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角度螺旋片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810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角度螺旋片冲压装置,它包括将原始板料加工成螺旋面的初压模、对初压而成的螺旋面进行精压加强的成型模、及在螺旋面上完成工艺孔和内孔翻边的冲孔翻边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现有零件尺寸的前提下,具有模具少、冲出零件回弹量小等突出优点。依次经过三个模具的冲压,可制造出如图4所示的螺旋片,该螺旋片为一圆环形片状结构,周向360°,零件功能部位主要有螺旋工作面、过渡筋、支撑面、翻边、加强筋、工艺孔等组成,其中螺旋面为零件主要工作面,为零件关键部位。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模具,充分考虑到不锈钢的特性,在满足零件尺寸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成型步骤,用最少的模具冲压出回弹量小的螺旋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能够冲压成大角度螺 旋片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受国内工艺水平的限制,组成设备的螺旋片为小于80。的小角度结构, 为完成设备的功能,必须将多个螺旋片组合到一起,这样螺旋片的连接片数多、 接头多、焊后变形大,制约了设备功能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冲压成大角度螺旋片的冲压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将原始板料加工成螺旋面的初压模、对初压而成的螺旋面 进行精压加强的成型模、及在螺旋面上完成工艺孔和内孔翻边的冲孔翻边模。上述的初压模包括上模底板I和下模底板I ,在上模底板I和下模底板I 之间设置导向部件I ;在上模底板I的下方固定设置上模I ,下模底板I的上 方固定设置下模I ,上模I和下模I为相互配合的螺旋面;且在下模I外缘上 设置辅助定位条I。上述的成型模包括上模底板II和下模底板II ,在上模底板II和下模底板II之间设置导向部件n;在上模底板n的下方固定设置上模n,下模底板II的上 方固定设置下模n,在下模ii外缘上设置辅助定位条n;上模n和下模n为相 互配合的螺旋面,且在两个螺旋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加强工件。加强工件包括螺旋方向延伸的台阶面和圆形台阶面。上述的冲孔翻边模包括上模底板m和下模底板m,在上模底板in和下模底 板ni之间设置导向部件ni;上模底板m的下方通过垫块与上模ni连接,且在上 模底板m和上模m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下模底板ni的上方固定设置下模ni, 在下模m外缘上设置辅助定位条ni;上模m和下模iii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冲孔 槽,在上模in的冲孔槽内设有冲孔冲头;在上模in的螺旋面内侧设有翻边上模, 在下模in的螺旋面内侧设有翻边下模,翻边上模和翻边下模相互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由初压模、成型模和冲孔翻边模构成, 在满足现有零件尺寸的前提下,具有模具少、冲出零件回弹量小等突出优点。 依次经过三个模具的冲压,可制造出如图4所示的螺旋片,该螺旋片为一圆环形片状结构,周向36Q。,零件功能部位主要有螺旋工作面、过渡筋、支撑面、翻边、加强筋、工艺孔等组成,其中螺旋面为零件主要工作面,为零件关键部 位。因此本技术中的模具,充分考虑到不锈钢的特性,在满足零件尺寸的 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成型步骤,用最少的模具冲压出回弹量小的螺旋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初压模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中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中冲孔翻边模的主视图4为木技术中冲孔翻边模的剖视图5为经过本技术冲压装置而形成的大角度螺旋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将原始板料加工成螺旋面的初压模、对初压而成的螺旋面 进行精压加强的成型模、及在螺旋面上完成工艺孔和内孔翻边的冲孔翻边模。如图1所示的初压模,其主要用于初压螺旋片导程,同时规整不锈钢板料 片内部限位方向,形成初始螺旋面。它包括上模底板I 4a和下模底板I 6a,在 上模底板I 4a和下模底板I 6a之间设置导向部件I 5a,导向部件I 5a用于上下 模冲压过程中的远动导向。在上模底板I 4a的下方固定设置上模I la,下模底 板I 6a的上方固定设置下模I 3a,上模I la和下模I 3a为相互配合的螺旋面, 上模Ila、下模I 3a螺旋面在起始角度对应,根据不锈钢板料回弹量大小,确 定初压模螺旋面导程。