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336902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三维花状碳以及填充于三维花状碳骨架间的纳米磷酸铁锂颗粒。制备方法为:1)将花状碳与铁源混合,在保护气氛条件下煅烧,得到负载铁盐的花状碳材料;2)将上述负载铁盐的花状碳分散在乙二醇中,分别加入锂源和磷源,混合均匀后转移到水热反应釜,水热反应后,得到负载磷酸铁锂前驱体的花状碳材料;3)将负载磷酸铁锂前驱体的花状碳材料在氩氢气氛中烧结,获得正极材料。LiFePO4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花状碳表面,花状碳提供快速的电子传输通道,同时能够有效抑制LiFePO4纳米颗粒在烧结过程中的团聚,因而表现出大容量、长寿命以及优异的高倍率性能,在快充磷酸铁锂电池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libs)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ev)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磷酸铁锂作为一种具有高温稳定性好、工作温度范围宽、环境友好、低成本及高安全等优点的正极材料,在新型动力电池及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电动汽车的“快充焦虑”和储能“高功率”的工况,对libs系统的充电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由于其较差的本征导电性和较慢的锂离子传输速率,传统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不能满足新型动力电池和电力系统中高倍率、长循环寿命的要求,因此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

2、中国专利(cn114715870a)公开了一种多孔碳层包覆磷酸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含离子液体的fe-mofs纳米材料作为铁源和碳源,将含离子液体的fe-mofs纳米材料与磷源、锂源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氛下固相烧结,得到多孔碳层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然而,多孔碳作为包覆层对磷酸铁锂的性能提升有限。中国专利(cn112397698a)公开了一种复合导电剂包覆磷酸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高铁酸钾,再用活性炭包裹烧结的方式制备出多孔碳/氧化铁,提前在铁源中添加一部分碳源,采取液相混合的方式制备磷酸铁锂前驱体,同时加入高分子导电化合物聚苯胺,制备过程较为复杂,且聚苯胺在复合材料中不易分散均匀,难以形成完整有效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高倍率下循环性能欠佳。

3、目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片和锂离子电池。该正极材料中,lifepo4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花状碳的表面,花状碳提供快速的电子传输通道,同时能够有效抑制lifepo4纳米颗粒在烧结过程中的团聚,因而表现出大容量、长寿命以及优异的高倍率性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包括三维花状碳以及填充于所述三维花状碳骨架间的纳米磷酸铁锂颗粒。

4、优选的,所述花状碳为球形颗粒,直径为1-3μm,花瓣厚为5-10nm,磷酸铁锂颗粒尺寸为20-70nm。

5、优选的,所述花状碳的比表面积为1500-2000m2/g,孔体积为0.9-1.2cm3/g。

6、所述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将花状碳与铁源按质量比1:10~20混合,在保护气氛条件下,在500-700℃的温度下煅烧1-5h,得到负载铁盐的花状碳材料;

8、2)将所述负载铁盐的花状碳材料分散在乙二醇中,分别加入锂源和磷源,所述锂源、铁源和磷源的摩尔比为1:0.95~1:0.95~1,混合均匀后转移到水热反应釜,在120~200℃温度下保温15~24小时,经过洗涤、过滤、烘干,得到负载磷酸铁锂前驱体的花状碳材料;

9、3)将所述负载磷酸铁锂前驱体的花状碳材料在氩氢气氛中热处理,获得所述正极材料。

10、优选的,所述花状碳的制备方法为:将煤沥青粉末与k2co3与na2co3的混合物、以及koh混合均匀,转入管式炉,在氮气气氛下活化,经洗涤、过滤、烘干后获得所述花状碳。

11、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烧结条件为500~700℃,反应时间1~5h。

12、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氩氢气氛中的氢气体积分数为5%-10%。

13、优选的,所述锂源为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中的至少一种。

14、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保护气氛为氩气或氮气中的一种。

15、一种正极片,制备所述正极片的浆料中含有所述的正极材料。

16、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的正极片。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1)lifepo4颗粒表面未钝化的铁原子,与花状碳片层发生电子转移,通过c-o-fe化学键合的方式嵌入到花状碳结构中,被导电性能优越的立体碳网络所桥连,能显著提高lifepo4颗粒间的电子传输能力,高度石墨化的三维碳骨架结构可以充当导电添加剂,进而提升电极能量密度。

19、(2)花状碳骨架结构能有效控制lifepo4颗粒的分布,防止其在材料合成、电极制备和电池反应过程中的有害团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正极材料的利用率。

20、(3)高比表面积的三维花状碳结构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和保持,使lifepo4颗粒能与电解液充分接触,有效提高li+在电极中的传输速率,增强电池的倍率性能。

21、(4)制备过程中花状碳骨架能有效限制lifepo4晶粒的生长,易获得纳米磷酸铁锂颗粒,纳米尺寸的lifepo4颗粒在花状碳骨架中的高密度分布能保证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和振实密度。

22、(5)所制备的lifepo4/cf复合材料具有高的电导率、高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立体碳导电网络,可以实现快速充放电,同时又能保证电极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是高性能电池较为理想的正极材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包括三维花状碳以及填充于所述三维花状碳骨架间的纳米磷酸铁锂颗粒。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状碳为球形颗粒,直径为1-3 µm,花瓣厚为5-10 nm,磷酸铁锂颗粒尺寸为20-70 n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状碳的比表面积为1500-2000m2/g,孔体积为0.9-1.2 cm3/g。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状碳的制备方法为:将煤沥青粉末与K2CO3与Na2CO3的混合物、以及KOH混合均匀,转入管式炉,在氮气气氛下活化,经洗涤、过滤、烘干后获得所述花状碳。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烧结条件为500~700℃,反应时间1~5 h。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氩氢气氛中的氢气体积分数为5%-10%。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源为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磷源为磷酸、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保护气氛为氩气或氮气中的一种。

10.一种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正极片的浆料中含有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

1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正极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包括三维花状碳以及填充于所述三维花状碳骨架间的纳米磷酸铁锂颗粒。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状碳为球形颗粒,直径为1-3 µm,花瓣厚为5-10 nm,磷酸铁锂颗粒尺寸为20-70 n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状碳的比表面积为1500-2000m2/g,孔体积为0.9-1.2 cm3/g。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状碳的制备方法为:将煤沥青粉末与k2co3与na2co3的混合物、以及koh混合均匀,转入管式炉,在氮气气氛下活化,经洗涤、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开富周峰王奕轩廖雅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