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标签天线及抗金属电子标签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标签天线及抗金属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925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签天线及抗金属电子标签,标签天线包括外环部、中心部、第一中间部以及第二中间部,所述外环部呈圆环形;所述中心部设置于所述外环部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部呈圆形;所述第一中间部位于所述外环部与所述中心部之间,所述第一中间部呈圆环形;所述第二中间部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部与所述中心部之间,所述第二中间部呈圆环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天线线型的设计,能够提升标签的可工作带宽及抵抗环境能力,标签天线可以展现出抗金属特性;并且整体结构较为规范,易于制作,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加工工艺的复杂度,同时能够实现微型化设计,降低了天线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标签,尤其涉及一种标签天线及抗金属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1、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商品精细化管理和防伪需求,商品需要做到一物一码,目前市面上现存的大多数一物一码的标签主要存在两种技术形态:

2、1)基于光学的条码/二维码等常见的标识方式,该部分标签需要扫描枪一对一扫描,存在扫描效率低、工作量大、同时标签易被轻易复制的弊端;近一步,若条码/二维码的尺寸过小(譬如2-4mm2),则条码/二维码的识别灵敏度会下降很多,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甚至不能采集到商品的信息;对于过小的商品标识,光学的方法基本上会被排除在外。

3、2)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标识方式,大多数商用rfid电子标签多为采用hf标签,特别是对于一些金属质地的商品,要使得标签具有抗金属性,往往会采用背部加载铁氧体等吸波材料的方式。采用该结构的电子标签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尺寸相对较大,同时由于加工工艺的差别,hf标签本身成本要高于同尺寸的uhf标签,铁氧体的加入又使得成本近一步加大,故一般对于小尺寸的金属商品的电子标识,若采用rfid方式,则推广上会受限,仅仅只是针对一些对外观集成度要求不高(不突兀)、单品价值较高的商品。而对于普通的小尺寸金属件的识别和防伪,技术上目前多倾向于探索基于uhf的标签。

4、目前现有技术中缺乏可兼顾远近场、适用于特小尺寸的标识,同时亦可面向多场景、多类物品(金属基、塑性或纸基、聚苯乙烯泡沫等)、通用(单一线型)、低成本的小型uhf电子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签天线及抗金属电子标签,工作带宽覆盖rfid uhf频段,抵抗环境能力强,尺寸较小,成本较低。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标签天线,包括:

4、外环部,呈圆环形,且所述外环部沿径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外环开口;

5、中心部,设置于所述外环部的中心位置,所述中心部呈圆形;

6、第一中间部,位于所述外环部与所述中心部之间,所述第一中间部呈圆环形,且所述第一中间部沿径向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中间开口,且两个所述第一中间开口与两个所述外环开口共轴线设置;

7、第二中间部,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部与所述中心部之间,所述第二中间部呈圆环形,且所述第二中间部开设有第二中间开口,所述第二中间开口与所述外环开口和所述第一中间开口共轴线设置;

8、所述中心部与所述第二中间部在背离所述第二中间开口的一侧形成连接,所述第二中间部与所述第一中间部在所述第二中间开口与邻近所述第二中间开口的一个所述第一中间开口处形成连接,所述第一中间部与所述外环部在另一个所述第一中间开口与邻近该另一个所述第一中间开口的一个所述外环开口处形成连接。

9、作为标签天线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环部沿径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和所述第二中间部沿径向的宽度。

10、作为标签天线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环部与所述第一中间部在所述外环开口和第一中间开口处形成连接时,所述外环开口的两相对侧壁与所述第一中间开口的两相对侧壁一一对应连接。

11、作为标签天线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中间部与所述第二中间部在所述第一中间开口和所述第二中间开口处形成连接时,所述第一中间开口的两相对侧壁与所述第二中间开口的两相对侧壁一一对应连接。

12、作为标签天线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心部的直径为3mm-4mm。

13、作为标签天线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环部的外径为7mm-8mm。

14、作为标签天线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环开口、所述第一中间开口以及所述第二中间开口的宽度为0.6mm。

15、作为标签天线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标签天线为一体成型结构。

16、一种抗金属电子标签,包括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标签天线。

17、作为抗金属电子标签的可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芯片,所述芯片连接于所述外环部的另一个所述外环开口的两相对侧壁之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标签天线正面的保护层,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标签天线背面的支撑层、胶层以及离型纸。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标签天线,包括外环部、中心部、第一中间部以及第二中间部,外环部的作用为调整天线端口阻抗,以适配芯片共轭阻抗;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的作用为与外环部及相互间的耦合,协调天线的工作频段,使得天线的工作带宽覆盖rfiduhf频段;中心部的作用为结合第一中间部和第二中间部,延长天线的电流路径,降低天线的谐振频段至rfid uhf频段,同时由于电流流经天线中心,能够改善天线电磁场分布区域,达到无明显识别死区的效果。通过上述对天线线型的设计,能够提升标签的可工作带宽及抵抗环境能力,当标签粘贴于金属商品表面时,标签天线可以展现出抗金属特性,标签仍可正常工作;并且整体结构较为规范,易于制作,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加工工艺的复杂度,同时能够实现微型化设计,降低了天线制作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10)沿径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中间部(30)和所述第二中间部(40)沿径向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10)与所述第一中间部(30)在所述外环开口(11)和第一中间开口(31)处形成连接时,所述外环开口(11)的两相对侧壁与所述第一中间开口(31)的两相对侧壁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部(30)与所述第二中间部(40)在所述第一中间开口(31)和所述第二中间开口(41)处形成连接时,所述第一中间开口(31)的两相对侧壁与所述第二中间开口(41)的两相对侧壁一一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20)的直径为3mm-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10)的外径为7mm-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开口(11)、所述第一中间开口(31)以及所述第二中间开口(41)的宽度为0.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天线(1)为一体成型结构。

9.一种抗金属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标签天线(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金属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片(2),所述芯片(2)连接于所述外环部(10)的另一个所述外环开口(11)的两相对侧壁之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标签天线(1)正面的保护层(3),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标签天线(1)背面的支撑层(4)、胶层(5)以及离型纸(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10)沿径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中间部(30)和所述第二中间部(40)沿径向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10)与所述第一中间部(30)在所述外环开口(11)和第一中间开口(31)处形成连接时,所述外环开口(11)的两相对侧壁与所述第一中间开口(31)的两相对侧壁一一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部(30)与所述第二中间部(40)在所述第一中间开口(31)和所述第二中间开口(41)处形成连接时,所述第一中间开口(31)的两相对侧壁与所述第二中间开口(41)的两相对侧壁一一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