在下模I 3a外缘上设置辅助定位条I 2a,辅助定位条I 2a通过螺栓与下模I 3a连接,用于上下模的中心辅助定位。如图2所示的成型模用于精压如图5所示螺旋片的工作螺旋面12、过渡筋 13、支撑面14和加强筋16等特征。它包括上模底板II4b和下模底板II6b,在 上模底板II 4b和下模底板II 6b之间设置导向部件II 5b,导向部件II 5b同样用于 上下模冲压过程中的远动导向。在上模底板Il4b的下方固定设置上模IIlb,下 模底板II 6b的上方固定设置下模II 3b,在下模II 3b外缘上设置辅助定位条II 2b。 上模IIlb和下模II3b为相互配合的螺旋面,且在两个螺旋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 加强工件。加强工件包括两个,S卩螺旋方向延伸的台阶面,其冲压后形成过 渡筋13,由此也同时加工形成了工作螺旋面12和支撑面14。另一个加强工件 为圆形台阶面,其冲压后形成加强筋16。如图3、图4所示的冲孔翻边模用于螺旋片的冲孔、翻边,该模具采用精密 冲压工艺,双轴联动机构,在模具螺旋面压紧螺旋片后进行螺旋片整型,冲孔,翻边。它包括上模底板ni4c和下模底板ni6c,在上模底板ni4c和下模底板ni6c 之间设置导向部件ni5c。上模底板ni4c的下方通过垫块7与上模mic连接,且在上模底板III4c和上模IIIlc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8。下模底板III6c的上方固定 设置下模III3c,在下模III3c外缘上设置辅助定位条III2c。上模mic和下模III3c 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冲孔槽,在上模IIIlc的冲孔槽内设有冲孔冲头ll,可形成 如图5所示的工艺孔7。在上模IIIlc的螺旋面内侧设有翻边上模9,在下模III3c 的螺旋面内侧设有翻边下模IO,翻边上模9和翻边下模10相互配合,形成如图 5所示的翻边15。冲孔时,垫块7的作用是使模具冲孔时,翻边上模9和翻边 下模10不动作。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1、 线切割下料由线切割设备,完成不锈钢板的下料工序,切除内、外圆以及螺旋面断口。2、 初压螺旋面在初压模完成,将线切割后的料片放入初压模,料片中心和和模具中心重合,料片断口和模具起始端对齐,油压机带动上模下降,初压 螺旋面。3、 精压螺旋面和加强筋由成型模完成,将初压后的螺旋片放入成型模, 料片中心和和模具中心重合,料片断口和模具起始端对齐,油压机带动上模下 降,精压螺旋面和加强筋等特征。4、 二次整型冲孔翻边由冲孔翻边模完成,将初压后的螺旋片放入成型模, 料片中心和和模具中心重合,料片断口和模具起始端对齐,上模IIIlc下降过程 中,上下模与螺旋片螺旋面首先贴合,压紧螺旋片,上模IIIIC继续下降,冲孔冲头11冲压出四十八个工艺孔17;上模IIIlc提升,取出垫块7,上模IIIlc再 次下降,冲孔模行程到位后,中心翻边上模9继续下降,完成螺旋片内孔的翻 边。5、 精整螺旋面由成型模完成,冲孔翻边后,螺旋片有微量变形,再次将 螺旋片放入成型模,方法同第3步工序,对螺旋片模具再次精整型。采用本技术,实现了在满足零件精度的前提下,模具数量少,工作效 率高、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角度螺旋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原始板料加工成螺旋面的初压模、对初压而成的螺旋面进行精压加强的成型模、及在螺旋面上完成工艺孔和内孔翻边的冲孔翻边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角度螺旋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原始板料加工成螺旋面的初压模、对初压而成的螺旋面进行精压加强的成型模、及在螺旋面上完成工艺孔和内孔翻边的冲孔翻边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角度螺旋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压模包括上模底板i (4a)和下模底板i (6a),在上模底板i (4a)和下 模底板i (6a)之间设置导向部件i (5a);在所述上模底板i (4a)的下方固 定设置上模i(la),下模底板i (6a)的上方固定设置下模i (3a),上模i (la)和下模i (3a)为相互配合的螺旋面;且在所述的下模i (3a)外缘上 设置辅助定位条i (2a)。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角度螺旋片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模包括上模底板n (4b)和下模底板n (6b),在上模底板n (4b)和下 模底板n (6b)之间设置导向部件n (5b);在所述上模底板n (4b)的下方固 定设置上模n (ib),下模底板n (6b)的上方固定设置下模n (3b),在所述 的下模n (3b)外缘上设置辅助定位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洋蔡杰程守虎阎仲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