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大门,特别提供了一种双侧平衡提升大门。
技术介绍
1、工业大门一般用在大型仓库、维修库上,需要满足大型设备出入仓库或维修库,进行存储和维修,例如大型飞机等,因此工业大门的尺寸至少要大于大型设备的最大宽度和高度,即工业大门需要相对比较大的尺寸,由于门体过大,很多工业大门都将门体设置为多个升降门体单元,并且为自动化的开启,这就有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不同升降门体单元的开启或关闭速度不同步,影响工业大门整体的开启或关闭时间,从而影响下一步工序的进行;2)升降门体单元在提升或下降的过程中,两侧提升或下降速度不均衡,将升降门体卡在某一位置,使工业大门整体不能顺利开启或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侧平衡提升大门。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包括升降门体、支撑框架、驱动结构和平衡绳结构,支撑框架分设在升降门体的两侧,在两个支撑框架之间的上端位置设有遮挡墙体,升降门体与两个支撑框架相对的两侧滑动连接,大门关闭状态下,遮挡墙体位于升降门体的上方,大门开启状态下,升降门体位于遮挡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驱动结构包括位于两个支撑框架底部的提升机、在两个支撑框架上端互相靠近的两侧设置的定滑轮结构以及与升降门体连接的钢丝绳,升降门体两侧上端分别连接一根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穿过同侧的定滑轮结构然后向下与同侧的提升机连接;
3、平衡绳结构包括两个平衡轮和两条平衡绳,两个平衡轮分别设置在两侧的定滑轮结构互相
4、优选的,所述升降门体包括第一升降门体;
5、所述定滑轮结构包括第一定滑轮支撑架,两个第一定滑轮支撑架连接在两个支撑框架顶部,在第一定滑轮支撑架上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升降门体两侧上端分别设有第一钢丝绳连接点,一侧的第一钢丝绳一端与第一钢丝绳连接点连接,然后向上从同侧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方穿过,再向下与同侧的所述提升机连接。
6、优选的,所述升降门体包括第一升降门体和第三升降门体,大门关闭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位于最下方,第三升降门体位于第一升降门体上方,所述遮挡墙体位于第三升降门体的上方,大门开启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和第三升降门体在遮挡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前后分布;
7、所述定滑轮结构包括第一定滑轮支撑架、第三定滑轮支撑架,两个第一定滑轮支撑架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框架顶部,在第一定滑轮支撑架上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升降门体两侧上端分别设有第一钢丝绳连接点,一侧的第一钢丝绳一端与第一钢丝绳连接点连接,然后向上从同侧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方穿过,再向下与同侧的所述提升机连接;
8、两个第三定滑轮支撑架连接在两个支撑框架顶部,第三定滑轮支撑架一端伸出支撑框架并在下方设有一个第三钢丝绳连接点,在第三定滑轮支撑架上设有第五定滑轮和第六定滑轮,第三升降门体两侧上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三升降门体动滑轮,一侧的第三钢丝绳一端与第三钢丝绳连接点连接,向下穿过同侧的第三升降门体动滑轮,再向上从同侧的第五定滑轮和第六定滑轮上方穿过,再向下与同侧的提升机连接。
9、优选的,所述升降门体包括第一升降门体、第二升降门体和第五升降门体,大门关闭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位于最下方,第二升降门体位于第一升降门体的上方,第五升降门体位于第二升降门体上方,所述遮挡墙体位于第五升降门体的上方,大门开启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第二升降门体和第五升降门体在遮挡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前后分布;
10、所述定滑轮结构包括第一定滑轮支撑架、第二定滑轮支撑架和第五定滑轮支撑架,两个第一定滑轮支撑架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框架顶部,在第一定滑轮支撑架上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升降门体两侧上端分别设有第一钢丝绳连接点,一侧的第一钢丝绳一端与第一钢丝绳连接点连接,然后向上从同侧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方穿过,再向下与同侧的所述提升机连接;
11、两个第二定滑轮支撑架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框架顶部,在第二定滑轮支撑架上设有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第二升降门体两侧上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升降门体动滑轮,两个第五定滑轮支撑架连接在两个支撑框架顶部,且一端伸出支撑框架并在上方设有一个第十定滑轮和一个第十一定滑轮,另一端上方设有第十二定滑轮和第十三定滑轮,第五升降门体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五升降门体动滑轮支架,第五升降门体动滑轮支架上设置一个第五升降门体动滑轮和第二钢丝绳连接点,在第五升降门体动滑轮支架旁边的第五升降门体上还设有一个第五钢丝绳连接点,一侧的第二钢丝绳一端与第二钢丝绳连接点连接,然后向下穿过同侧的第二升降门体动滑轮,再向上从同侧的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上方穿过,再向下与同侧的提升机连接;
12、一侧的第五钢丝绳连接在第五钢丝绳连接点上,向上先穿过第十定滑轮,再向下穿过第五升降门体动滑轮,再向上穿过第十一定滑轮,再从同侧的第十二定滑轮和第十三定滑轮上方穿过,再向下与同侧的提升机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升降门体包括第一升降门体、第二升降门体、第三升降门体和第四升降门体,大门关闭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位于最下方,第二升降门体位于第一升降门体上方,第三升降门体位于第二升降门体上方,第四升降门体位于第三升降门体上方,所述遮挡墙体位于第四升降门体的上方,大门开启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第二升降门体、第三升降门体和第四升降门体在遮挡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前后分布;
14、所述定滑轮结构包括第一定滑轮支撑架、第二定滑轮支撑架、第三定滑轮支撑架和第四定滑轮支撑架,两个第一定滑轮支撑架连接在两个支撑框架顶部,在第一定滑轮支撑架上设有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第一升降门体两侧上端分别设有第一钢丝绳连接点,一侧的第一钢丝绳一端与第一钢丝绳连接点连接,然后向上从同侧的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上方穿过,再向下与同侧的所述提升机连接;
