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测绘,具体为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gnss系统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定位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定位和导航,借助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和ppk动态后处理技术,无人机可将作业精度提升至厘米级,航线轨迹精确可重复,无人机根据实际作业需求,合理规划飞行路线,作业人员可预先编辑无人机飞行时的高度、重叠率和速度等参数,参数被设定好之后,无人机便可在作业区域上空自主飞行,自动采集数据;
2、目前的工程地质无人机所使用的测绘装置一般会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部,而无人机需要对不同的地质进行测绘工作,当无人机在进行降落时容易因为地形的原因而出现倾斜翻滚的情况,此时安装在无人机底部的测绘装置就会受到碰撞,从而导致测绘装置出现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无人机体,所述无人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远离无人机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无人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槽架,所述滑槽架的内壁顶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滑槽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测绘
4、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圆孔架,所述圆孔架的内壁与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表面接触,所述圆孔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动环;
5、辅助部件,所述辅助部件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设置在马达远离机架的一端,所述防护架远离马达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6、防护部件,所述防护部件包括斜板,所述斜板的端部套接有中心板,所述中心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板。
7、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的底部贯穿滑槽架且延伸至滑槽架的底部外端,所述橡胶球的顶部延伸至移动架的顶部外端,且橡胶球的上表面与插孔的内壁接触,所述调节电机的顶部与滑槽架的底部接触。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圆杆,所述圆杆与圆柱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表面套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活动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架;
9、所述弹性架远离活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壁与圆柱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圆柱杆远离圆孔架的一端贯穿连动环且延伸至连动环的外端,所述圆杆设置在圆柱杆远离圆孔架的一端,所述支架设置在连动环与圆孔架相互靠近的一端,所述圆孔架位于调节电机的上方,所述活动架以圆柱杆为中心对称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部件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端部与固定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弯板,所述弯板远离定位杆的一端与圆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支杆;
12、所述稳定支杆远离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远离稳定支杆的一端与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架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防护架以无人机体为中心圆周设置,所述侧板的端部延伸至无人机体的外端,所述防护架的端部延伸至固定杆的外端。
14、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部件包括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端部与接触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板远离接触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环,所述中心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
15、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升降杆固定连接,所述斜板远离中心板的一端与弹性架的下表面铰接。
16、进一步地,所述斜板远离中心板的一端为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升降杆的端部贯穿中心板且延伸至中心板的外端,所述防护环设置在测绘仪的下方,所述限位环设置在中心板的上方。
17、进一步地,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s1:移动架插入至滑槽架的内部后,橡胶球利用自身的弹性与插孔的内壁接触,利用橡胶球提高移动架与滑槽架插接后的稳定性,调节电机启动后可以对测绘仪的角度进行调节;
19、s2:限位板受到无人机体下落的压力时会对活动架进行挤压,此时活动架会与圆杆为中心向外扩张,利用扩张的方式增加限位板之间的距离,通过增加距离的方式提高无人机体在降落时的稳定性;
20、s3:定位杆通过固定杆与防护架连接,当无人机体出现倾斜时,无人机体会通过定位杆推动防护架进行同步的倾斜,使得防护架对扇叶进行包裹防护;
21、s4:接触板向上移动时通过矩形板与限位环的连接推动防护环向上移动,使得防护环可以将测绘仪包裹起来,避免测绘仪在无人机体降落时受到损坏,提高测绘仪的使用寿命。
2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专利技术将移动架插入至滑槽架的内部后,橡胶球利用自身的弹性与插孔的内壁接触,利用橡胶球提高移动架与滑槽架插接后的稳定性,调节电机启动后可以对测绘仪的角度进行调节,提高测绘仪在对地质测绘时的便捷性,将马达启动后,马达利用扇叶带动无人机体作业,当无人机体向下降落时,支撑部件的底部会优先与地面接触,利用支撑部件对无人机体进行支撑限位,并且降低无人机体将降落时受到的冲击力度,避免无人机体在降落时出现倾斜翻滚的情况,在马达的外端设置有辅助部件,利用辅助部件对扇叶进行防护,避免无人机体出现倾斜时扇叶与地面接触导致扇叶出现损坏的情况,而支撑部件与地面接触后利用压力向外扩张,支撑部件在扩张时推动防护部件向上移动,此时防护部件可以对测绘仪进行包裹,避免测绘仪在无人机体降落时受到损坏。
