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3196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该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二接入网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用于将第一承载从第二网元切换至第一网元,其中,第一承载在切换前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和第二网元间的数据;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从而,避免第一接入网设备不知道核心网网元侧的数据链路发生变化,使得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基于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上行数据,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1、在通信系统中,不同的核心网网元可以为处于不同位置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提供服务。比如,不同的服务网关可以负责处于不同区域的接入网设备。终端设备在通信过程中,能够分别接入两个接入网设备,比如终端设备可以新增一个接入网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tio resource control,rrc)重配置过程增加接入网设备。在这一过程中,新增的接入网设备不能获知核心网网元侧的数据链路是否发生变换,尤其是在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通信系统中,新增的的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网元可能不是采用同一个制式,新增的接入网设备可能无法将数据可靠传输至核心网网元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能够实现终端设备与核心网网元之间数据的可靠传输。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二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实现,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用于将第一承载从第二网元切换至第一网元,其中,第一承载在切换前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和第二网元间的数据;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

3、基于本技术方案,当终端设备与核心网网元侧的数据链路发送变化时,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将切换后的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发送给接入网设备侧,比如通过第二接入网设备告知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第一接入网设备,避免第一接入网设备不知道网元侧的数据链路发生变化,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基于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向第一网元发送上行数据,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包括第一网元的传输层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5、基于本技术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基于第一网元的传输层网络协议地址向第一网元发送上行数据,实现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数据的可靠传输。

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包括: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第一消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承载的标识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一网元之间的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通道标识信息、第一消息的类型信息。

7、基于本技术方案,第一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接收第一承载的标识信息、gtp通道标识信息等信息,从而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获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哪一些承载或通道的核心网网元侧切换至第一网元处,能够实现通道粒度的数据链路切换,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是辅站修改请求消息,或者第一消息是地址指示消息。

9、基于本技术方案,当本方案应用于第一接入网设备作为辅基站的双连接场景中时,第二接入网设备复用现有的辅站修改请求消息实现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的传输,实现方式简单。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地址指示消息实现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的传输,传输方式灵活。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是不同的服务网关,第一网元与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第二网元与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

11、基于本技术方案,当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不同的服务网关时,第一接入网设备不会错误的将数据传输给第二网元,致使第二网元不能正确的处理数据,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从第二接入网设备处获取的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可靠地传输数据。

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不同的网络制式。

13、基于本技术方案,当本方案应用于包含不同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的场景中时,第一接入网设备能够从第二接入网设备处获取切换后的第一网元的地址,能够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接入网设备采用新无线nr制式,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长期演进lte制式;或者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nr制式,第一接入网设备采用lte制式。

15、基于本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能够适用于lte制式和nr制式组网的通信系统中,实现该通信系统中的数据的可靠传输。

1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第二网元和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相同的网络制式。

17、基于本技术方案,不同制式的第一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和第一网元之间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1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接收来自移动性管理网元的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地址信息,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地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

19、基于本技术方案,移动性管理网元能够基于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地址信息确定合适的第一网元,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0、示例性地,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为不同的服务网关sgw。从而,本方案的网元可以是lte制式。

21、示例性地,第一网元、第二网元和第一接入网设备采用相同的网络制式。从而,切换后的第一接入网设备与第一网元可以具有相同的制式,能够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22、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接入网设备或第一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实现,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用于将第一承载从第二网元切换至第一网元,其中,第一承载在切换前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和第二网元间的数据;向第一网元发送上行数据。

23、关于第二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相关实现方式的说明,不予赘述。

24、关于第二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也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相关实现方式的说明,不予赘述。

25、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移动性管理网元或移动性管理网元中的芯片实现,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地址信息,该第一接入网设备的地址信息用于确定第一核心网网元的地址信息,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用于将第一承载从第二网元切换至第一网元,其中,第一承载在切换前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和第二网元间的数据;向第二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

26、关于第三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相关实现方式的说明,不予赘述。

27、关于第三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也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相关实现方式的说明,不予赘述。

28、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用于将第一承载从第二网元切换至第一网元,其中,第一承载在切换前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和第二网元间的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

29、关于第四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的传输层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是辅站修改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是地址指示消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和所述第二网元是不同的服务网关,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不同的网络制式。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采用新无线NR制式,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长期演进LTE制式;或者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NR制式,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采用LTE制式。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所述第二网元和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相同的网络制式。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的传输层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是辅站修改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是地址指示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和所述第二网元是不同的服务网关,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不同的网络制式。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采用新无线NR制式,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长期演进LTE制式;或者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NR制式,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采用LTE制式。

17.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所述第二网元和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相同的网络制式。

18.如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1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0.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接入网设备,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用于接收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移动性管理网元,所述移动性管理网元用于确定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是不同的服务网关,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单元。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的传输层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是辅站修改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是地址指示消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和所述第二网元是不同的服务网关,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对应,所述第二网元与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对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和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不同的网络制式。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采用新无线nr制式,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长期演进lte制式;或者所述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nr制式,所述第一接入网设备采用lte制式。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所述第二网元和第二接入网设备采用相同的网络制式。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的地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的传输层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是辅站修改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是地址指示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和所述第二网元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夏萍蒋文欢吴联芳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