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878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8:02
一种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轨道仓与动力轮组件中,轨道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布置,轨道仓盖板安装在轨道仓上,轨道仓盖板固定在待探测隧道顶部,动力轮位于轨道仓内切沿左右轨道仓内滑动,动力轮与动力与控制系统连接;动力与控制系统与机架连接,病害探测系统包括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和地质探测雷达,机架上安装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和地质探测雷达;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包括定位装置、无线信息传输装置、计算处理器,计算处理器与无线信息传输装置、定位装置、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地质探测雷达以及动力控制器均连接;无线信息传输装置与操作控制系统连接。本技术提高探测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探测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隧道运营期间,通常需要定期探测隧道管片或衬砌层渗漏水、裂损、空洞以及有害气体含量等情况。隧道管片或衬砌层出现渗漏水、裂损、空洞或有害气体泄露超量,将对隧道的安全运营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隧道管片或衬砌层的渗漏水面积、渗漏水水量、管片或衬砌层裂损、空洞分布、有害气体含量等进行探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传统的探测方法主要为人工驾驶病害探测车对隧道进行探测,但该方法通常需要临时关闭隧道运营,进行封闭式探测,严重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营。另外,近期开发的一些挂轨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将病害探测机器人悬挂在隧道中央顶部下悬的轨道上,改进了隧道病害作业方式,可以在隧道不停运的情况下进行病害探测。但挂轨式机器人也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占用隧道净空较多,风荷载作用下挂轨式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振动现象,装置缺少保护措施等。

3、现有技术是采用吊轨式的或挂轨式的技术方法,目前已存在类似装置,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6652902 a,公开了一种挂轨式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该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挂轨式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主要解决现有巡检装备速度低、定位精度差、功能相对单一等技术问题。智能巡检机器人由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检测仓、机器人辅助系统、机器人数据处理系统和机器人管理平台五大部分组成;机器人本体包括机器人机体、控制系统、定位系统、动力系统和通信系统;机器人检测仓包括检测仓机体、检测设备和备用电池;机器人辅助系统包括轨道、轨道吊支架、无线网络系统、rfid定位系统、无线充电系统;机器人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前端数据处理系统和后端数据处理系统;机器人管理平台用于对巡检机器人采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远程数字化管理。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主要缺点:

4、首先,挂轨式隧道机器人将占用过多的隧道高度空间。挂轨式机器人装置的下悬轨道占用了一部分隧道空间高度,机器人又占用了一部分隧道高度空间,整体上占用隧道高度空间较多。另一方面,由于挂轨式机器人下悬空间太多,而影响整体美观,并可能分散部分隧道内交通驾驶人的注意力,影响安全驾驶。

5、其次,挂轨式机器人属于悬挂式结构,容易受到风荷载的影响。在风荷载作用下,比如在隧道通风风扇的强大风力、大货车经过隧道时对隧道空气的挤压作用产生的强风、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台风等作用下,挂轨式机器人易发生振动或摆动,影响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6、另外,挂轨式机器人整体结构直接暴露在隧道中,无额外保护措施,易受到高速车辆经过时散落的石子、砂土或其他有害物质带来的物理冲击和损伤。

7、现有的探测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也较为保守和单一,应用到隧道时,获得的隧道病害探测结果不够稳定,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的使用寿命也受到威胁,这给隧道日常监测精度和经济合理性带来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已有技术探测稳定性较差、安全性和耐久性较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探测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包括轨道仓与动力轮组件、机架、病害探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所述轨道仓与动力轮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式轨道仓、两个动力轮和一个轨道仓盖板,所述轨道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轨道仓盖板安装在轨道仓上,所述轨道仓盖板固定在待探测隧道顶部,所述动力轮位于轨道仓内切沿左右轨道仓内滑动,所述动力轮与动力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动力与控制系统与机架连接,所述病害探测系统包括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和地质探测雷达,所述机架上安装所述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和地质探测雷达;所述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包括定位装置、无线信息传输装置、计算处理器,所述计算处理器与无线信息传输装置、定位装置、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地质探测雷达以及动力控制器均连接;所述无线信息传输装置与操作控制系统连接。

