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宽范围温度宽制冷量的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的自覆叠预冷系统仅有一路输出作用于蒸发器产生制冷,该系统制冷量在超低温/低温温度范围内制冷量几乎是定值,且制冷量偏小,目前的预冷系统适用于真空系统尚可,适用于常压制冷系统,因制冷量需求大,反而达不到制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适用于宽范围温度宽制冷量的换热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2、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宽范围温度宽制冷量的换热系统,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适用于宽范围温度宽制冷量的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制冷蒸发器,多个所述换热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制冷蒸发器设置于多个所述换热器的一侧,多个所述换热器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管均与相邻的换热器的第一连接连通设置,多个所述换热器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交换管和第二交换管,所述制冷蒸发器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
5、多个所述换热器的下侧均设置有液分,多个所述液分的下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一制冷管,多个所述第一制冷管均与其右侧相邻的所述第一交换管连通设置,多个所述液分的上侧均连通设置有一号三通管,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一交换管的一端均一号三通管连通设置;
6、右侧四个所述液分与第一制冷管之间连通设置有阀组,所述阀组的下侧连通设置有
7、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交换管、第二交换管、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的内部均设置有保温层。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交换管、第二交换管、第一安装管和第二安装管的两端内部均与换热器焊接固定。
9、优选的,所述制冷蒸发器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本技术,通过换热器组合中,分路取出不同位置的制冷剂通过毛细管或膨胀阀接自制冷蒸发器中,并通过控制阀门控制通断,实现多温区大制冷量的无缝切换,特别适用于中大型制冷系统。同时分路取出不同位置的制冷剂直接通过毛细管进入下一级换热器中,实现自覆叠功能,同时使系统制冷温度更进一步降低,最终实现系统的跨温区、大制冷量、超低温制冷的目的;该系统能提高整体机组的能效比、节约能耗、缩短降温时间等优点。同时按照换热器组合的数量,温度可低至-135℃以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宽范围温度宽制冷量的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1)和制冷蒸发器(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器(1)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制冷蒸发器(2)设置于多个所述换热器(1)的一侧,多个所述换热器(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管(4)均与相邻的换热器(1)的第一连接连通设置,多个所述换热器(1)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交换管(5)和第二交换管(6),所述制冷蒸发器(2)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管(12)和第二安装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宽范围温度宽制冷量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第一交换管(5)、第二交换管(6)、第一安装管(12)和第二安装管(13)的内部均设置有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宽范围温度宽制冷量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第一交换管(5)、第二交换管(6)、第一安装管(12)和第二安装管(13)的两端内部均与换热器(1)焊接固定。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宽范围温度宽制冷量的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1)和制冷蒸发器(2),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器(1)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制冷蒸发器(2)设置于多个所述换热器(1)的一侧,多个所述换热器(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管(4)均与相邻的换热器(1)的第一连接连通设置,多个所述换热器(1)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交换管(5)和第二交换管(6),所述制冷蒸发器(2)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管(12)和第二安装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喜,吴光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蒂珀克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