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及变距输送归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及变距输送归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3190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及变距输送归正方法,包括底座、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第一驱动机构、归正机构,归正机构包括推板A、推板a、推板B、推板b、第一同步带传送组件和第二同步带传送组件,第一同步带传送组件包括主动带轮A、从动带轮A、电机A以及同步带A,第二同步带传送组件包括主动带轮B、从动带轮B、电机B以及同步带B,推板A和推板B分别位于第一输送线的外侧和第二输送线的外侧,推板a和推板b分别位于第一输送线的内侧和第二输送线的内侧。优点:能够实现对电池片的左右归正距离进行分开调节,保证电池片与花篮精确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bc电池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及变距输送归正方法。


技术介绍

1、bc电池是背接触电池的统称,主要特点是将pn结和金属接触都设于太阳电池背面。bc电池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将电池片进行多道工序的加工,其中两道工序设计将电池片从输送跑道上转移至花篮中。生产线上输送跑道一般具有多条,因此需要设置与输送跑道一一对应的花篮与之对接,传统的花篮在与输送跑道对接时,存在花篮固定后不能调节,但是与输送跑道之间仍存在对接误差的情况,现有的归正机构在归正时对电池片两侧的归正距离相等,这样就不能够保证对电池片恰好归正至与花篮精确对位的状态,导致电池片在对接时不容易过渡到花篮中,并且容易导致电池片与花篮发生剐蹭。

2、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及变距输送归正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及变距输送归正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输送归正装置在对电池片输送时不能电池片两侧的归正距离进行单独调节,增大了电池片从输送跑道进入花篮的难度,增大了电池片的损伤率。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包括底座、沿y方向排列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用于驱动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同步传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归正机构,所述归正机构包括推板a、推板a、推板b、推板b、第一同步带传送组件和第二同步带传送组件,所述推板a、推板a、推板b以及推板b均与底座沿y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传送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主动带轮a、从动带轮a、驱动主动带轮a转动的电机a以及对主动带轮a和从动带轮a传动连接的同步带a,所述第二同步带传送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主动带轮b、从动带轮b、驱动主动带轮b转动的电机b以及对主动带轮b和从动带轮b传动连接的同步带b,所述同步带a两侧分别与推板a和推板b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b两侧分别与推板a和推板b固定连接,所述推板a和推板b分别位于第一输送线的外侧和第二输送线的外侧,所述推板a和推板b分别位于第一输送线的内侧和第二输送线的内侧。

4、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输送线包括传送带、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前端座体、后端座体、两端分别与前端座体和后端座体对接的直滑轨、与直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座、设置在底座上用于驱动滑座沿直滑轨滑动的丝杆模组、设置在滑座上端的凸板、设置在前端座体上的主动轮、设置在后端座体上的一号从动轮、设置在凸板远离前端座体一侧的二号从动轮、设置在滑座上的三号从动轮、若干设置在前端座体上的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主动轮、一号从动轮、二号从动轮和三号从动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二号从动轮和三号从动轮均位于一号从动轮一侧,所述二号从动轮与一号从动轮的水平距离小于三号从动轮与一号从动轮的水平距离。

5、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电机、第一同步带、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带轮、与若干主动轮同轴固定连接的转轴、同轴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

6、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若干设置在底座上的螺栓,所述螺栓下端凸出底座下端面。

7、进一步的是:所述推板a、推板b、推板a以及推板b结构相同,所述推板a包括与底座滑动连接且与同步带a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与连接块螺栓连接的竖板、与竖板上端螺栓连接的横板以及若干沿x方向排列设置在横板上端的圆柱杆。

8、进一步的是:所述竖板设置有若干沿z方向排列且沿z方向延伸的一号腰型槽,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与一号腰型槽配合的一号螺孔。

9、进一步的是:所述横板上设置有若干沿x方向排列且沿y方向延伸的二号腰型槽,所述竖板上端设置有与二号腰型槽配合的二号螺孔。

10、进一步的是: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直线导轨和二号直线导轨,所述推板a、推板b以及推板a均与一号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推板b与二号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是:所述同步带a设置在底座位于一号直线导轨的一侧,所述同步带b设置在底座上端面。

12、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方法,采用所述的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分别同步输送两个电池片,经过归正机构时,通过电机a驱动主动带轮a转动,在从动带轮a的配合下实现同步带a的传动,同步带a传动过程中带动推板a和推板b相向运动,分别从外侧对位于第一输送线上的电池片和位于第二输送线上的电池片向内侧推动,通过电机b驱动主动带轮b转动,在从动带轮b的配合下实现同步带b的传动,同步带b传动的过程中带动推板a和推板b相背运动,通过控制电机a和电机b的输出功率,实现同步带a和同步带b的转速不同,从而使得推板a和推板b从外侧对电池片推动的距离与推板a与推板b从内侧对电池片的推动距离不同。

13、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4、归正机构的结构设计,用于对同一个电池片归正的两个推板分别受两条同步带传送组件驱动,能够实现对电池片的左右归正距离进行分开调节,保证电池片与花篮精确对接。

15、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不仅能够使实现对电池片的平稳输送,还能够根据实际工况,调节滑座的位置,实现对电池片输送距离的改变。

