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离式散热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分离式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30874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式散热器,分离式散热器包括: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内能够容纳工作介质且对工作介质进行冷却,工作介质在微通道换热器内能够由气态变成液态;第一管道,第一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微通道换热器的出口;冷却板,冷却板内形成有腔室,且形成有与腔室连通的进口和出口,第一管道的第二端连接冷却板的进口,以接收来自微通道换热器和第一管道的液态的工作介质,冷却板的外表面形成有安装区,安装区用于安装待冷却物件,待冷却物件的温度能够使得工作介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冷却板的出口,且其第二端连接微通道换热器的进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离式散热器能够缩小占用空间,且换热效率高,节省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式散热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散热器通常采用铲齿散热器或液冷散热器,铲齿散热器的散热结构与待冷却物件(芯片、功率器件/模块)集成在一起,铲齿散热器的换热效率比较低,需要大的体积的铲齿散热器,则会造成占用的空间比较大。

2、采用液冷散热器,则会出现功耗大(水泵),且液冷散热器内部存在冷却液,存在漏液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散热器,能够缩小占用空间,且换热效率高,节省能耗。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式散热器,所述分离式散热器包括:

3、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内能够容纳工作介质且对所述工作介质进行冷却,所述工作介质在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内能够由气态变成液态,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具有提供给所述工作介质进出的进口和出口;

4、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出口;

5、冷却板,所述冷却板内形成有腔室,且形成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冷却板的进口,以接收来自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和所述第一管道的液态的工作介质,所述冷却板的外表面形成有安装区,所述安装区用于安装待冷却物件,所述待冷却物件的温度能够使得所述工作介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6、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板的出口,且其第二端连接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进口。

7、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式散热器还包括:

8、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通风装置连接所述冷却板的出口,所述通风装置能够从所述冷却板向所述第二管道吹风。

9、进一步地,所述通风装置包括:

10、风管,所述风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冷却板;

11、支撑臂,所述支撑臂设置在所述风管内,且其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所述风管的内壁;

12、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支撑臂;

13、风叶,所述风叶连接所述电机的转轴。

14、进一步地,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

15、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所述上集流管位于所述下集流管的上方,所述微通道换热器通过上集流管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且通过下集流管连接所述第一管道;

16、多根扁管,多根所述扁管竖向设置,每根所述扁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所述上集流管和所述下集流管,以连通所述上集流管和所述下集流管;

17、多组连接片,多组所述连接片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根所述扁管之间的多个间隙中。

18、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式散热器还包括:

19、风扇,所述风扇面对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设置。

20、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式散热器还包括:

21、风罩,所述风罩包覆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的面对所述风扇的一侧,且所述风罩上形成有风孔,所述风扇覆盖所述风孔,以向所述风孔吹风或吸风。

22、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式热器还包括:

23、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风罩的底端,以支撑所述风罩。

24、进一步地,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

25、针阀,所述针阀连接所述上集流管,通过所述针阀能够向所述上集流管注入所述工作介质。

26、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板包括:

27、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竖向设置且其包括前后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散热板的第一表面形成有所述安装区,且其第二表面形成有多个翅片或者针翅;

28、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一侧的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包覆所述翅片或针翅。

29、进一步地,所述翅片形成为竖直设置的条状板,多个所述条状板沿着第一散热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3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离式散热器,包括微通道换热器、第一管道、冷却板及第二管道,气态的工作介质从微通道换热器的进口进入微通道换热器内部。微通道换热器对工作介质进行冷却,使得气态的工作介质变成液态的工作介质。液态的工作介质从微通道换热器的出口流出。液态的工作介质流入第一管道的第一端,且沿着第一管道的长度方向流动而流至第二端,并进入与第一管道连通的冷却板。设置在冷却板的外表面的待冷却物件运行过程中,产热热量,使得冷却板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得冷却板的腔室内的工作介质由液态变成气态,从而吸收热量,对待冷却物件进行冷却散热。气态的工作介质受到压力和浮升力的作用,从冷却板的腔室流入第二管道的第一端,且沿着第二管道的长度方向流动。气态的工作介质从第二管道进入微通道换热器的进口,从而进入微通道换热器的内部。气态的工作介质在微通道换热器的内部冷却变成液态的工作介质,并通过第一管道流入冷却板的腔室。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对待冷却物件的持续稳定的冷却。冷却板与微通道换热器处于分离状态且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冷却板占用空间较小,方便安装。而且,相比于风冷散热器,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相比于液冷散热器,此散热属于被动散热,无需要额外的动力输入,能够节省能耗,且没有冷却液,避免了漏液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散热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散热器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散热器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散热器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热器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形成为竖直设置的条状板,多个所述条状板沿着第一散热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散热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散热器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散热器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式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彪陈威一胡拴虎侍国月
申请(专利权)人:毫厘机电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