15、第二定滑轮支撑架连接在两个支撑框架顶部,在第二定滑轮支撑架上设有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第二升降门体两侧上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升降门体动滑轮,第三升降门体两侧上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三升降门体动滑轮支架,第三升降门体动滑轮支架上设置一个第三升降门体动滑轮和第二钢丝绳连接点,一侧的第二钢丝绳一端与第二钢丝绳连接点连接,然后向下穿过同侧的第二升降门体动滑轮,再向上从同侧的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上方穿过,再向下与同侧的提升机连接;
16、第三定滑轮支撑架一端伸出支撑框架并在下方设有一个第三钢丝绳连接点,另一端连接在支撑框架顶部并设有第五定滑轮和第六定滑轮,一侧的第三钢丝绳一端与第三钢丝绳连接点连接,向下穿过同侧的第三升降门体动滑轮,再向上从同侧的第五定滑轮和第六定滑轮上方穿过,再向下与同侧的提升机连接;
17、第四定滑轮支撑架一端伸出支撑框架并在下方设有一个第四钢丝绳连接点和一个第七定滑轮,另一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门体、支撑框架(1)、驱动结构和平衡绳结构,支撑框架(1)分设在升降门体的两侧,在两个支撑框架(1)之间的上端位置设有遮挡墙体,升降门体与两个支撑框架(1)相对的两侧滑动连接,大门关闭状态下,遮挡墙体位于升降门体的上方,大门开启状态下,升降门体位于遮挡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驱动结构包括位于两个支撑框架(1)底部的提升机(3)、在两个支撑框架(1)上端互相靠近的两侧设置的定滑轮结构以及与升降门体连接的钢丝绳,升降门体两侧上端分别连接一根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穿过同侧的定滑轮结构然后向下与同侧的提升机(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门体包括第一升降门体(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门体包括第一升降门体(2)和第三升降门体(5),大门关闭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2)位于最下方,第三升降门体(5)位于第一升降门体(2)上方,所述遮挡墙体位于第三升降门体(5)的上方,大门开启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2)和第三升降门体(5)在遮挡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门体包括第一升降门体(2)、第二升降门体(4)和第五升降门体(45),大门关闭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2)位于最下方,第二升降门体(4)位于第一升降门体(2)的上方,第五升降门体(45)位于第二升降门体(4)上方,所述遮挡墙体位于第五升降门体(45)的上方,大门开启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2)、第二升降门体(4)和第五升降门体(45)在遮挡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前后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门体包括第一升降门体(2)、第二升降门体(4)、第三升降门体(5)和第四升降门体(6),大门关闭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2)位于最下方,第二升降门体(4)位于第一升降门体(2)上方,第三升降门体(5)位于第二升降门体(4)上方,第四升降门体(6)位于第三升降门体(5)上方,所述遮挡墙体位于第四升降门体(6)的上方,大门开启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2)、第二升降门体(4)、第三升降门体(5)和第四升降门体(6)在遮挡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前后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支撑框架(1)内壁两侧设有导向轨道(38),在两个导向轨道(38)之间设有导向结构(39),导向结构(39)两侧位置设有导向轮(40),同侧的导向轮(40)与导向轨道(38)匹配;在导向结构(39)顶端设有钢丝绳导向连接点,所述钢丝绳与钢丝绳导向连接点连接,在导向结构(39)底端设有提升机连接点(26),提升机连接点(26)与所述提升机(3)之间通过一根提升钢丝绳(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滑轮(12)和所述平衡轮(37)为双轮结构,第二定滑轮(12)的双轮分别供所述第一钢丝绳(14)和一根所述平衡绳(23)穿过,平衡轮(37)的双轮结构分别供两根平衡绳(23)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支撑框架(1)相对的两侧均竖直、平行的设有若干个导轨(24),相邻导轨(24)之间形成距离相同的导槽,在所述升降门体的两侧均设有导轮(25),升降门体两侧的导轮(25)分别滑动卡接在两个支撑框架(1)位置相对的两个导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门体、支撑框架(1)、驱动结构和平衡绳结构,支撑框架(1)分设在升降门体的两侧,在两个支撑框架(1)之间的上端位置设有遮挡墙体,升降门体与两个支撑框架(1)相对的两侧滑动连接,大门关闭状态下,遮挡墙体位于升降门体的上方,大门开启状态下,升降门体位于遮挡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驱动结构包括位于两个支撑框架(1)底部的提升机(3)、在两个支撑框架(1)上端互相靠近的两侧设置的定滑轮结构以及与升降门体连接的钢丝绳,升降门体两侧上端分别连接一根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穿过同侧的定滑轮结构然后向下与同侧的提升机(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门体包括第一升降门体(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门体包括第一升降门体(2)和第三升降门体(5),大门关闭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2)位于最下方,第三升降门体(5)位于第一升降门体(2)上方,所述遮挡墙体位于第三升降门体(5)的上方,大门开启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2)和第三升降门体(5)在遮挡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前后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门体包括第一升降门体(2)、第二升降门体(4)和第五升降门体(45),大门关闭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2)位于最下方,第二升降门体(4)位于第一升降门体(2)的上方,第五升降门体(45)位于第二升降门体(4)上方,所述遮挡墙体位于第五升降门体(45)的上方,大门开启状态下,第一升降门体(2)、第二升降门体(4)和第五升降门体(45)在遮挡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前后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平衡提升大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峰,邵明珠,满萍,代树斌,崔国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宝通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