16、推板的设计能够利用圆柱杆与电池片接触,同时能够通过对竖板与横板的调节,保证对电池片的推动高度和推动距离得以调节。

17、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同时驱动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归正机构同时对位于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上的电池片进行归正,能够节约设备结构,保证电池片归正的一致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包括底座(1)、沿Y方向排列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输送线(2)和第二输送线(3)、用于驱动第一输送线(2)和第二输送线(3)同步传动的第一驱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归正机构(4),所述归正机构(4)包括推板A(41)、推板a(43)、推板B(42)、推板b(44)、第一同步带传送组件(45)和第二同步带传送组件(46),所述推板A(41)、推板a(43)、推板B(42)以及推板b(44)均与底座(1)沿Y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传送组件(45)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主动带轮A(452)、从动带轮A(453)、驱动主动带轮A(452)转动的电机A(451)以及对主动带轮A(452)和从动带轮A(453)传动连接的同步带A(454),所述第二同步带传送组件(46)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主动带轮B(462)、从动带轮B(463)、驱动主动带轮B(462)转动的电机B(461)以及对主动带轮B(462)和从动带轮B(463)传动连接的同步带B(464),所述同步带A(454)两侧分别与推板A(41)和推板B(42)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B(464)两侧分别与推板a(43)和推板b(44)固定连接,所述推板A(41)和推板B(42)分别位于第一输送线(2)的外侧和第二输送线(3)的外侧,所述推板a(43)和推板b(44)分别位于第一输送线(2)的内侧和第二输送线(3)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2)和第二输送线(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输送线(2)包括传送带(201)、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前端座体(202)、后端座体(203)、两端分别与前端座体(202)和后端座体(203)对接的直滑轨(204)、与直滑轨(204)滑动连接的滑座(205)、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驱动滑座(205)沿直滑轨(204)滑动的丝杆模组(206)、设置在滑座(205)上端的凸板(207)、设置在前端座体(202)上的主动轮(208)、设置在后端座体(203)上的一号从动轮(209)、设置在凸板(207)远离前端座体(202)一侧的二号从动轮(210)、设置在滑座(205)上的三号从动轮(211)、若干设置在前端座体(202)上的张紧轮(212),所述张紧轮(212)、主动轮(208)、一号从动轮(209)、二号从动轮(210)和三号从动轮(211)通过传送带(201)传动连接,所述二号从动轮(210)和三号从动轮(211)均位于一号从动轮(209)一侧,所述二号从动轮(210)与一号从动轮(209)的水平距离小于三号从动轮(211)与一号从动轮(209)的水平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电机(51)、第一同步带(52)、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51)输出轴上的第一带轮(53)、与若干主动轮(208)同轴固定连接的转轴(54)、同轴固定设置在转轴(54)上的第二带轮(55),所述第一带轮(53)和第二带轮(55)通过第一同步带(52)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6),所述高度调节机构(6)包括若干设置在底座(1)上的螺栓,所述螺栓下端凸出底座(1)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A(41)、推板B(42)、推板a(43)以及推板b(44)结构相同,所述推板A(41)包括与底座(1)滑动连接且与同步带A(454)固定连接的连接块(411)、与连接块(411)螺栓连接的竖板(412)、与竖板(412)上端螺栓连接的横板(413)以及若干沿X方向排列设置在横板(413)上端的圆柱杆(4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412)设置有若干沿Z方向排列且沿Z方向延伸的一号腰型槽(401),所述连接块(411)上设置有与一号腰型槽(401)配合的一号螺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413)上设置有若干沿X方向排列且沿Y方向延伸的二号腰型槽(402),所述竖板(412)上端设置有与二号腰型槽(402)配合的二号螺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直线导轨(7)和二号直线导轨(8),所述推板A(41)、推板B(42)以及...

【技术特征摘要】

1.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包括底座(1)、沿y方向排列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输送线(2)和第二输送线(3)、用于驱动第一输送线(2)和第二输送线(3)同步传动的第一驱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归正机构(4),所述归正机构(4)包括推板a(41)、推板a(43)、推板b(42)、推板b(44)、第一同步带传送组件(45)和第二同步带传送组件(46),所述推板a(41)、推板a(43)、推板b(42)以及推板b(44)均与底座(1)沿y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传送组件(45)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主动带轮a(452)、从动带轮a(453)、驱动主动带轮a(452)转动的电机a(451)以及对主动带轮a(452)和从动带轮a(453)传动连接的同步带a(454),所述第二同步带传送组件(46)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主动带轮b(462)、从动带轮b(463)、驱动主动带轮b(462)转动的电机b(461)以及对主动带轮b(462)和从动带轮b(463)传动连接的同步带b(464),所述同步带a(454)两侧分别与推板a(41)和推板b(42)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b(464)两侧分别与推板a(43)和推板b(44)固定连接,所述推板a(41)和推板b(42)分别位于第一输送线(2)的外侧和第二输送线(3)的外侧,所述推板a(43)和推板b(44)分别位于第一输送线(2)的内侧和第二输送线(3)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线(2)和第二输送线(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输送线(2)包括传送带(201)、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前端座体(202)、后端座体(203)、两端分别与前端座体(202)和后端座体(203)对接的直滑轨(204)、与直滑轨(204)滑动连接的滑座(205)、设置在底座(1)上用于驱动滑座(205)沿直滑轨(204)滑动的丝杆模组(206)、设置在滑座(205)上端的凸板(207)、设置在前端座体(202)上的主动轮(208)、设置在后端座体(203)上的一号从动轮(209)、设置在凸板(207)远离前端座体(202)一侧的二号从动轮(210)、设置在滑座(205)上的三号从动轮(211)、若干设置在前端座体(202)上的张紧轮(212),所述张紧轮(212)、主动轮(208)、一号从动轮(209)、二号从动轮(210)和三号从动轮(211)通过传送带(201)传动连接,所述二号从动轮(210)和三号从动轮(211)均位于一号从动轮(209)一侧,所述二号从动轮(210)与一号从动轮(209)的水平距离小于三号从动轮(211)与一号从动轮(209)的水平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c电池片双驱动变距输送归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电机(51)、第一同步带(52)、同轴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51)输出轴上的第一带轮(53)、与若干主动轮(208)同轴固定连接的转轴(54)、同轴固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兴智刘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诚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