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透镜单元制造技术_技高网

透镜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5531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1
提供一种透镜单元,能独立地进行将第一透镜保持于镜筒的工序和将位于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透镜组保持于镜筒的工序。透镜单元(1)具有保持第一透镜(2)的第一镜筒部件(21)和保持透镜组(4)的第二镜筒部件(22)。第一镜筒部件(21)具备:具备从外周侧保持第一透镜(2)的保持部(27)的第一筒部(25);以及从第一筒部(25)向内周侧突出的环状突部(26)。环状突部(26)具备从像侧(X1)支撑第一透镜(2)的第一透镜支撑部(31)。第二镜筒部件(22)具备从外周侧包围透镜组(4)的第二筒部(50)和从第二筒部(50)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51)。第二镜筒部件(22)通过将第二筒部(50)插入环状突起(36)的内周侧而在径向上被定位,通过凸缘部(51)与环状突起(36)抵接而在光轴方向(X)上被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镜单元,其中,镜筒由两个镜筒部件构成。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装设于汽车或监视摄像机的摄像设备中使用的透镜单元。该文献的透镜单元具备:位于物体侧的第一透镜;位于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透镜组;以及保持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的镜筒。镜筒具备:环状的内框部件;以及从外周包围内框部件的环状的外框部件。内框部件具备:筒部;以及从筒部的物体侧的端部向外周侧突出的檐部。外框部件具备在使内框部件贯通的状态下从像侧支撑檐部的环状台阶部。透镜组被收纳在内框部件的内周侧。第一透镜由外框架部件从外周侧保持,并且由内框架部件的檐部从像侧支撑。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50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实现思路

2、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3、在组装上述透镜单元时,将透镜组收纳在内框部件中,接着,使内框部件支撑在外框部件的环状台阶部上,然后,使第一透镜保持在外框部件上,同时使其卡定在内框部件的檐部上。因此,在透镜单元的制造工序中,如果不是在将透镜组保持于内框部件的工序结束之后,则不能进行将第一透镜保持于外框部件的工序。

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单元,其能够分别独立地进行将第一透镜保持于镜筒的工序和将位于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透镜组保持于镜筒的工序。

5、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6、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透镜单元具有:第一镜筒部件,其保持第一透镜;以及第二镜筒部件,其在所述第一镜筒部件的内周侧保持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透镜组,所述第一镜筒部件具备:第一筒部,其具备从外周侧保持所述第一透镜的保持部;以及环状突部,其从所述第一筒部中的所述保持部的所述像侧向内周侧突出,所述第二镜筒部件具备:第二筒部,其从外周侧包围所述透镜组;以及凸缘部,其从所述第二筒部向外周侧突出,所述第二镜筒部件从所述第一透镜向所述像侧分离,所述环状突部具备:第一透镜支撑部,其具备从所述像侧支撑所述第一透镜的环状的支撑面;径向定位部,其从径向外侧与所述第二筒部接触而在径向上对所述第二镜筒部件进行定位;以及光轴方向定位部,其从物体侧与所述凸缘部接触而在光轴方向上对所述第二筒部件进行定位,所述凸缘部固定于所述环状突部。

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透镜由第一镜筒部件保持,位于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透镜组由第二镜筒部件保持。此外,保持位于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透镜组的第二镜筒部件从第一透镜朝像侧分离。因此,第二镜筒部件不参与第一透镜的保持。因此,在制造透镜单元时,能够分别独立地进行第一透镜在第一镜筒部件上的保持和透镜组在第二镜筒部件上的保持。在此,如果第一透镜在第一镜筒部件上的保持和透镜组在第二镜筒部件上的保持可以分别进行,则在第一镜筒部件的形状不同的多个变体作为透镜单元开发等情况下,可以针对每个变体制造由第一透镜和保持第一透镜的第二镜筒部件构成的第一单元,并且可以将由透镜组和保持透镜组的第二镜筒部件构成的第二单元作为不受变体影响的通用部件加以制造。这样,即使在透镜单元的每个变体的批量生产数量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灵活地应对。另外,第一镜筒部件的环状突部具备:用于在径向上定位第二筒部的径向定位部;以及用于在光轴方向上定位第二筒部件的光轴方向定位部。因此,第二镜筒部件相对于第一镜筒部件以高位置精度固定。因此,即使在镜筒由两个部件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或抑制第一透镜和透镜组的位置精度降低。

