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水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中有一种采用强力交叉膜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如中国专利cn205185427u公开的强力交叉膜双面自粘防水卷材,为层状结构,层状结构由上表面至下表面的排布顺序为:上隔离膜层、第一橡胶改性沥青自粘层、强力交叉膜层、第二橡胶改性沥青自粘层和下隔离膜层。然而现有的强力交叉膜仍然存在耐热性较差、强度和抗穿刺性能不足等缺点,此外,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在外界冷热交替或日照环境下也容易发生收缩、鼓包、搭接边脱离等问题,既影响防水工程的外观质量,也导致搭接边不服帖,影响防水系统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热性高、强度大和抗穿刺性能优异、外观平整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离层、第一自粘胶层、玻纤内增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层、第二自粘胶层和第二隔离层,所述玻纤内增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交叉层压膜层、玻纤无纺布层和第二交叉层压膜层,其中,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位于所述第一自粘胶层和玻纤无纺布层之间,所述第二交叉层压膜层位于所述玻纤无纺布层和第二自粘胶层之间。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纤无纺布层采用克重为10~100g/m2的玻纤无纺布。
5、所述玻纤无纺布由连续玻璃原丝或短切玻璃原丝不定向地通过化学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第二交叉层压膜层分别为聚乙烯树脂膜或聚丙烯树脂膜。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第二交叉层压膜层的厚度分别为40~100μm。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和玻纤无纺布层之间、所述玻纤无纺布层和第二交叉层压膜层之间分别通过胶层或树脂层粘接。
9、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胶层采用聚氨酯胶、聚酯胶、乳液胶、不饱和聚酯胶中的一种。
10、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树脂层采用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eva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中的一种。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纤内增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层的厚度为0.1~0.3mm。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自粘胶层、第二自粘胶层分别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胶层、丁基胶层或热熔胶层。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分别采用pe隔离膜、pet隔离膜或合金隔离膜。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自粘胶层、第二自粘胶层的厚度分别为0.5~1.0mm。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面自粘防水卷材的厚度为1.4~2.5mm。具体如1.5mm、1.7mm、2.0mm、2.5mm等等。
16、所述双面自粘防水卷材的厚度通常不将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的厚度计算在内。
1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8、本技术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中采用玻纤内增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层代替传统的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层,可以有效提高防水卷材的耐热性、拉伸强度和抗穿刺性能,可以显著改善产品的平整度和外观质量,避免卷材在外界冷热交替或日照环境下发生收缩、鼓包、搭接边脱离等问题,提高防水卷材的搭接边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离层、第一自粘胶层、玻纤内增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层、第二自粘胶层和第二隔离层,所述玻纤内增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交叉层压膜层、玻纤无纺布层和第二交叉层压膜层,其中,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位于所述第一自粘胶层和玻纤无纺布层之间,所述第二交叉层压膜层位于所述玻纤无纺布层和第二自粘胶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无纺布层采用克重为10~100g/m2的玻纤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第二交叉层压膜层分别为聚乙烯树脂膜或聚丙烯树脂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第二交叉层压膜层的厚度分别为40~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和玻纤无纺布层之间、所述玻纤无纺布层和第二交叉层压膜层之间分别通过胶层或树脂层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采用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EVA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3、5~7中任一项所述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内增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层的厚度为0.1~0.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粘胶层、第二自粘胶层分别为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胶层、丁基胶层或热熔胶层;和/或,所述第一隔离层、第二隔离层分别采用PE隔离膜、PET隔离膜或合金隔离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粘胶层、第二自粘胶层的厚度分别为0.5~1.0mm;和/或,所述双面自粘防水卷材的厚度为1.4~2.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隔离层、第一自粘胶层、玻纤内增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层、第二自粘胶层和第二隔离层,所述玻纤内增强高分子交叉层压膜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交叉层压膜层、玻纤无纺布层和第二交叉层压膜层,其中,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位于所述第一自粘胶层和玻纤无纺布层之间,所述第二交叉层压膜层位于所述玻纤无纺布层和第二自粘胶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无纺布层采用克重为10~100g/m2的玻纤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第二交叉层压膜层分别为聚乙烯树脂膜或聚丙烯树脂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第二交叉层压膜层的厚度分别为40~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叉层压膜层和玻纤无纺布层之间、所述玻纤无纺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斌,李忠人,钱林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