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及掘进机总成技术方案_技高网

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及掘进机总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3418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及掘进机总成,系统包括:存样箱;旋转装置,设于存样箱内;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旋转装置往复移动;取样桶,与旋转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在其驱动下转动,并贯穿存样箱,内壁设有破碎倒钩,侧壁开设漏样孔;接近开关,与存样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感应元件,固定在煤岩体上;粉磨箱,设有进料口和排料口;粉碎组件,设于粉磨箱内;第一连接管,连接出料口和进料口;实验箱,开设有进样口;第二连接管,连接排料口和进样口;成分检测设备,设于实验箱内,检测煤岩成分;控制器,输入端与成分检测设备及接近开关的输出端通信连接,输出端与旋转装置及第一驱动组件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显示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煤岩识别,具体涉及一种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及掘进机总成


技术介绍

1、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的60%左右,其地位非常重要。《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实现地质保障、采掘(剥)、洗选物流等系统的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协同运行。然而,目前智能化开采主要致力于攻克切割机记忆切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拉架以及远程操控等技术,但是在煤炭采掘中,原煤中不可避免会流入煤矸石,长期大量采煤造成煤矸石数量巨大,导致原煤和商品煤质量降低,洗选难度加大,运输环节耗能增加。而且大多数煤矿中人工分选是矸石预分选最常见的形式,但人工分选存在工作效率低、易发生事故、工作环境恶劣以及工作强度大等问题。因此,在井下采煤过程中识别出煤矸石,避免对其进行开采,从根本上避免大量煤矸石流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及掘进机总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包括:

3、存样箱,所述存样箱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第一阀门;

4、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存样箱内;

5、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装置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装置沿直线往复移动;

6、取样桶,所述取样桶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并在所述旋转装置的驱动下转动,所述取样桶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存样箱,并与所述存样箱可转动连接,所述取样桶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破碎倒钩,所述取样桶的侧壁开设有漏样孔,所述漏样孔设置有第二阀门;

7、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存样箱的外壁固定连接;

8、感应元件,所述感应元件用于固定在煤岩体上;

9、粉磨箱,所述粉磨箱开设有进料口和排料口,所述排料口设置有第三阀门;

10、粉碎组件,所述粉碎组件设置于所述粉磨箱内;

11、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料口;

12、实验箱,所述实验箱开设有进样口;

13、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排料口和所述进样口;

14、成分检测设备,所述成分检测设备设置于所述实验箱内,用于检测煤岩样品的成分;

15、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成分检测设备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接近开关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装置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16、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

17、可选地,所述粉碎组件包括:

18、驱动件;

19、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

20、粉碎扇叶,所述粉碎扇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在所述传动轴的带动下转动。

21、可选地,所述煤岩识别探测系统还包括:

22、第二驱动组件;

23、电能转化器,所述电能转化器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运动,所述电能转化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

24、可选地,所述煤岩识别探测系统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能转化器电连接。

25、可选地,所述煤岩识别探测系统还包括:

26、粒度仪,所述粒度仪设置于所述粉磨箱内,所述粒度仪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27、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阀门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28、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29、第一气缸;

30、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

31、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32、第二气缸;

33、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能转化器连接。

34、可选地,所述成分检测设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中的一种。

3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掘进机总成,包括掘进机,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

36、可选地,所述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安装在所述掘进机的切割部和铲板部之间。

3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8、采用本专利技术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及掘进机总成,在掘进机进行开采的过程中即可进行实时的煤岩成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实时判断是否开采掘进,从根本上避免了煤矸石的流入,降低了矸石预分选的工作量,能有效推动井下智能化发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9.一种掘进机总成,包括掘进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掘进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安装在所述掘进机的切割部和铲板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煤岩识别探测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利山刘道园王东祥杨云博栾梦涛毕国强丁旭阳王海光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蒙西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