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钢铁冶金领域,涉及一种废钢加料系统。
技术介绍
1、在钢铁冶金转炉炼钢领域中,目前主流的废钢加入方式是采用废钢加料起重机吊起废钢料槽兑入转炉,而在“双碳”背景下,提高转炉废钢比的呼声愈发高涨。受限于废钢料槽的容积,高废钢比意味着一炉钢的冶炼至少要加入两槽废钢,采用起重机兑废钢的方式效率太低,会延长冶炼周期,同时影响车间起重机调度,不能满足高废钢比冶炼兑废钢的需求。
2、因此,提高废钢加料效率,优化车间起重机调度,成为当前行业内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的翻转料斗式废钢加料装置,均为料斗与车体一体式结构,装载废钢时仍需起重机频繁作业,无法缓解车间起重机调度压力,同时车体与料斗为同向布置,加料过程会占据转炉炉前平台通道,且在向前运行直至料斗倾倒过程中,需要车体变换运行方向时会占用时间,也不利于提高废钢加料效率,另外,所述的废钢加料装置均为单工位形式,在高废钢比冶炼时,废钢加料效率仍得不到提升。
3、因此,迫切需要提出一种多工位的废钢加料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钢加料系统,提高废钢加料效率,缓解起重机调度压力,实现高废钢比冶炼。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废钢加料系统,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至少并列设置有两个承重平台,每个所述承重平台通过旋转装置和电液推杆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每个所述承重平台上设置有通过锁紧装置固定在其上的废钢料槽;
>4、所述废钢料槽的一端设置有料槽出口,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所述承重平台上靠近所述料槽出口的一端,所述电液推杆设置在所述承重平台上远离所述料槽出口的一端;其中所述旋转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平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承重平台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劲板;所述电液推杆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与伸缩端轴心连接,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伸缩端设置在所述承重平台上;所述旋转装置的旋转动作配合所述电液推杆的推出动作,使所述承重平台带动所述废钢料槽朝向所述料槽出口一端倾倒;
5、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承重平台的一侧设置有走行小车,所述料槽出口的出料方向垂直于所述走行小车的运行方向。
6、可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转动连接的旋转杆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杆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平台固定连接。
7、可选的,所述加劲板设置在所述旋转杆与所述承重平台连接处,且设置在所述旋转杆的两侧。
8、可选的,所述底座与所述承重平台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缓冲装置。
9、可选的,所述走行小车上设置有防倾翻装置,所述防倾翻装置为套筒结构。
10、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液推杆相连接的液压站;液压站为电液推杆提供动力。
11、可选的,所述废钢料槽靠近所述承重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承重平台上靠近所述废钢料槽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加强筋相配合的凹槽。
12、可选的,所述废钢加料系统的供能方式为电缆卷筒供能、有线充电供能、无线充电供能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3、可选的,所述走行小车上设置有配重块。
14、可选的,采用起重机对所述废钢料槽进行装料、吊运。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技术的废钢加料系统并列设置多个废钢料槽,且各废钢料槽独立运行,具备灵活性,可满足单座转炉高废钢比冶炼时的废钢消耗需求,亦可为多座转炉常规冶炼时完成废钢加料作业,可减少车间废钢加料起重机的数量,节省投资,优化车间起重机调度;
17、(2)通过本技术所述的废钢加料装置,整个废钢加料过程可实现无人化操作,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18、(3)将料槽出口的朝向垂直于走行小车的运行方向,避免了加料过程中占据转炉炉前平台通道,且走行小车不必变换运行方向,节省时间,提高了加料效率。
19、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4),所述车架(4)包括底座(42),所述底座(42)上至少并列设置有两个承重平台(41),每个所述承重平台(41)通过旋转装置(5)和电液推杆(9)与所述底座(42)相连接,每个所述承重平台(41)上设置有通过锁紧装置(11)固定在其上的废钢料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5)包括转动连接的旋转杆(51)和旋转轴(52),所述旋转轴(52)设置在所述底座(42)上,所述旋转杆(51)远离所述旋转轴(52)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平台(4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12)设置在所述旋转杆(51)与所述承重平台(41)连接处,且设置在所述旋转杆(5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2)与所述承重平台(41)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缓冲装置(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小车(7)上设置有防倾翻装置(6)。
6.根据权利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钢料槽(3)靠近所述承重平台(41)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承重平台(41)上靠近所述废钢料槽(3)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加强筋相配合的凹槽(4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钢加料系统的供能方式为电缆卷筒供能、有线充电供能、无线充电供能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小车(7)上设置有配重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起重机对所述废钢料槽(3)进行装料、吊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4),所述车架(4)包括底座(42),所述底座(42)上至少并列设置有两个承重平台(41),每个所述承重平台(41)通过旋转装置(5)和电液推杆(9)与所述底座(42)相连接,每个所述承重平台(41)上设置有通过锁紧装置(11)固定在其上的废钢料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5)包括转动连接的旋转杆(51)和旋转轴(52),所述旋转轴(52)设置在所述底座(42)上,所述旋转杆(51)远离所述旋转轴(52)的一端与所述承重平台(4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板(12)设置在所述旋转杆(51)与所述承重平台(41)连接处,且设置在所述旋转杆(5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加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2)与所述承重平台(41)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鹏,范新库,王庆,刘向东,吴令,龚玲,房晓亮,肖宇,王沛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