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鼻咽通气道。
技术介绍
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以睡眠打鼾伴反复的呼吸暂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症,可造成夜间慢性间歇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睡眠结构破坏及高胸前负压等情况,进而导致多系统功能损伤。
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上呼吸道狭窄或维持开放的能力下降,在入睡后会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加重,其中肥胖是该疾病最主要的诱发因素。
3、目前对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减重、侧卧位睡姿来改善呼吸、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等。而减重、侧卧位睡姿以及药物治疗的方式因患者个体差异性较大,因此效果难以把控;手术治疗的方式虽然可以从根本解决上呼吸道狭窄问题,但对于初发患者并非首选治疗手段,且存在手术复杂、创伤较大、易复发和术后康复时间较长的问题。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的方式可以通过对气道施加正压力通气,使得睡眠时气体支撑起上呼吸道的作用;相比于其他方式,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的方式适用性更广。
4、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的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常使用在监护麻醉下的鼻咽通气道来保证有效的开放气道,使存在呼吸道狭窄问题的患者即使是在深度镇静的状态下依旧能够自主呼吸,以保证足够通气量,满足自身氧供。然而,现有的鼻咽通气道在放置过程中容易出现鼻咽腔粘膜损伤出血的情况,导致了其刺激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咽通气道,用于解决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鼻咽通气道,包括:第一管道;
3、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为圆弧顶状;
4、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孔;
5、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沿前端往后端方向渐扩。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孔为扇形,且多个所述第一气孔呈圆周均匀间隔分布以围成圆状。
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管道;
9、所述第二管道可滑动伸入所述第一管道内,用于覆盖所述第二气孔。
10、进一步地,多个第二气孔沿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到后端方向呈直线间隔分布。
11、进一步地,还包括:垫圈;
12、所述垫圈套接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后端,用于抵接患者气道的外周。
13、进一步地,所述垫圈的上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垫圈的下端的厚度。
14、进一步地,所述垫圈于所述第一管道上可滑动设置;
15、所述垫圈上设置有连接孔;
16、所述连接孔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旋钮;
17、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周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定位孔;
18、所述旋钮穿过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定位孔。
19、进一步地,所述垫圈于所述第一管道上可滑动设置;
20、所述垫圈设置有线圈与可转动的调节件;
21、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两个穿孔;
22、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周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定位槽;
23、所述线圈一端穿过一个所述穿孔,另一端绕所述定位槽一周后穿过另一个所述穿孔,以使转动所述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线圈的松紧。
24、进一步地,还包括胶带;
25、所述胶带用于贴付连接所述垫圈与患者气道的外周。
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的后端为朝外侧渐扩的喇叭状。
27、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一种鼻咽通气道,包括: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为圆弧顶状;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设置有多个第一气孔;所述第一管道的前端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所述第一管道的管径沿前端往后端方向渐扩。本方案中设置第一管道的管径渐扩便于第一管道的前端伸入气道内;同时,相比于现有的在鼻咽通气道前端设置斜面开口的方式,本方案中第一管道的前端为圆弧顶状,可以避免第一管道置入气道的过程中损伤鼻咽腔粘膜,有效解决现有的鼻咽通气道放置入患者的气道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鼻咽腔粘膜损伤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11)为扇形,且多个所述第一气孔(11)呈圆周均匀间隔分布以围成圆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二气孔(12)沿所述第一管道(10)的前端到后端方向呈直线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圈(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30)的上端的厚度大于所述垫圈(30)的下端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30)于所述第一管道(10)上可滑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30)于所述第一管道(10)上可滑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0)的后端为朝外侧渐扩的喇叭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10)和第二管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11)为扇形,且多个所述第一气孔(11)呈圆周均匀间隔分布以围成圆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二气孔(12)沿所述第一管道(10)的前端到后端方向呈直线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咽通气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圈(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咽通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炯,陈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