力的共同作用下朝润湿性更强的发热部移动;第二支撑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下而上减小,使得第二支撑部表面的液滴会在毛细力的作用下朝润湿性更强的发热部移动,即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向发热部输送雾化液,从而提升了发热部的供液速度,有利于充分利用发热部产生的热量,从而使得发热丝加热生成更多的气溶胶,提升发热丝的雾化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丝,包括发热结构和两电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发热部以及第二支撑部,两所述电极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发热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发热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设有微纳米颗粒结构的多孔表面;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均大于所述发热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且所述第一支撑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上而下减小,所述第二支撑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下而上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呈梯度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表面设有微纳米颗粒目数不同的多个第一目区,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设有微纳米颗粒目数不同的多个第二目区,任一所述第一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区和所述第二目区均设有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支撑部自上而下相邻两所述第一目区之间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差值递减,且所述第二支撑部自下而上相邻两所述第二目区之间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差值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的表面设有微纳米颗粒目数不同的多个第三目区,自所述发热部端部朝中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三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梯度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第一段、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第二段、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均呈波浪状,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小于所述第三段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表面的孔隙率和所述第二支撑部表面的孔隙率均小于所述发热部表面的孔隙率。

8.一种发热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支撑子部、所述基部和所述第二支撑子部的表面分别粘接不同目数的微纳米颗粒得到待烧结体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烧结体进行镀覆处理形成包覆于所述烧结层表面的镀层,得到发热丝的步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处理在哈氏槽中进行;所述电镀处理中的阳极为铜片,阴极为所述烧结体;所述哈氏槽中的电镀液为CuSO4·5H2O和H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电镀时间在3min-7min内,电镀的电流密度在0.2mA/mm2-0.7mA/mm2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镀处理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丝,包括发热结构和两电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部、发热部以及第二支撑部,两所述电极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发热部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发热部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均设有微纳米颗粒结构的多孔表面;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均大于所述发热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且所述第一支撑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上而下减小,所述第二支撑部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自下而上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呈梯度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表面设有微纳米颗粒目数不同的多个第一目区,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设有微纳米颗粒目数不同的多个第二目区,任一所述第一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区和所述第二目区均设有至少三个,所述第一支撑部自上而下相邻两所述第一目区之间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差值递减,且所述第二支撑部自下而上相邻两所述第二目区之间的微纳米颗粒目数差值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的表面设有微纳米颗粒目数不同的多个第三目区,自所述发热部端部朝中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三目区的微纳米颗粒目数梯度增大。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王光辉曹泷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