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31959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预制叠合柱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叠合柱、连接件,叠合柱包括混凝土构件、钢筋骨架和箍筋,钢筋骨架包括连接钢筋组和构造钢筋,一组连接钢筋组至少设置有一个连接钢筋,且连接钢筋组、构造钢筋和箍筋沿混凝土构件的长度方向埋设在混凝土构件内,箍筋包括第一箍筋和第二箍筋,埋设在混凝土构件内,并分别套设在连接钢筋组、构造钢筋外部,连接件设置在叠合柱的一端,适于连接固定另一叠合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叠合柱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可靠等特点,且叠合柱能够在工厂内直接加工而成,无需在现场加工,操作简单,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尤指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们工作、学习、休闲等其他活动的重要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低多层建筑多采用框架结构体系,特别是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以及地下工程等,包括学校,地下车库,商业及工业厂房类。框架体系由梁和柱结合,形成空间传力体系,承担竖向及水平和荷载。

2、柱作为框架体系的竖向承重构件,起到承载建筑重量、承托建筑的作用,是组成建筑的重要部分之一。传统柱的建造多采用现场施工的方式。柱的传统施工方式往往需要现场捆扎钢筋,支设模板,浇注混凝土等,施工步骤繁杂,效率低下,混凝土现场养护时间长,导致施工工期较长。

3、现场施工还需要混凝土加工场地和材料堆场,临时占用面积较大。而且现场施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雨雪天气,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对施工质量也有较大影响。

4、同时,传统柱在施工时,往往需要大量捆扎钢筋,钢筋的捆扎要求较高,工序复杂,对工人的劳动施工技能要求高,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中预制叠合柱组件将传统柱施工中大量的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减少了多道现场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预制叠合柱组件还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建筑质量和施工速度得到保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叠合柱,所述叠合柱包括混凝土构件、钢筋骨架和箍筋;

4、所述钢筋骨架包括连接钢筋组和构造钢筋,一组所述连接钢筋组至少设置有一个连接钢筋,且所述连接钢筋组、构造钢筋和箍筋沿所述混凝土构件的长度方向埋设在所述混凝土构件内;

5、所述箍筋包括第一箍筋和第二箍筋,并埋设在所述混凝土构件内,并分别套设在所述连接钢筋组、所述构造钢筋外部;

6、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叠合柱的一端,适于连接固定另一所述叠合柱。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箍筋呈螺旋式结构。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土构件外轮廓呈多边形,且所述第一箍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构件外轮廓的边角处;

9、所述混凝土构件沿所述混凝土构件长度方向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二箍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构件中央,并套设在所述空腔外部;

10、所述第二箍筋与所述第一箍筋具有重叠部分,且所述第一箍筋和所述第二箍筋通过重叠部分相互固定连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土构件的截面为外方内圆。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钢筋组的数量为四组;

13、每一所述第一箍筋内穿设有一组所述连接钢筋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构件截面的四个角处;

14、所述连接钢筋的两端位于所述混凝土构件外,所述连接钢筋与所述第一箍筋相接触,并在相接触处固定连接;

15、所述构造钢筋设置在所述第二箍筋内,所述构造钢筋与所述第二箍筋相接触,并在相接触处连接固定。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连接钢筋的一端,所述套筒设置为锥形,并为第一端;

17、所述套筒的中部设置为过渡段,所述套筒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也设置为锥形,使得所述套筒的内径从所述过渡段向两端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二端套设在相邻所述叠合柱的所述连接钢筋上。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钢筋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镦粗并形成墩头,所述墩头呈锥形,用以将所述连接钢筋卡接在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内;

19、所述墩头的直径小于所述套筒第二端的内径,且在所述套筒第二端到第一端的方向上,墩头的直径逐渐增大。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的第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端的内径。

2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于上述任一项所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还包括楼板和预制梁,所述相邻叠合柱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22、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用于上述所提供的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

23、对第n层的楼板、预制梁进行安装和钢筋绑扎;

24、对第n-1层的预制叠合柱组件的套筒进行灌浆;

25、将第n层的预制叠合柱组件吊装至梁节点区,连接钢筋组插入到第n-1层的预制叠合柱组件的套筒内;

26、对预制梁节点区的钢筋连接绑扎;

27、向第n层楼板和第n-1层预制叠合柱组件的空腔内浇注混凝土。

28、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

29、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混凝土构件内设置有钢筋骨架和箍筋,叠合柱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叠合柱无需现场搭设模板,无需现场捆扎钢筋,浇注混凝土等,并且混凝土的养护均可在工厂完成,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施工效率得到提高,相邻两叠合柱之间可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3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箍筋呈螺旋式结构可由机械设备加工而成,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快捷,无需在施工现场绑扎钢筋,缩短绑扎时间,避免人工绑扎钢筋不牢固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呈螺旋式的箍筋受力更加均匀,并能够产生较强的横向约束力,并有效控制内部混凝土收缩徐变问题。

3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混凝土构件的截面为外方内圆,便于实现抽芯与混凝土离心工艺,并降低了叠合柱的重量,减少了运输成本,同时第一箍筋设置在混凝土构件的四个角处,便于两相邻叠合柱的连接固定。

3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当两相邻叠合柱的连接处位于现浇的梁-柱节点核心区,即叠合柱的底部位于楼板标高以下时,方便工人施工操作和质量检测,便于控制叠合柱连接处的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叠合柱,所述叠合柱包括混凝土构件、钢筋骨架和箍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呈螺旋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构件外轮廓呈多边形,且所述第一箍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构件外轮廓的边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构件的截面为外方内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组的数量为四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连接钢筋的一端,所述套筒设置为锥形,并为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镦粗并形成墩头,所述墩头呈锥形,用以将所述连接钢筋卡接在所述套筒的第二端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的内径小于第二端的内径。>

9.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还包括楼板和预制梁,所述相邻叠合柱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10.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叠合柱,所述叠合柱包括混凝土构件、钢筋骨架和箍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呈螺旋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构件外轮廓呈多边形,且所述第一箍筋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构件外轮廓的边角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构件的截面为外方内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筋组的数量为四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叠合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平刘琛玥李新华赵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