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9496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方法,包括:根据电池的目标SOC确定脉冲加热过程的正脉冲参数和负脉冲参数;设置电池充电过程中脉冲加热的充放电脉冲幅值比例K,以及电池充电的环境温度;搭建以二阶RC模型为基础的热电耦合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和参数辨识确定与二阶RC模型的相关参数;确定二阶RC模型的相关参数后,搭建热电耦合模型的热模型,得到锂电池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模型;根据锂电池的热电耦合模型对锂离子电池脉冲加热的过程进行分析,构建针对不同脉冲参数的脉冲加热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低温下电池内阻迅速上升的原理,利用低温下电池巨大内阻产热,给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加热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低温充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温度的降低,电解液的锂离子电导率下降,活性材料中锂离子扩散速率下降,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电荷转移反应活性降低,会导致电池充电性能的下降。部分测试表明,动力电池在-15℃环境下的恒流放电,可放电容量降低了23%;在-30℃环境下恒流恒压充电,恒流段充电容量仅占电池容量的14%,充电时间大幅增加。此外,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还面临着严重的衰减和安全问题。低温充电时活化阻抗增加导致了负极表面电位的降低,析锂副反应更容易发生。析出的金属锂一般以苔藓状或枝晶状存在,容易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消耗电池内的活性锂,或者生长刺破隔膜形成内短路,造成电池耐久性和安全性的恶化。因此,在低温环境下,亟需对电池系统进行热管理。

2、现有技术中,电池系统的低温加热主要基于加热电阻丝或冷却介质实现,加热器件的热量以热传导或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给电池,实现了电池低温环境下的温度上升。然而,受系统成本、体积的限制,加热器件的功率一般低于10kw,受限于热传导带来的温度梯度,电池的温升速率难以突破1~2℃/min。现有车载加热技术的电池温升速率无法匹配低温快速充电的时效要求,车载电池系统的实用化快速、均匀加热技术尚且处于空白状态,成为电池系统低温管理的主要难点。因而,为实现电池低温加热速度提升,亟需开发电池系统低温快速加热方法,实现低温环境下电池的安全快速加热。

3、根据现有研究发现脉冲加热方法在减少电池极化、延长电池寿命、减少电池析锂等方面存在潜在的优势,该方法可能应用于全温度大功率快速充电领域。其次,脉冲充电的波形、频率等存在极大的多样性。在脉冲波的性质方面,分为恒压、恒流脉冲两种;在有无放电过程方面,可分为有负脉冲和无负脉冲两类。但是,目前的脉冲加热过程电池升温难以控制,电池的发热过程无法跟踪,脉冲加热参数的设置缺乏科学计算依据。

4、综上所述,亟需提出一种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脉冲加热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脉冲充电难以控制、锂离子电池发热特性分析不准确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提供一种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4、s1:根据电池的目标soc确定脉冲加热过程的正脉冲参数和负脉冲参数,且满足:ip×tp=-in×tn,ip为正脉冲幅值,tp为正脉冲持续期,in为负脉冲幅值,tn为正脉冲持续期;

5、s2:设置电池充电过程中脉冲加热的充放电脉冲幅值比例k,k1为电池充电过程的脉冲电流幅值,k2为电池放电过程的脉冲电流幅值,以及电池充电的环境温度;

6、s3:搭建以二阶rc模型为基础的热电耦合模型,基于参数辨识确定二阶rc模型的相关参数;包括理想电压uocv、欧姆内阻rohm、极化内阻rc和rd、与两个极化电阻相并联的电容cc和cd;

7、s4:确定二阶rc模型的相关参数后搭建热电耦合模型的热模型,得到锂电池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模型;

8、s5:根据锂电池的热电耦合模型对锂离子电池脉冲加热的过程进行分析,构建针对不同脉冲参数的脉冲加热方案。

9、进一步地,步骤s3包括:

10、s31:基于搭建的二阶rc模型的两个极化电阻rc和rd、电容cc和cd计算极化电阻两端的瞬态电压uc和ud;

11、二阶rc模型作为锂离子电池脉冲加热的仿真模型,实验过程中电流数据从实验平台中获取,实验平台中的电流数据是离散的,且有采样步长和仿真步长,因此,模型两个极化电阻rc和rd上的瞬态电压uc和ud为:

12、

13、其中,τc与τd分别为时间常数,δt为采样的时间步长,e为自然常数,t为脉冲充电时间,i(t)测得的电流数据;

14、s32:计算时间常数τc与τd;

15、τc=rccc,τd=rdcd;

16、s33:计算仿真模型的锂电池的端电压ut:

17、utestimated(t+δt)=uocv(t+δt)+uc(t+δt)+ud(t+δt)+rohmi(t+δt);

18、s34:将电流数据i(t)输入端电压ut计算模型中,可得到二阶rc模型的估计电压utestimated,再使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识别时,其中遗传算法的自适应函数是估计电压utestimated与实验过程测量电压utexperiment之间差异的均方根值urms:

19、

20、其中,t为总时间;

21、s35:基于仿真步长的离散迭代过程,最终遗传算法的适应函数所选取的方均根值的表达式为:

22、

23、其中,ti为脉冲加热过程中电流数据的采样时间,n为采样总次数,i为采样次数的编号;

24、s36:根据步骤s31-s35展开参数辨识,得到二阶rc模型的相关参数。

25、进一步地,步骤s4包括:

26、s41:确定了二阶rc模型的相关参数后,搭建热电耦合模型的热模型;

27、

28、其中,为锂电池的脉冲加热过程的产热功率,i′为流过锂电池的电流,锂电池放电时i′取正、锂电池充电时i′取负,tabs为锂电池的绝对温度,t为锂电池的温度,ut为锂电池的端电压;

29、s42:建立锂电池产热过程的基本能量关系;

30、

31、其中,为锂电池的传热功率,m为锂电池的质量,c为锂电池的比热容;

32、s43:计算锂电池的传热功率

33、

34、其中,h为对流换热系数,s为锂电池的表面积,tamb为环境温度,tbat为当前锂电池的温度;

35、s44:将传热功率代入基本能量关系中,最终得到锂电池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模型;

36、

3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38、本专利技术基于低温下电池内阻迅速上升的原理,利用低温下电池巨大内阻产热,给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加热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低温情况下利用脉冲电流产生大量热,将电池迅速升温,推出了全新的电池低温加热方案。

39、本专利技术通过搭建基于二阶rc电路的热电耦合模型,尝试对脉冲加热的电压响应、温升效果进行定量的分析与研究,以构建针对不同脉冲参数的脉冲加热方案。

40、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分析方法,使脉冲加热的温升速率和脉冲参数的关系可以通过热电耦合模型予以定量分析,为脉冲加热在实际应用中的加热效果的制定提供了便捷、全面的分析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加热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剑锋戴锋崔克天周映双唐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