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8986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及方法,其包括:车载冷却系统,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水箱及冷却管道;充电机构,其包括插片、线缆以及连接件,线缆穿设连接件,且线缆端部与插片连接,冷却管道与线缆相接触,且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穿设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将充电机构与车载冷却系统相结合,在充电过程中能够利用车辆本身结构进行降温冷却,进而达到提升电流充电效率的目的。本申请无需考虑兼容性,其能够大大简化充电桩设计的成本和复杂程度,而且本申请的结构设置具有更为直接高效的降温处理方式,其能够围绕易发热的位置进行直接接触降温,不仅简单高效,而且可提成冷却效果,兼具使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效率高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充电,具体指一种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充电技术是推动电动汽车普及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车辆端充电线缆缺乏有效的降温系统,这导致充电效率受到限制,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充电体验和性能表现。

2、现有的充电桩通常配备带液冷的线缆,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吸收和散发线缆产生的热量。然而,这种冷却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首先,液冷线缆的冷却效果受到线缆材料、长度、电流密度和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线缆温度分布不均匀,部分区域温度过高,影响充电效率。其次,液冷线缆的散热效率受到冷却液流动速度和温度的影响,如果冷却液流量不足或温度控制不当,将导致散热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充电效率。此外,液冷线缆的冷却系统较为复杂,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增加了维护成本和操作难度。最后,液冷线缆的冷却系统设计较为固定,难以适应不同类型和尺寸的电动汽车,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充电桩液冷效果不理想,造成充电过流能力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及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包括:车载冷却系统,所述车载冷却系统包括水箱以及至少一条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包括插片、线缆以及连接件,所述线缆穿设所述连接件,且所述线缆端部与所述插片连接,所述冷却管道与所述线缆相接触,且所述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连接件。

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进水孔、出水孔以及至少一个穿线孔,所述线缆穿设所述穿线孔,所述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进水孔及所述出水孔,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连接件同一侧,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穿线孔相互垂直。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冷却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以朝向所述冷却管道供水。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抽吸风扇,所述抽吸风扇连通所述水箱内外环境,以对所述水箱内部的冷却水降温。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道包括功能部、进水部以及出水部,所述功能部缠绕于所述线缆表面,所述进水部及所述出水部穿设所述连接件后与所述水箱连通。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机构还包括外壳以及安装板,所述线缆及所述插片通过所述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与所述外壳可拆卸地连接。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热敏电阻,至少一个所述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其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热敏电阻以及所述车载冷却系统均连接于所述控制机构。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方法,其通过上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进行充电元件过流能力的提升,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使线缆一端连接于插片,另一端穿设并固定于连接件;步骤s2、将至少一个冷却管路的中部缠绕于线缆上,同时,将所述冷却管路的两端分别穿设连接件后连通于车载系统的水箱中;步骤s3、在车辆充电过程中,使冷却管路内部循环冷却水,以降温冷却实提高充电电流能力。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通过水泵使冷却管路内部冷却水循环,同时通过散热机构对降温作业后的冷却水进行散热,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1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及方法,创造性地将充电机构与车载冷却系统相结合,在充电过程中能够利用车辆本身结构进行降温冷却,进而达到提升电流充电效率的目的。本申请相比于常规利用充电桩冷却结构进行降温的技术来说,其无需考虑兼容性,能够大大简化充电桩设计的成本和复杂程度,而且本申请的结构设置具有更为直接高效的降温处理方式,其能够围绕易发热的位置进行直接接触降温,不仅简单高效,而且可大幅度提成冷却效果,由此兼具使用范围广泛、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效率高等显著优势,在本领域中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进水孔、出水孔以及至少一个穿线孔,所述线缆穿设所述穿线孔,所述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进水孔及所述出水孔,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连接件同一侧,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穿线孔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冷却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以朝向所述冷却管道供水。

4.根据权利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抽吸风扇,所述抽吸风扇连通所述水箱内外环境,以对所述水箱内部的冷却水降温。

5.根据权利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包括功能部、进水部以及出水部,所述功能部缠绕于所述线缆表面,所述进水部及所述出水部穿设所述连接件后与所述水箱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构还包括外壳以及安装板,所述线缆及所述插片通过所述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与所述外壳可拆卸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热敏电阻,至少一个所述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且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热敏电阻以及所述车载冷却系统均连接于所述控制机构。

9.一种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进行充电元件过流能力的提升,其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通过水泵使冷却管路内部冷却水循环,同时通过散热机构对降温作业后的冷却水进行散热,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进水孔、出水孔以及至少一个穿线孔,所述线缆穿设所述穿线孔,所述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进水孔及所述出水孔,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连接件同一侧,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穿线孔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冷却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水箱内部,以朝向所述冷却管道供水。

4.根据权利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抽吸风扇,所述抽吸风扇连通所述水箱内外环境,以对所述水箱内部的冷却水降温。

5.根据权利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升充电电流能力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包括功能部、进水部以及出水部,所述功能部缠绕于所述线缆表面,所述进水部及所述出水部穿设所述连接件后与所述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立业花彬王德军毕金辉于顺达毕航齐黄春风李博刘海涛徐精精赵钰莹张家瑞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晟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