8、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构成为:所述第二镜筒部件具备:抵接部,其从所述第二筒部的所述物体侧的端部朝向内周侧弯曲,并且从所述物体侧与所述透镜组中最靠近所述物体侧的第二透镜抵接;以及环状的支撑部,其从所述第二筒部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从所述像侧支撑所述透镜组。在这种情况下,抵接部可以通过铆接第二筒部的前端部分而设置。

9、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构成为:还具有环状的保持器,其安装于所述第二筒部的物体侧的端部,所述保持器具备:周壁部,其固定于所述第二筒部的所述物体侧的端部的外周侧;以及抵接部,其从所述周壁部的所述物体侧的端部向内周侧延伸,并且从所述物体侧抵接所述透镜组中的最靠近所述物体侧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镜筒部件具备环状的支撑部,其从所述第二筒部朝径向内侧突出,并且从所述像侧支撑所述透镜组。

10、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构成为:所述凸缘部从所述第二筒部的所述光轴方向上的中途突出,在所述环状突部的内周侧端面设置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突起,多个所述突起从径向外侧与所述第二筒部中的比所述凸缘部靠所述物体侧的物体侧筒部分接触,多个所述突起是所述径向定位部。这样,通过将第二镜筒部件的第二筒部压入到第一镜筒部件的环状突部的内侧,第二镜筒部件能够相对于第一镜筒部件在径向上定位。此外,如果在环状突部的内周侧端面上设置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突起,则当第二镜筒部件的第二筒部压入到第一镜筒部件的环状突部的内侧时,在周向上的突起与突起之间形成间隙。因此,保持第一透镜的第一镜筒部件和保持透镜组的第二镜筒部件之间的空气能够通过该间隙逸出。因此,容易将保持透镜组的第二镜筒部件压入到第一镜筒部件的环状突部的内侧。

11、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构成为:多个所述突起设置在所述内周侧端面中的物体侧,所述透镜组具备位于所述物体侧筒部分的径向内侧的透镜,所述透镜从所述物体侧朝向所述像侧依次具备:供所述物体侧筒部分从径向外侧接触的接触部分;以及在径向上与所述物体侧筒部分隔开间隙地相对的相对部分,在从与所述光轴正交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突起与所述透镜的所述相对部分重叠。这样,当第二筒部的物体侧筒部分被压入第一镜筒部件的环状突部的内侧时,能够防止或抑制第二筒部中产生的应力传递到位于物体侧筒部分的径向内侧的透镜。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该透镜发生变形。

12、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构成为:所述环状突部在所述支撑面的外周侧具备向所述像侧凹陷的环状槽,在所述环状槽中插入有环状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在沿所述光轴方向被压缩的状态下对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环状突部之间进行密封。这样,能够防止水等从第一镜筒部件的物体侧进入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空间。

13、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构成为:所述第一镜筒部件和所述第二镜筒部件由树脂制成,所述环状突部和所述凸缘部被熔接。

14、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构成为:在所述环状突部与所述凸缘部熔接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环状突部在朝向所述像侧的面上具备:第一基准面,其与所述光轴垂直;以及第一熔接面,其与所述第一基准面平行,且设置在从所述第一基准面向像侧x1偏移的位置,所述凸缘部在朝向所述物体侧的面上具备:第二基准面,其与所述光轴垂直;以及第二熔接面,其与所述第二基准面平行,且设置在从所述第二基准面向所述光轴方向的另一侧偏移的位置,在所述第一熔接面和所述第二熔接面中的一方设有向所述光轴方向突出的熔接用代用突起,在所述环状突部与所述凸缘部熔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基准面与所述第二基准面面接触,所述第一熔接面与所述第二熔接面熔接。这样,环状突部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知昭
申请(专利权)人:尼得科仪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