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1、藻蓝蛋白(pc),是一种溶解度较大的蛋白质,因呈现出明亮的蓝色故又称之为藻蓝素,可以作为天然着色剂应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pc多从蓝藻、螺旋藻等藻类植物中提取,是由蛋白质和发色团组成的超分子化合物。对于藻蓝蛋白的探索,研究者们长时间都着力于改进其提取和纯化工艺,并为提高藻蓝蛋白的稳定性付出了诸多努力。藻蓝蛋白实际应用于生产食品和饮料时,受其色素稳定性影响,在酸性、加热等环境下易出现絮凝和沉淀,亮蓝色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解。目前,稳定藻蓝蛋白的方法主要有化学修饰、制备微胶囊、调节酸碱环境和添加稳定剂。有研究表明,使用低浓度的乳清分离物(wpi)、λ-卡拉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藻蓝蛋白的结构,从而提高其颜色稳定性。
2、环糊精是直链淀粉在由芽孢杆菌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下生成的一系列环状低聚糖的总称,通常含有6~12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各葡萄糖单元均以1,4-糖苷键结合成环。由于连接葡萄糖单元的糖苷键不能自由旋转,环糊精不是圆筒状分子而是略呈锥形的圆环。其中研究得较多并且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是含有6、7、8个葡萄糖单元的分子,分别称为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其中,β-环糊精又称环状糊精,是三种环糊精中最广泛应用于医药辅料行业和食品化妆品加工行业的一种环糊精,其不仅可以用于增强药物稳定性,防止药物氧化分解,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掩盖药物的异味和臭气,还可以提高香料、香精以及
3、中国专利cn108125245a公开了一种藻蓝蛋白微胶囊,其是将藻蓝蛋白与海藻酸钠和环糊精混合后,滴入氯化钙溶液,经搅拌及喷雾干燥后,形成壁材为海藻酸钠和环糊精、芯材为藻蓝蛋白的微胶囊。所得微胶囊不仅水溶性好,其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但是,从其公开方案看,该方法制备的微胶囊仅具有耐光、耐热的特点,其是否具有明显的酸稳定性并未提及,也不能从方案中推断得知,且根据现有研究可知,环糊精虽然可提高色素稳定性,是一种良好的稳定剂,且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的结构空腔,能将大小和形状适合的疏水性药物分子或官能团作为客体分子嵌入其空腔中而形成一种单分子包合物。但是,由于环糊精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都比较小,并且在酸性条件下,会部分水解为葡萄糖,对酸的稳定性较差。所以将其作为壁材包合藻蓝蛋白应也难以提高藻蓝蛋白的酸稳定性。酸性条件对藻蓝蛋白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会使其颜色和结构都发生改变,导致相关活性的损失,因此,除了提高藻蓝蛋白的热、光稳定性外、提高其酸稳定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4、因而,基于对溶解度、稳定性、易包合性方面的考虑,本领域技术人员曾尝试对环糊精结构进行修饰得到了一系列环糊精衍生物,尤其是β-环糊精的衍生物研究较为深入。据相关研究表明,在环糊精上连接取代基,如短链烷基/羟烷基/葡萄糖/麦芽糖等支链,可提高其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所以在环糊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应可抑制环糊精水解,在此前提下将其与藻蓝蛋白复合将可使更多环糊精分子与藻蓝蛋白相互作用,使环糊精能够包埋更多的藻蓝蛋白分子,进而最终提高藻蓝蛋白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但是具体地,葡萄糖的用量如何、其与环糊精需要维持何种比例才能最大程度稳定藻蓝蛋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葡萄糖的加入可抑制环糊精水解,在此前提下将环糊精-葡萄糖溶液与藻蓝蛋白复合可以明显改善由酸性条件引起的藻蓝蛋白颜色损失和结构变化,提高藻蓝蛋白稳定性。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将藻蓝蛋白粉末溶于去离子水中,得藻蓝蛋白溶液;
4、2)将β-环糊精溶于去离子水中,得环糊精溶液;
5、3)向上步所得环糊精溶液中加入葡萄糖,水浴搅拌孵育,得环糊精-葡萄糖复合溶液;
6、4)将步骤1)中的藻蓝蛋白溶液与步骤3)制得的环糊精-葡萄糖复合溶液混合,得环糊精/藻蓝蛋白复合物。
7、进一步地,步骤1)中,藻蓝蛋白溶液的浓度为0.8~1.2mg/ml。
8、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得环糊精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8~3.2%。
9、进一步地,步骤2)中,将β-环糊精溶于水中后于水浴条件下进行搅拌,水浴温度为50~55℃,搅拌时间为10~15min。
10、进一步地,步骤3)中,水浴温度为40~45℃,搅拌孵育时间为8~10h。
11、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得环糊精-葡萄糖复合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0.1%-0.7%。
12、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得环糊精-葡萄糖复合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0.5-0.7%。
13、进一步地,步骤4)中,环糊精-葡萄糖复合溶液与藻蓝蛋白溶液的混合体积比2.8~3.2:1。
14、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在酸性环境下,环糊精-葡萄糖复合溶液与藻蓝蛋白相互作用提高了藻蓝蛋白的酸稳定性和酸性条件下的光、热稳定性。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6、1.藻蓝蛋白在酸性条件下颜色和结构都易发生明显的变化,导致相关活性的损失,本申请将环糊精-葡萄糖复合物和藻蓝蛋白复合后改善了由酸性条件引起的藻蓝蛋白颜色损失和结构变化,提高了藻蓝蛋白的酸稳定性,同时改善了藻蓝蛋白在酸性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有效保持藻蓝蛋白的相关活性,提高藻蓝蛋白的利用率;
17、2.本申请将特定比例的环糊精与葡萄糖混合后再与藻蓝蛋白复合,葡萄糖的适量加入可抑制环糊精酸性水解的情况,使得更多的环糊精分子能与藻蓝蛋白相互作用,令环糊精能够包埋更多的藻蓝蛋白分子,进而帮助提高藻蓝蛋白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
18、3.本申请以环糊精和藻蓝蛋白为制备复合材料的主要原料,原料均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可较好的应用于生物医学和食品加工领域;
19、4.由于本申请制备的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有助于提高藻蓝蛋白的酸稳定性,所以实际运用时可弥补藻蓝蛋白在加工中造成的成本损失,改善食品颜色,提高藻蓝蛋白作为天然蓝色色素的应用潜力,填补营养缺口,也为藻蓝蛋白的酸稳态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藻蓝蛋白溶液的浓度为0.8~1.2m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得环糊精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8~3.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β-环糊精溶于水中后于水浴条件下进行搅拌,水浴温度为50~55℃,搅拌时间为10~15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水浴温度为40~45℃,搅拌孵育时间为8~10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得环糊精-葡萄糖复合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0.1%-0.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环糊精-葡萄糖复合溶液与藻蓝蛋白溶液的混合体积比2.8~3.2:1。
9.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基于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在酸性环境下,环糊精-葡萄糖复合溶液与藻蓝蛋白相互作用提高了藻蓝蛋白的酸稳定性和酸性条件下的光、热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藻蓝蛋白溶液的浓度为0.8~1.2m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得环糊精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8~3.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β-环糊精溶于水中后于水浴条件下进行搅拌,水浴温度为50~55℃,搅拌时间为10~15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糊精-葡萄糖/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水浴温度为40~45℃,搅拌孵育时间为8~10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彪,达珊言,胡舜凯,王叶芝,徐笑,曹崇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