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有接线端子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138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装有接线端子的壳体,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本体和设在外壳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接线端子,所述的外壳本体是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所述的接线端子是由螺钉端子和接线柱组成,所述的接线柱的底部形成有多边形凸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上或者是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两者任择其一上还设置有安装接线端子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上形成有用于防止多边形凸台产生旋转的嵌槽。优点:经拼合的外壳本体不会产生裂开或错开现象。(*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具体涉及一种安装有接线端子的壳体,属于低压电器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安装有接线端子的壳体,例如零序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的外壳,它包 括外壳本体和设在外壳本体上的接线端子,所述的外壳本体是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合 而成,其中第一、第二壳体可选用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同一零件,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 相向设置后再通过各自对应的卡脚和卡槽的嵌配实现扣合,所述的接线端子安装在第一壳 体与第二壳体拼合后的接缝处,即在第一、第二壳体的接缝处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 子的安装孔,使接线端子的一半在第一壳体中、而另一半在第二壳体中,接线端子设计成螺 钉接线端子,螺钉接线端子的底部形成有多边形凸台,多边形凸台位于两个外壳相应的安 装孔内,用于防止拧紧端子时在壳体内打转。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当连接外接导线时,如 将接线端子拧紧得比所需要的更紧(这种情况在电器装配过程中,若没有专门的扭矩螺丝 刀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那么在安装接线端子的接缝处就会部分裂开或错开,如果两个壳体 采用卡扣固定的,那么这种情况将更加严重,接线端子会斥开两个壳体,使卡扣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有接线端子的壳体,使 得在拧紧接线端子时不会产生裂开或错开现象。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安装有接线端子的壳体,包括外壳本体 和设在外壳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接线端子,所述的外壳本体是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 所述的接线端子是由螺钉端子和接线柱组成,所述的接线柱的底部形成有多边形凸台,其 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上或者是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两者任择其一上还 设置有安装接线端子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上形成有用于防止多边形凸台产生旋转的嵌 槽。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脚、第一卡槽,在所述的第二壳体上 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卡脚相对应的第二卡槽、用于与第一卡槽相对应的第二卡脚。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的第二壳体上 设置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座设置在靠近于所述的第 一壳体的第一安装孔和/或第二壳体的第二安装孔的下方。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优点所述的接线端子设计成螺钉接线 端子,在所述螺钉接线端子的底部形成有多边形凸台,而在所述的外壳本体上设置有安装 座,在安装座上形成有用于防止多边形凸台产生旋转的嵌槽,这样,在拧紧接线端子时多边 形凸台在嵌槽中产生的力,只对其中的一个外壳起作用,而不会同时作用在两个外壳上,因 此经拼合的外壳本体不会产生裂开或错开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壳体的一种结构形式的简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本体、11.第一壳体、111.第一卡脚、112.第一卡槽、113.第一安装孔、12.第二壳体、121.第二卡脚、122.第二卡槽、123.第二安装孔、13.安装座、131.嵌槽; 2.接线端子、21.螺钉端子、22.接线柱、221.多边形凸台;3.互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 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 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 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阅图1,本技术所述的接线端子2为螺钉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2是由螺 钉端子21和接线柱22组成,所述的螺钉端子21旋配在接线柱22上,所述的接线柱22的 底部形成有多边形凸台221。实施例1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3,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本体1是 由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成,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左右 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脚111、第一卡槽112,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部间布有四个呈半圆 形的第一安装孔113,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部且对应于两个第一安装孔113的下方两侧 分别设置有一对支承座13,在支承座13上形成有用于防止多边形凸台221产生旋转的嵌 槽131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边形凸台221优选为方形凸台,同样地,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的 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卡脚111相对应的第二卡槽122、用于与第一卡槽112相 对应的第二卡脚121,在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上部间布有四个呈半圆形的且位置与第一安装 孔113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23,由四个半圆形的第一、第二安装孔113、123拼接成四个圆 形的用于安装接线端子2的安装孔,在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上部且对应于另两个第二安装孔 123的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另一对支承座13,在支承座13上形成有用于防止多边形凸台 221产生旋转的嵌槽131,由此当第一、第二壳体11、12对扣时,形成四对同样的嵌槽131。 安装时,首先将互感器3安装在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内,接着将两只接线端子2分别 通过底部形成的多边形凸台221安装在第一壳体11上的一对支承座13的嵌槽131内,将 另两只接线端子2分别通过底部形成的多边形凸台221安装在第二壳体12上的另一对支 承座13的嵌槽131内,使四个接线柱22上的多边形凸台221全部包纳在四对嵌槽131内, 然后将第一、第二壳体11、12互相对扣,具体是通过第一壳体11上的第一卡脚111与第二 壳体12上相对应的第二卡槽122相扣合,通过第二壳体12的第二卡脚121与第一壳体11 上相对应的第一卡槽112相扣合即可。实施例2 请参阅图4,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壳体11上设置 有四对支承座13,在四对支承座13上分别形成有嵌槽131,而在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就不 再设置支承座和嵌槽,其余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安装时,首先将互感器3安装在第一壳体 11或第二壳体12内,接着将四只接线端子2分别通过底部形成的多边形凸台221安装在第 一壳体11上的四对支承座13的嵌槽 131内,使四个接线柱22上的多边形凸台221全部包 纳在四对嵌槽131内,然后将第一、第二壳体11、12互相对扣,具体是通过第一壳体11上 的第一卡脚111与第二壳体12上相对应的第二卡槽122相扣合,通过第二壳体12的第二 卡脚121与第一壳体11上相对应的第一卡槽112相扣合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有接线端子的壳体,包括外壳本体(1)和设在外壳本体(1)上的至少一个接线端子(2),所述的外壳本体(1)是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成,所述的接线端子(2)是由螺钉端子(21)和接线柱(22)组成,所述的接线柱(22)的底部形成有多边形凸台(22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11、12)上或者是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11、12)两者任择其一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2)的安装座(13),所述的安装座(13)上形成有用于防止多边形凸台(221)产生旋转的嵌槽(13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安装有接线端子的壳体,包括外壳本体(1)和设在外壳本体(1)上的至少一个接线端子(2),所述的外壳本体(1)是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成,所述的接线端子(2)是由螺钉端子(21)和接线柱(22)组成,所述的接线柱(22)的底部形成有多边形凸台(22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11、12)上或者是在所述的第一、第二壳体(11、12)两者任择其一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2)的安装座(13),所述的安装座(13)上形成有用于防止多边形凸台(221)产生旋转的嵌槽(1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有接线端子的壳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忠沈惠新管瑞良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