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524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9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零件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材料,150SN基础油1‑5份,聚乙二醇月桂酸酯2‑4份,双季戊四醇酯3‑6份,硬脂酰乳酸钠1‑4份,十二烷基糖苷2‑3份,硬脂酸锌1‑3份等。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使,而且能够减少轴承内部组织应力的转变,防止在淬火时由于内外温度相差过大,避免轴承表面出现断裂,提高轴承淬火的质量,还能够对冷水淬火的水溶液进行改进,降低淬火降温的速度,减少内外应力差,提高轴承淬火合格率,提高出厂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零件制造,具体为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


技术介绍

1、淬火是热处理工艺的一部分,把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后,在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从而得到马氏体组织的工艺过程,淬火工序直接关系到工件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对于轴承而言,淬火的工艺对其性能影响很大。

2、但是在以往对轴承表面进行淬火时,由于在淬火时表面温度下降较快,导致内外温度差过大,产生内外应力,导致轴承表面断裂,降低轴承淬火合格率,降低出厂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主要为解决现有的对轴承表面进行淬火时,由于在淬火时表面温度下降较快,导致内外温度差过大,产生内外应力,导致轴承表面断裂,降低轴承淬火合格率,降低出厂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准备材料,150sn基础油1-5份,聚乙二醇月桂酸酯2-4份,双季戊四醇酯3-6份,硬脂酰乳酸钠1-4份,十二烷基糖苷2-3份,硬脂酸锌1-3份,十八烯酸5-8份,烷基水杨酸钙t109 2-6份,抗氧剂dnp3-8份,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t703 1-3份,复合助剂2-4份;

7、s2:制备淬火油,将150sn基础油加入反应釜,先加入聚乙二醇月桂酸酯、十八烯酸、双季戊四醇酯和烷基水杨酸钙t109在110-115℃下搅拌30-60min,再加入硬脂酰乳酸钠和十二烷基糖苷在55-60℃下搅拌15-25min,然后加入十七烯基咪唑啉烯基丁二酸盐在85-90℃下搅拌100-120min,冷却后过滤,得滤液,将滤液与硬脂酸锌、复合助剂和抗氧剂dnp混合后共同加入反应釜在90-100℃下搅拌60-100min,冷却即得;

8、s3:轴承清理,使用水枪对超高速轴承表面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使用烘干箱对轴承进行烘干处理;

9、s4:预处理,将轴承加入到煅烧炉内进行低温预加热到800-900℃,且对轴承坯加热时的温度升高速度为55-60℃/h;

10、s5:高温煅烧,将s4中预热的轴承进行二次高温加热到1060-1100℃,当轴承温度升到预设温度时进行恒温煅烧35-40min,然后取出;

11、s6:淬火处理,将s2中得到的淬火油加入到淬火槽内,然后将高温的轴承放入到淬火槽内,当轴承温度降低到270-280℃后,将轴承从淬火槽内取出放置到空气中进行风冷;

12、s7:回火,当s6中的轴承风冷到150-170℃后,在此时回炉进行回火处理。

13、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助剂的材料包括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2份、丙烯酸异冰片酯3-6份、二甲基硅油2-5份、蓖麻油1-3份、十八烯酸酰胺4-8份、石油磺酸钠2-5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4份、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2-4份和硼化双烯基丁二酰亚胺2-3份。

14、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复合助剂制备方法是:将二甲基硅油和蓖麻油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再加入十八烯酸酰胺、石油磺酸钠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在85-95℃下搅拌30-60min,再将温度降至55-70℃,加入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和硼化双烯基丁二酰亚胺高速搅拌10-15min,冷却后加入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异冰片酯,高速混合均匀后即得。

15、作为本专利技术在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中煅烧炉为真空状态。

16、进一步的,所述s6中使用淬火油对轴承进行淬火时,使轴承保持匀速转动状态。

17、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轴承的转动速度为50-60rpm/min。

18、作为本专利技术在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7中轴承进行回火时的回火温度为250-280℃,回火的时间为2-4min。

19、(三)有益效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中的淬火油冷却性能和热氧化安定性好,冷却速度分布合理,能使工件获得高而均匀的淬火硬度,同时该轴承淬火油处理过的工件淬火硬度高,工件质量稳定,冷却均匀,变形小,且有一定防锈功效,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

22、2、本专利技术在对轴承进行淬火时减少轴承内部组织应力的转变,防止在淬火时由于内外温度相差过大,避免轴承表面出现断裂,提高轴承淬火的质量,同时对冷水淬火的水溶液进行改进,降低淬火降温的速度,减少内外应力差,提高轴承淬火合格率,提高出厂效率。

23、3、本专利技术在进行淬火时不燃烧、无烟气、无火灾危险和稳定性高,其适用性非常高,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助剂的材料包括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2份、丙烯酸异冰片酯3-6份、二甲基硅油2-5份、蓖麻油1-3份、十八烯酸酰胺4-8份、石油磺酸钠2-5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4份、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2-4份和硼化双烯基丁二酰亚胺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助剂制备方法是:将二甲基硅油和蓖麻油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再加入十八烯酸酰胺、石油磺酸钠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在85-95℃下搅拌30-60min,再将温度降至55-70℃,加入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和硼化双烯基丁二酰亚胺高速搅拌10-15min,冷却后加入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异冰片酯,高速混合均匀后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煅烧炉为真空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使用淬火油对轴承进行淬火时,使轴承保持匀速转动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的转动速度为50-60rpm/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轴承进行回火时的回火温度为250-280℃,回火的时间为2-4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助剂的材料包括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2份、丙烯酸异冰片酯3-6份、二甲基硅油2-5份、蓖麻油1-3份、十八烯酸酰胺4-8份、石油磺酸钠2-5份、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1-4份、聚异丁烯双丁二酰亚胺2-4份和硼化双烯基丁二酰亚胺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稳定性的超高速轴承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助剂制备方法是:将二甲基硅油和蓖麻油加入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再加入十八烯酸酰胺、石油磺酸钠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在85-95℃下搅拌30-60min,再将温度降至55-70℃,加入聚异丁烯双丁二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民李洪桥姜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源通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