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的,尤其涉及一种反渗透设备。
技术介绍
1、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胶体、重金属离子及有机物等杂质和有害物质,目前的净化设备中难以清除污水中含有此类杂质和有害物质,因而导致合理排放该污水的标准。
2、另外,现有的净化设备在运作时,需要人工在现场监控,由此导致增强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渗透设备。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反渗透设备,所述反渗透设备包括:
4、废水箱,所述废水箱用于内置废水;
5、废水净化系统,所述废水净化系统包括过滤装置和反渗透系统,所述过滤装置设置有多个且各所述过滤装置依次相互连通;其中一个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废水箱相连通;所述反渗透系统与其中一个所述过滤装置相连通;
6、成品水箱,所述成品水箱与所述反渗透系统相连通;
7、无线控制组件,所述无线控制组件与所述废水净化系统控制连接,用于监控所述废水净化系统的运作。
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体、清理组件以及多层滤芯层;所述过滤箱体内形成有过滤腔,在所述过滤腔的侧壁、底部及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水部、排污部及排水部;各所述滤芯层均设置于所述过滤腔,所述清理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体顶部,用于将污染物排出。
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清理组件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沿所述转动杆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搅拌部。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包括第一套管和可沿轴向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上的第二套管,各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上,各所述搅拌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上;
12、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套管驱动连接。
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器包括气缸、支撑座、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传动带;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滤箱体上,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所述传动带绕设于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
14、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支撑座驱动连接。
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套管上形成有伸缩腔,所述第二套管滑动设置于所述伸缩腔中;
16、所述第二套管上设置有凸缘,所述伸缩腔中设置有与所述凸缘相抵接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套管滑动距离的限位部。
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第二扫刷组件,用于扫刷粘附于所述过滤腔内侧壁上的污染物;所述第二扫刷组件包括第二支撑件和第二扫刷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第二扫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扫刷部的刮片与所述过滤腔内侧壁相抵接。
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的一个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壳体和净化组件;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净化腔、排油腔以及进水腔,所述净化组件设置于所述净化腔中,所述净化组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排油腔和所述进水腔相连通。
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碳化硅膜滤芯和绕设于所述碳化硅膜滤芯上的反渗透膜;所述碳化硅膜滤芯上形成有多个流道,各所述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腔相连通,各所述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油腔相连通。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1、通过废水箱先将废水排放至多个过滤装置中,通过无线控制组件控制多个过滤装置对废水净化,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悬浮物,随后,将废水排放至反渗透系统中,用于去除水中绝大多数的溶解盐、重金属、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等,最后排放至成品水箱中即可,从而起到高效、智能地处理废水,提供能够在后续中待用的高质量净化水,另外还能起到远程控制及监测废水在净化系统的净化状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体、清理组件以及多层滤芯层;所述过滤箱体内形成有过滤腔,在所述过滤腔的侧壁、底部及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水部、排污部及排水部;各所述滤芯层均设置于所述过滤腔,所述清理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体顶部,用于将污染物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第一扫刷组件,用于扫刷粘附于各层滤芯层的底部的污染物;所述第一扫刷组件包括转动杆、第一支撑件、第一扫刷部以及第一驱动器;所述转动杆内置于所述过滤腔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有多个且其同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第一扫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驱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动杆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搅拌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包括第一套管和可沿轴向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上的第二套管,各所述第一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器包括气缸、支撑座、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传动带;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滤箱体上,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所述传动带绕设于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套管上形成有伸缩腔,所述第二套管滑动设置于所述伸缩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第二扫刷组件,用于扫刷粘附于所述过滤腔内侧壁上的污染物;所述第二扫刷组件包括第二支撑件和第二扫刷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第二扫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扫刷部的刮片与所述过滤腔的内侧壁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一个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壳体和净化组件;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净化腔、排油腔以及进水腔,所述净化组件设置于所述净化腔中,所述净化组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排油腔和所述进水腔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包括碳化硅膜滤芯和绕设于所述碳化硅膜滤芯上的反渗透膜;所述碳化硅膜滤芯上形成有多个流道,各所述流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水腔相连通,各所述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油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体、清理组件以及多层滤芯层;所述过滤箱体内形成有过滤腔,在所述过滤腔的侧壁、底部及顶部分别设置有进水部、排污部及排水部;各所述滤芯层均设置于所述过滤腔,所述清理组件设置于所述过滤箱体顶部,用于将污染物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还包括第一扫刷组件,用于扫刷粘附于各层滤芯层的底部的污染物;所述第一扫刷组件包括转动杆、第一支撑件、第一扫刷部以及第一驱动器;所述转动杆内置于所述过滤腔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有多个且其同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上,所述第一扫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驱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动杆的周向上设置有多个搅拌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包括第一套管和可沿轴向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管上的第二套管,各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上,各所述搅拌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渗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论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奥米净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