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气液分离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和换热系统。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分液管段,设有分液通道和与分液通道相连通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冷媒入口用于与换热系统的第一冷媒管连通,冷媒出口用于与换热系统的第二冷媒管连通;多个微孔管,多个微孔管的进液口分别与分液通道连通;集液器,设有集液腔,多个微孔管的出液口分别与集液腔连通。本实施例中,能够利用微孔管的毛细现象带动液态冷媒流出分液管段,以及时大量的分离出分液通道内气液两相冷媒的液态冷媒,且分离后的气态冷媒能够从冷媒出口流出,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气液分离装置,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和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1、换热系统中的冷媒在该系统内循环流动,实现制冷运行或制热运行模式。随着换热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换热系统的功能增加,且换热性能增加。例如,能够及时分离处冷凝器中的液态冷媒,减少冷凝管内热阻,提高冷凝器的换热能力,或者可分离出冷媒管路中的气体供向压缩机的回气口,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晗,提高压缩机的制热量。
2、现有技术中公开一种漏液装置,漏液装置包括固定开孔隔板、活动分液隔板和开槽圆板,固定开孔隔板固定在联箱内侧壁上,开槽圆板固定在联箱内侧壁上,活动分液隔板活动设置在固定开孔隔板和开槽圆板之间的联箱内,固定开孔隔板上设有最少一个通孔,活动分液隔板与开槽圆板之间连接弹簧,弹簧用于将活动分液隔板顶向固定开孔隔板下方,固定开孔隔板与活动分液隔板上的开孔与分液孔为相互错开设置。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相关技术中,当存在液态冷凝时,液态冷媒需要克服弹簧的弹力后使活动分隔板与固定开孔板相分离,液态冷媒才可通过该漏液装置流出换热管内,在此过程中,液态冷媒需要做功克服弹簧的弹力,造成了能量损耗,当液态冷媒较少时甚至会造成无法分离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的情况,导致气液分离效果较差。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和换热系统,以提高换热系统中气液分离效果。
3、根据本申请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分液管段,设有分液通道和与分液通道相连通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冷媒入口用于与换热系统的第一冷媒管连通,冷媒出口用于与换热系统的第二冷媒管连通;
4、多个微孔管,多个微孔管的进液口分别与分液通道连通;
5、集液器,设有集液腔,多个微孔管的出液口分别与集液腔连通。
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沿分液管段的轴向,至少部分微孔管的进液口依次与分液通道连通。
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微孔管的内径小于或等于2毫米,且微孔管的内径大于或等于0.8毫米;和/或,
8、微孔管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1厘米,且微孔管的轴向长度小于或等于2厘米。
9、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微孔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且微孔管的数量小于或等于8。
1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分液管段的内径与微孔管的内径的比值范围为3.5至10;和/或,
11、集液器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分液管段的内径。
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沿分液通道内冷媒的流动方向,多个微孔管的内径依次减小。
1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分液管段的轴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度;和/或,
14、微孔管的轴向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度。
1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多个微孔管包括第一微孔管、第二微孔管和第三微孔管,沿分液管段内冷媒的流动方向,第一微孔管、第二微孔管和第三微孔管依次与分液管段连接;
16、其中,第一微孔管与分液管段的连接位置高于或等于第二微孔管与分液管段的连接位置,第二微孔管与分液管段的连接位置高于或等于第三微孔管与分液管段的连接位置。
1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多个微孔管中至少一个微孔管的进液口与分液通道的最低端连接;和/或,
18、分液管段的设置高度不低于集液器的设置高度。
19、根据本申请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该换热系统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
2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和换热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21、气液分离装置的分液管段设有分液通道和与分液通道相连通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冷媒入口用于与换热系统的第一冷媒管连通,冷媒出口用于与换热系统的第二冷媒管连通。换热系统中的气液两相冷媒能够通过冷媒入口进入分液通道内,且经过气液分离后的气态冷媒能够通过冷媒出口流入第二冷媒管内。多个微孔管的进液口分别与分液通道连通,也就是说,每一微孔管的进液口均与分液通道连通。这样,微孔管相当于毛细管,可利用微孔管的毛细现象和液态冷媒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分液通道内的液态冷媒沿微孔管流动,从而通过微孔管的出液口流入集液器内,实现气液两相冷媒的气液分离。本实施例中,利用微孔管的毛细现象带动液态冷媒流出分液管段,以能够及时大量的分离出分液通道内气液两相冷媒的液态冷媒,且分离后的气态冷媒能够从冷媒出口流出,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22、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9.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热系统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明,王飞,王鑫,姜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