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
技术介绍
1、光伏组件是新能源应用的常规设备之一,其背面设置有若干引线,光伏组件通过引线连接接线盒。为了实现光伏组件上接线盒的自动化组装,需要提前将引线由倾斜状态整形成大致的竖直状态。但是引线伸出端的原有折弯角度不统一,一组引线中,相对的两个引线的伸出端有的向内倾斜,有的向外倾斜,导致自动化安装接线盒较为困难。
2、目前,已有的引线整形装置均存在结构复杂和操作繁琐等问题。有些装置在整形时,需要先将外扩的引线整形为内收,再将内收的引线整形为基本竖直,操作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该机构具有整形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以及操作方便等优势。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包括两组引线夹持组,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包括一个压块和一个引线拨爪;两个所述引线拨爪设置在两个所述压块之间,每组引线夹持组中的所述压块和所述引线拨爪被配置为能够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4、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驱动源一,两个所述驱动源一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压块的两侧,两个所述驱动源一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压块;
5、和/或,还包括驱动源二,所述驱动源二的两个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引线拨爪。
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引线拨爪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部和引导部;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中,
7、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中,所述压块和所述引线拨爪相互接近的一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和凸条,所述凸条能够插入所述凹槽内。
8、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座,两组所述引线夹持组、两个所述驱动源一和所述驱动源二均装设于所述连接座上。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滑孔;
10、每个所述压块包括第二夹持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孔内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驱动源一。
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驱动源二和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均装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12、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还包括一个引导块,所述引导块装设于所述压块上;所述引导块上设置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尖端背离所述压块。
13、进一步地,所述锥形部上设置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由所述压块至所述引线拨爪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引导面由所述压块至所述锥形部的尖端向背离所述引线拨爪的方向倾斜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块上还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锥形部相互连接,所述固定部可拆卸地装设于对应的所述压块上。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该机构包括两组引线夹持组,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包括一个压块和一个引线拨爪;两个所述引线拨爪设置在两个所述压块之间,每组引线夹持组中的所述压块和所述引线拨爪被配置为能够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17、上述机构通过压块和引线拨爪之间的夹持力将引线挤压至基本呈竖直状态,方便后续接线盒的自动化安装。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引线扶正机构只需进行一次夹持工序即可完成对引线的整形,工作效率较高,且操作更加方便;整形过程中,通过压块和引线拨爪同时在引线的相对两侧施加挤压力,从而提升了引线的整形效果;此外,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小,且制造成本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引线夹持组(1),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1)包括一个压块(11)和一个引线拨爪(12);两个所述引线拨爪(12)设置在两个所述压块(11)之间,每组引线夹持组(1)中的所述压块(11)和所述引线拨爪(12)被配置为能够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驱动源一(3),两个所述驱动源一(3)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压块(11)的两侧,两个所述驱动源一(3)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压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引线拨爪(1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部(121)和引导部(122);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1)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21)与所述压块(11)相对设置,所述引导部(122)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121)的一端探过所述压块(11);所述引导部(122)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121)的方向呈减小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2),两组所述引线夹持组(1)、两个所述驱动源一(3)和所述驱动源二(4)均装设于所述连接座(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板(21),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上设置有滑孔(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还包括第二连接板(22),所述驱动源二(4)和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21)均装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1)还包括一个引导块(13),所述引导块(13)装设于所述压块(11)上;所述引导块(13)上设置有锥形部(131),所述锥形部(131)的尖端背离所述压块(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131)上设置引导面(1311),所述引导面(1311)由所述压块(11)至所述引线拨爪(12)向下倾斜设置,且所述引导面(1311)由所述压块(11)至所述锥形部(131)的尖端向背离所述引线拨爪(12)的方向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13)上还设置有固定部(132),所述固定部(132)和所述锥形部(131)相互连接,所述固定部(132)可拆卸地装设于对应的所述压块(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引线夹持组(1),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1)包括一个压块(11)和一个引线拨爪(12);两个所述引线拨爪(12)设置在两个所述压块(11)之间,每组引线夹持组(1)中的所述压块(11)和所述引线拨爪(12)被配置为能够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驱动源一(3),两个所述驱动源一(3)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压块(11)的两侧,两个所述驱动源一(3)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压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引线拨爪(1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夹持部(121)和引导部(122);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1)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21)与所述压块(11)相对设置,所述引导部(122)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121)的一端探过所述压块(11);所述引导部(122)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121)的方向呈减小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引线夹持组(1)中,所述压块(11)和所述引线拨爪(12)相互接近的一面上分别设置有凹槽(1111)和凸条(1211),所述凸条(1211)能够插入所述凹槽(11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引线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2),两组所述引线夹持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威,陈列波,徐雪,渠本强,黄朝麟,赵越,
申请(专利权)人:环晟新能源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