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112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5 20:14
本技术涉及装备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包括离心机外壳和大端主轴承;所述离心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大端主轴承,所述大端主轴承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大端主轴承的一侧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页岩油出口。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离心结构,原料由进料口进入离心机中后由于内部告诉旋转则通过预留孔以及出料口甩出,由于内螺旋与外转鼓的转速不同从而导致质量较高的水依附在外转鼓的内壁上,页岩油依附在水的内侧,从而实现油水分离,并且离心机转鼓采用30°大锥角的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油水分离效率,从而达到了提高页岩油的生产质量,增加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备制造,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


技术介绍

1、页岩油中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水,而要有效开采和处理页岩油,就需要进行油水分离。油水分离是将页岩油中的油和水分离开来,以便更有效地处理和利用资源,从而需要离心机对此进行处理;

2、为此,公开号为cn202538947u的专利公开了种卧式离心机,包括:底盘;机架和机壳,机架架设在底盘上部,机壳连接在机架的一侧;主轴总成和驱动总成,主轴总成设置在机架上,驱动总成设置在机架的另一侧,驱动总成通过传动组件驱动主轴总成;转鼓,转鼓设置在机壳内,与主轴总成相传动连接,并且转鼓的轴心线水平设置,转鼓上设置有卸料口和排液口;刮刀组件,刮刀组件包括刮刀、驱动刮刀的驱动件,刮刀伸入至转鼓内;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驱动总成电连接或信号连接。本技术进料、分离、洗涤、脱水及卸料在全速状态下完成,具有单次循环时间短,处理量大等优点;

3、上述中的卧式离心机可以实现进料、分离、洗涤、脱水及卸料在全速状态下完成,使其使用具有便利性,但其油水分离的效率不佳,可能会使得油中任存在部分水,进而影响到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用以解决现有的卧式离心机生产效率不佳的缺陷。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包括离心机外壳和大端主轴承;

3、所述离心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大端主轴承,所述大端主轴承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大端主轴承的一侧进料口的上方设置有页岩油出口,所述离心机外壳远离大端主轴承的一侧的内部设置有小端主轴承;

4、所述离心机外壳一侧的底端开设有污水出口,所述离心机外壳的底端均匀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离心机外壳远离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结构;

5、所述离心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离心结构,所述离心结构包括进料轴、同心泵、预留孔、内螺旋、螺旋叶轮、出料口、外转鼓以及离心排污口,所述进料轴设置于离心机外壳的内部,所述进料轴的一侧设置有同心泵,所述进料轴远离进料口一侧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预留孔,所述进料轴的外侧设置有内螺旋,所述内螺旋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叶轮,所述内螺旋的外壁上螺旋叶轮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外侧离心机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外转鼓,所述外转鼓靠近小端主轴承一侧的底端开设有离心排污口。

6、优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副电机、差速器、支撑板、主电机、转动轮以及传输皮带,所述副电机设置于离心机外壳远离进料口的一端,所述副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下方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外壁上设置有传输皮带。

7、优选的,所述差速器设置于离心机外壳远离大端主轴承一侧的内部,所述差速器远离副电机一侧的输出端与小端主轴承的输入端相互连接。

8、优选的,所述副电机设置于主电机的正上方,所述副电机的输出端与差速器的输入端相互连接。

9、优选的,所述传输皮带的顶部与差速器的一侧相互连接,所述主电机与差速器通过传输皮带呈皮带传动设计。

10、优选的,所述同心泵的一端与进料口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诉预留孔在同心泵远离进料口一侧的外壁上呈等间距分布。

11、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在内螺旋的外壁上螺旋叶轮的两侧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外转鼓与内螺旋的转鼓角度为30度。

12、优选的,所述离心排污口设置于污水出口的正上方,所述同心泵的输出端与页岩油出口的一端相互连通。

13、优选的,所述进料轴、内螺旋以及外转鼓远离进料口的一端均与小端主轴承的输出端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进料轴、内螺旋以及外转鼓远离小端主轴承的一端均与大端主轴承相互固定连接。

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优点在于:

15、通过设置有离心结构,原料由进料口进入离心机中后由于内部告诉旋转则通过预留孔以及出料口甩出,由于内螺旋与外转鼓的转速不同从而导致质量较高的水依附在外转鼓的内壁上,页岩油依附在水的内侧,从而实现油水分离,并且离心机转鼓采用30°大锥角的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油水分离效率,从而达到了提高页岩油的生产质量,增加生产效率的目的;

16、通过设置有驱动结构,副电机与主电机两组电机驱动,增加了离心的转速,并且通过差速器从而使得内螺旋与外转鼓的转速不同进而实现油水分离,较高的转速能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以及质量,从而达到了在不影响差速器正常使用的同时提高离心机的转速,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包括离心机外壳(1)和大端主轴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8)包括副电机(801)、差速器(802)、支撑板(803)、主电机(804)、转动轮(805)以及传输皮带(806),所述副电机(801)设置于离心机外壳(1)远离进料口(3)的一端,所述副电机(801)的一侧设置有差速器(802),所述差速器(802)的下方支撑柱(7)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803),所述支撑板(803)的顶端设置有主电机(804),所述主电机(804)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轮(805),所述转动轮(805)的外壁上设置有传输皮带(8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802)设置于离心机外壳(1)远离大端主轴承(2)一侧的内部,所述差速器(802)远离副电机(801)一侧的输出端与小端主轴承(5)的输入端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电机(801)设置于主电机(804)的正上方,所述副电机(801)的输出端与差速器(802)的输入端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皮带(806)的顶部与差速器(802)的一侧相互连接,所述主电机(804)与差速器(802)通过传输皮带(806)呈皮带传动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泵(902)的一端与进料口(3)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诉预留孔(903)在同心泵(902)远离进料口(3)一侧的外壁上呈等间距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906)在内螺旋(904)的外壁上螺旋叶轮(905)的两侧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外转鼓(907)与内螺旋(904)的转鼓角度为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排污口(908)设置于污水出口(6)的正上方,所述同心泵(902)的输出端与页岩油出口(4)的一端相互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轴(901)、内螺旋(904)以及外转鼓(907)远离进料口(3)的一端均与小端主轴承(5)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进料轴(901)、内螺旋(904)以及外转鼓(907)远离小端主轴承(5)的一端均与大端主轴承(2)相互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包括离心机外壳(1)和大端主轴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8)包括副电机(801)、差速器(802)、支撑板(803)、主电机(804)、转动轮(805)以及传输皮带(806),所述副电机(801)设置于离心机外壳(1)远离进料口(3)的一端,所述副电机(801)的一侧设置有差速器(802),所述差速器(802)的下方支撑柱(7)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803),所述支撑板(803)的顶端设置有主电机(804),所述主电机(804)的一侧设置有转动轮(805),所述转动轮(805)的外壁上设置有传输皮带(8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802)设置于离心机外壳(1)远离大端主轴承(2)一侧的内部,所述差速器(802)远离副电机(801)一侧的输出端与小端主轴承(5)的输入端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水高速卧式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电机(801)设置于主电机(804)的正上方,所述副电机(801)的输出端与差速器(802)的输入端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页岩油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飞赵士波陈永欣徐汉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莫尼亚离心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