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1、消化道导管比如胃管、空肠营养管等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这类导管往往需要经鼻置入,在清醒患者配合吞咽动作下完成,但是在全麻手术过程中或者患者意识障碍无法配合的情况下,置入难度明显加大,此外随着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手术的广泛开展,经鼻留置胆道引流管已经成为了一项必须操作,目前采用的方法往往是通过橡胶引导条带经鼻插入,在口部通过细钢丝将引导条带圈套出口外,再将引导条带与鼻胆管连接从而逆行经鼻穿出后固定。现有的方法由于盲法操作,非常依赖操作者的手感和经验,失败率较高,反复操作极易导致患者鼻腔黏膜损伤及出血。此外消化道导管的固定往往需要在鼻梁、脸颊等部位粘贴胶带,长时间易导致皮肤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能解决上述问题,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必要损伤。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包括:
3、挂耳组件,套挂在耳朵上并用于夹持胃管;
4、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引导管和设置在所述引导管内的引导丝,所述引导管的端部为半圆形凸起,且侧壁开设有供所述引导丝进出的开口;
5、胃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所述管体的端部的圆形帽扣,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圆形帽扣的一端的侧壁上斜置有贯穿部分所述侧壁的固定槽;
6、所述引导管可沿鼻孔伸入至鼻咽部,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由所述管体的外壁朝向轴心方向延伸形成,且呈逐渐靠近所述圆形帽扣趋势。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为弧线型和直线型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且至少部分所述固定槽沿所述胃管的轴线方向朝向所述圆形帽扣处延伸布置。
9、进一步地,于所述固定槽靠近所述轴心的一端设置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由所述固定槽的一侧内壁朝向对侧内壁延伸形成,且抵持在所述对侧内壁上,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固定槽的端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引导丝的容置腔。
10、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帽扣与所述管体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管内倾斜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连接至所述开口的靠近所述半圆凸起的一侧以引导所述引导丝由所述开口斜向伸出。
12、进一步地,所述引导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弹簧丝。
13、进一步地,所述半圆形凸起内设置有指示灯。
14、进一步地,所述挂耳组件包括挂耳部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挂耳部两端的配重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胃管。
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连接在所述挂耳部上的固定杆和设置所述固定杆上的管夹,所述固定杆可相对所述挂耳部摆动以贴合面部。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通过将分别在胃管和引导管的端部设置圆形帽扣和圆形凸起,在胃管和引导管通过鼻腔、口腔时,避免了胃管和引导管的端部刮伤鼻腔和口腔黏膜,通过在引导管的侧壁设置开口的方式使引导丝能沿朝向口腔的方向移动,便于医者捕捉引导丝并将其与胃管的端部的固定槽固定,以提高一次性完成经鼻引导操作的准确性,避免了反复多次经鼻引导操作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其次,通过设置挂耳组件夹持固定胃管,避免了通过胶带将胃管粘贴在鼻梁和脸颊上从而损伤患者皮肤,提高了患者的使用体验。
17、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由所述管体的外壁朝向轴心方向延伸形成,且呈逐渐靠近所述圆形帽扣趋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弧线型和直线型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且至少部分所述固定槽沿所述胃管的轴线方向朝向所述圆形帽扣处延伸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固定槽靠近所述轴心的一端设置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由所述固定槽的一侧内壁朝向对侧内壁延伸形成,且抵持在所述对侧内壁上,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固定槽的端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引导丝的容置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帽扣与所述管体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内倾斜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连接至所述开口的靠近所述半圆凸起的一侧以引导所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包括管体和设置在所述管体内弹簧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凸起内设置有指示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组件包括挂耳部和分别设置在所述挂耳部两端的配重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胃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连接在所述挂耳部上的固定杆和设置所述固定杆上的管夹,所述固定杆可相对所述挂耳部摆动以贴合面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由所述管体的外壁朝向轴心方向延伸形成,且呈逐渐靠近所述圆形帽扣趋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弧线型和直线型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且至少部分所述固定槽沿所述胃管的轴线方向朝向所述圆形帽扣处延伸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固定槽靠近所述轴心的一端设置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由所述固定槽的一侧内壁朝向对侧内壁延伸形成,且抵持在所述对侧内壁上,所述止挡件与所述固定槽的端部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引导丝的容置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化道导管经鼻逆行引导挂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帽扣与所述管体一体成型或分体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彭科,嵇富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