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特别涉及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1、在能源与环境压力下,风力发电日益重要,直驱式风力发电因诸多优势成为研究热点,但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难题,现场试验受环境等因素制约,困难重重,实验室中,真实风场环境与设备难以具备,为解决这些,模拟实验平台应运而生,它能模拟真实工作特性,助于缩短研发周期、节省经费,深入研究控制技术,推动直驱式风力发电发展。
2、目前,公开号为:cn102692601a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中压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包括有配电系统、中压异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联轴器、低压双馈异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系统,此专利技术中的电机控制器均采用四象限的背靠背系统,两台电机均可运行在电动、发点模式下,达到了一个平台模拟两种不同电压等级、两种不同风力发电机型的目的,此专利技术既可对低压双馈机型并网发电提供实验平台,也可为中压笼型异步电机并网发电相关技术研究提供基础硬件平台支持,为研究低中压风力发电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实验基础。
3、现有的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在使用的时候有以下缺点:
4、1、由于缺少对每一个扇叶在受力不均匀情况下,对风力发电偏心轴转动发电效果实验的结构,从而无法对风力发电偏心轴转动的发电效果进行实验,降低了对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的稳定性;
5、2、由于缺少对风力发电永磁结构在极端温度下运作时实验的结构,因此无法对风力发电永磁结构在极端维度下运作时进行实验,降低了对风力发电实验时的灵活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包括偏拟机构(1)和温拟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拟机构(2)栓接在偏拟机构(1)的表面,所述偏拟机构(1)包括本体组件(101)、拟风组件(102)和拟重组件(103),所述拟风组件(102)转动连接在本体组件(101)的前侧,所述拟重组件(103)栓接在拟风组件(102)的后侧,所述拟重组件(103)的后侧与本体组件(101)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温拟机构(2)包括引导组件(201)、导流组件(202)、牵引组件(203)、传动组件(204)、制冷组件(205)和加热组件(206),所述引导组件(201)栓接在本体组件(101)的前侧,所述导流组件(202)栓接在引导组件(201)的内侧,所述导流组件(202)的内侧与拟风组件(102)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组件(203)滑动连接在引导组件(201)的表面,所述传动组件(204)栓接在牵引组件(203)的表面,所述牵引组件(203)的内侧与引导组件(201)的表面啮合,所述制冷组件(205)连通在牵引组件(203)的左侧,所述加热组件(206)连通在牵引组件(203)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风组件(102)包括引导转杆(1021)、传动转杆(1022)和扇叶(1023),所述引导转杆(1021)转动连接在永磁发电机(1013)的内侧,所述传动转杆(1022)栓接在引导转杆(1021)的前侧,所述扇叶(1023)栓接在传动转杆(1022)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重组件(103)包括存液箱(1031)、抽液泵(1032)和存液棒(1033),所述存液箱(1031)栓接在扇叶(1023)的后侧,所述存液箱(1031)的后侧与机座(1012)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抽液泵(1032)连通在存液箱(1031)的表面,所述存液棒(1033)连通在抽液泵(1032)远离存液箱(1031)一侧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201)包括导向内圈(2011)、导向齿环(2012)和引导孔(2013),所述导向内圈(2011)栓接在机座(1012)的前侧,所述导向齿环(2012)栓接在导向内圈(2011)的表面,所述引导孔(2013)开设在导向内圈(2011)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202)包括固定圈(2021)导流口(2022)和送流网板(2023),所述固定圈(2021)栓接在导向内圈(2011)的内侧,所述导流口(2022)开设在固定圈(2021)的表面,所述导流口(2022)的表面与引导孔(2013)连通,所述送流网板(2023)栓接在固定圈(2021)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203)包括牵引套筒(2031)、引连槽(2032)和引流口(2033),所述牵引套筒(2031)滑动连接在导向内圈(2011)的表面,所述引连槽(2032)开设在牵引套筒(2031)的内侧,所述引流口(2033)开设在引连槽(2032)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4)包括伺服电机(2041)、连接转杆(2042)和传动齿轮(2043),所述伺服电机(2041)栓接在牵引套筒(2031)的顶部,所述连接转杆(2042)栓接在伺服电机(2041)后侧的输出端,所述传动齿轮(2043)栓接在连接转杆(2042)的表面,所述传动齿轮(2043)的底部与导向齿环(2012)的顶部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205)包括制冷引导管(2051)、制冷器(2052)和制冷抽风机(2053),所述制冷引导管(2051)栓接在牵引套筒(2031)的左侧,所述制冷引导管(2051)与引流口(2033)连通,所述制冷器(2052)连通在制冷引导管(2051)的左侧,所述制冷抽风机(2053)连通在制冷器(2052)的左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包括偏拟机构(1)和温拟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拟机构(2)栓接在偏拟机构(1)的表面,所述偏拟机构(1)包括本体组件(101)、拟风组件(102)和拟重组件(103),所述拟风组件(102)转动连接在本体组件(101)的前侧,所述拟重组件(103)栓接在拟风组件(102)的后侧,所述拟重组件(103)的后侧与本体组件(101)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温拟机构(2)包括引导组件(201)、导流组件(202)、牵引组件(203)、传动组件(204)、制冷组件(205)和加热组件(206),所述引导组件(201)栓接在本体组件(101)的前侧,所述导流组件(202)栓接在引导组件(201)的内侧,所述导流组件(202)的内侧与拟风组件(102)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组件(203)滑动连接在引导组件(201)的表面,所述传动组件(204)栓接在牵引组件(203)的表面,所述牵引组件(203)的内侧与引导组件(201)的表面啮合,所述制冷组件(205)连通在牵引组件(203)的左侧,所述加热组件(206)连通在牵引组件(20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101)包括支撑底座(1011)、机座(1012)和永磁发电机(1013),所述机座(1012)栓接在支撑底座(1011)的顶部,所述永磁发电机(1013)栓接在机座(1012)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风组件(102)包括引导转杆(1021)、传动转杆(1022)和扇叶(1023),所述引导转杆(1021)转动连接在永磁发电机(1013)的内侧,所述传动转杆(1022)栓接在引导转杆(1021)的前侧,所述扇叶(1023)栓接在传动转杆(1022)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重组件(103)包括存液箱(1031)、抽液泵(1032)和存液棒(1033),所述存液箱(1031)栓接在扇叶(1023)的后侧,所述存液箱(1031)的后侧与机座(1012)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抽液泵(1032)连通在存液箱(1031)的表面,所述存液棒(1033)连通在抽液泵(1032)远离存液箱(1031)一侧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驱式风力发电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201)包括导向内圈(2011)、导向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李飞,苏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华东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