4、进一步,所述动力与控制系统包括动力控制器、电机和蓄能电池,所述动力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动,所述电机与动力控制器连接,所述动力控制器与外接电源或蓄能电池连接。

5、优选的,所述轨道仓顶部布设外接导线,外接导线的一端与市电系统连接,外接导线的另一端与动力控制器连接。

6、更进一步,所述机架、病害探测系统、环境监测装置、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均位于保护罩内。

7、所述操作控制系统包括操作台、显示器和鼠标,所述操作台与所述显示屏、鼠标连接。

8、所述装置还包括环境监测系统,内置电化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监测和检测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颗粒污染物。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10、1、更平滑稳定的运动方式:本技术的探测机器人装置采用对称式带凹槽的轨道仓,动力轮在轨道仓凹槽内滑动,可以有效避免因风荷载产生的运动振动,让探测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更加平滑,从而保障装置的监测图像更清晰,监测数据更稳定精确。

11、2、减少占用隧道净空:本技术的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的轨道仓为吸顶式,紧密贴附在隧道内壁,而非挂轨式有一定的下悬高度,可以有效减少隧道净空的占用,视觉上更加美观,不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有利于形成安全。

12、3、全天候实时探测精度:本技术的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吸附在隧道顶部,不影响隧道内交通的正常运行,可以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实时全天候进行隧道不会探测。另外,该装置采用高灵敏度传感系统和高精度探测装置,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探测结果。

13、4、更广泛的适应性:本技术的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以及坚固的防护装置,可以适应恶劣的气候天气环境,在不同类型的隧道里均可应用,实现各类隧道的病害实时全天候探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装置包括轨道仓与动力轮组件、机架、病害探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所述轨道仓与动力轮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式轨道仓、两个动力轮和一个轨道仓盖板,所述轨道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轨道仓盖板安装在轨道仓上,所述轨道仓盖板固定在待探测隧道顶部,所述动力轮位于轨道仓内切沿左右轨道仓内滑动,所述动力轮与动力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动力与控制系统与机架连接,所述病害探测系统包括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和地质探测雷达,所述机架上安装所述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和地质探测雷达;所述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包括定位装置、无线信息传输装置、计算处理器,所述计算处理器与无线信息传输装置、定位装置、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地质探测雷达以及动力控制系统均连接;所述无线信息传输装置与操作控制系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与控制系统包括动力控制器、电机和蓄能电池,所述动力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联动,所述电机与动力控制器连接,所述动力控制器与外接电源或蓄能电池连接。</p>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仓顶部布设外接导线,外接导线的一端与市电系统连接,外接导线的另一端与动力控制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病害探测系统、环境监测装置、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均位于保护罩内。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控制系统包括操作台、显示器和鼠标,所述操作台与所述显示器、鼠标连接。

6.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环境监测系统,内置电化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监测和检测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检测颗粒污染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装置包括轨道仓与动力轮组件、机架、病害探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所述轨道仓与动力轮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式轨道仓、两个动力轮和一个轨道仓盖板,所述轨道仓沿着隧道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轨道仓盖板安装在轨道仓上,所述轨道仓盖板固定在待探测隧道顶部,所述动力轮位于轨道仓内切沿左右轨道仓内滑动,所述动力轮与动力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动力与控制系统与机架连接,所述病害探测系统包括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和地质探测雷达,所述机架上安装所述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和地质探测雷达;所述数据处理与传输系统包括定位装置、无线信息传输装置、计算处理器,所述计算处理器与无线信息传输装置、定位装置、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地质探测雷达以及动力控制系统均连接;所述无线信息传输装置与操作控制系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式隧道病害探测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与控制系统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宝陈志海唐兵柯磊刘绪王鑫禹徐旭炜杨云卢伟黄久宾邹宝平曹春晖段小龙聂柯夫洪根田申屠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衢丽铁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