24、本专利技术圆孔架与调节电机的输出端接触,利用圆孔架对圆柱杆进行支撑固定,当无人机体降落时,稳定杆会通过限位板与地面接触,当限位板受到无人机体下落的压力时会对活动架进行挤压,此时活动架会与圆杆为中心向外扩张,利用扩张的方式增加限位板之间的距离,通过增加距离的方式提高无人机体在降落时的稳定性,避免无人机体在降落时出现翻滚的情况,活动架在扩张时会挤压弹性架产生形变,并且利用弹性架对活动架进行挤压,避免活动架的扩张速度较快导致无人机体出现倾斜的情况。
25、本专利技术圆杆通过弯板与稳定支杆的连接对侧板进行限位,而侧板通过固定槽与无人机体连接,从而提高圆杆对活动架限位的稳定性,定位杆通过固定杆与防护架连接,当无人机体出现倾斜时,无人机体会通过定位杆推动防护架进行同步的倾斜,使得防护架对扇叶进行包裹防护,避免无人机体出现倾斜后扇叶击打到地面导致扇叶损坏。
26、本专利技术当活动架扩张时会通过斜板推动中心板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包括无人机体(1),所述无人机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机架(2),所述机架(2)远离无人机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马达(3),所述马达(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4),所述无人机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槽架(13),所述滑槽架(13)的内壁顶部开设有插孔(9),所述滑槽架(1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架(10),所述移动架(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11),所述调节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测绘仪(12),所述移动架(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球(14),所述无人机体(1)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0)的底部贯穿滑槽架(13)且延伸至滑槽架(13)的底部外端,所述橡胶球(14)的顶部延伸至移动架(10)的顶部外端,且橡胶球(14)的上表面与插孔(9)的内壁接触,所述调节电机(11)的顶部与滑槽架(13)的底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杆(20)远离圆孔架(27)的一端贯穿连动环(21)且延伸至连动环(21)的外端,所述圆杆(23)设置在圆柱杆(20)远离圆孔架(27)的一端,所述支架(28)设置在连动环(21)与圆孔架(27)相互靠近的一端,所述圆孔架(27)位于调节电机(11)的上方,所述活动架(26)以圆柱杆(20)为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部件(6)包括定位杆(35),所述定位杆(35)的端部与固定杆(3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弯板(31),所述弯板(31)远离定位杆(35)的一端与圆杆(2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支杆(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34)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防护架(34)以无人机体(1)为中心圆周设置,所述侧板(30)的端部延伸至无人机体(1)的外端,所述防护架(34)的端部延伸至固定杆(32)的外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7)包括矩形板(44),所述矩形板(44)的端部与接触板(4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板(44)远离接触板(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5),所述限位环(4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架(48),所述转动架(4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环(46),所述中心板(4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4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41)远离中心板(40)的一端为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升降杆(42)的端部贯穿中心板(40)且延伸至中心板(40)的外端,所述防护环(46)设置在测绘仪(12)的下方,所述限位环(45)设置在中心板(40)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包括无人机体(1),所述无人机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机架(2),所述机架(2)远离无人机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马达(3),所述马达(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扇叶(4),所述无人机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槽架(13),所述滑槽架(13)的内壁顶部开设有插孔(9),所述滑槽架(1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移动架(10),所述移动架(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电机(11),所述调节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测绘仪(12),所述移动架(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球(14),所述无人机体(1)的表面开设有固定槽(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0)的底部贯穿滑槽架(13)且延伸至滑槽架(13)的底部外端,所述橡胶球(14)的顶部延伸至移动架(10)的顶部外端,且橡胶球(14)的上表面与插孔(9)的内壁接触,所述调节电机(11)的顶部与滑槽架(13)的底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5)包括圆杆(23),所述圆杆(23)与圆柱杆(20)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杆(23)的表面套接有活动架(26),所述活动架(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杆(25),所述稳定杆(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4),所述活动架(2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架(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gnss定位的地质工程无人机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杆(20)远离圆孔架(27)的一端贯穿连动环(21)且延伸至连动环(21)的外端,所述圆杆(23)设置在圆柱杆(20)远离圆孔架(27)的一端,所述支架(28)设置在连动环(21)与圆孔架(27)相互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榜,王延堂,陈小乐,高爽,单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