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面缆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
技术介绍
1、客运地面缆车是一种利用缆索牵引,实现人员或货物运输的交通工具。客运地面缆车一般沿着轨道往复行驶,在搭建固定轨道时,一般在地面上设置桥架,然后将轨道固定安装于桥架上,通过对桥架的起伏形状进行设计,使其与轨道的起伏形状相适配,从而可以对轨道进行稳定支撑,以减少对地面起伏形状的依赖。
2、随着客运地面缆车的发展,为了降低客运地面缆车的功耗,提高其运行、制动的平稳性,一些技术中对客运地面缆车配置配重车,也就是说,一些客运地面缆车包括客运车和配重车,配重车通过绕过驱动轮的钢丝绳连接于客运车。但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轨道仅能够对客运车进行支撑,不能对配重车进行支撑,无法确保具有配重车的客运地面缆车的平稳运行。
3、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适配于具有配重车的客运地面缆车的桥架结构,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所述客运地面缆车包括客运车和配重车,所述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包括:
3、主轨道,适于对所述客运车进行支撑、导向;
4、副轨道,适于对所述配重车进行支撑、导向,沿所述主轨道对所述客运车的支撑方向,所述副轨道位于所述主轨道的下方;
5、第一支撑部,适于与所述主轨道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一对纵梁,一对所述纵梁相互
6、第二支撑部,适于与所述副轨道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于一对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第二支撑部沿自身横向的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纵梁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之间形成沿所述纵梁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通道。
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
8、支撑横梁,用于对所述副轨道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横梁的轴线垂直于所述纵梁在所述支撑横梁位置处的切线,沿所述主轨道对所述客运车的支撑方向,所述支撑横梁位于所述纵梁的下方;
9、一对连接梁,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所述连接梁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梁相连接,所述连接梁的第二端与所述纵梁相连接。
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所述支撑横梁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横梁沿所述纵梁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支撑横梁对应设置一对所述连接梁。
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
12、第二斜梁,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横梁之间,所述第二斜梁的轴线与所述支撑横梁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二斜梁的轴线与所述纵梁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斜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支撑横梁。
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有一对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适于与所述副轨道相连接,一对所述连接法兰沿所述支撑横梁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所述支撑横梁包括第二工字梁和第二支撑肋板,所述第二支撑肋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工字梁的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工字梁的腹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所述第二支撑肋板,每组的各个所述第二支撑肋板沿所述第二工字梁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
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所述连接梁包括第三工字梁、连接板和加强筋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工字梁的第二端,所述连接板适于与所述纵梁相连接,所述第三工字梁的翼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工字梁的腹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加强筋板。
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所述纵梁包括第一工字梁和第一支撑肋板,所述第一支撑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工字梁的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工字梁的腹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所述第一支撑肋板,每组的各个所述第一支撑肋板沿所述第一工字梁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
1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所述第一工字梁的上翼板设置有多对第一连接孔,多对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第一工字梁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每对所述第一连接孔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工字梁的轴线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每对所述第一连接孔所在直线与一对所述纵梁的分布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
19、第一斜梁,设置于一对所述纵梁之间,所述第一斜梁的轴线与所述纵梁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斜梁的轴线与一对所述纵梁的分布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一斜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对所述纵梁。
20、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适用于对具有配重车的客运地面缆车进行支撑、导向,客运地面缆车包括客运车和配重车,配重车位于客运车的下方,与客运车对应的线路轨道需要位于与配重车对应的线路轨道的上方。在线路轨道的总的端部设置有驱动轮,配重车通过绕过该驱动轮的钢丝绳连接于客运车。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包括主轨道、副轨道、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主轨道与客运车对应,用于对客运车进行支撑、导向,副轨道与配重车对应,用于对配重车进行支撑、导向。沿主轨道对客运车的支撑方向,副轨道位于主轨道的下方。第一支撑部包括一对纵梁,一对纵梁相互平行,且一对纵梁之间具有间距,一对纵梁用于与主轨道固定连接。第二支撑部设置于一对纵梁之间,第二支撑部沿自身横向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纵梁相连接。第二支撑部的中部与第一支撑部之间形成有通道,通道沿纵梁的轴线方向延伸,通道用于容纳副轨道,并为配重车的行驶提供空间。第二支撑部用于与副轨道固定连接。如此设置,将与客运车对应的线路轨道和与配重车对应的线路轨道集成在一起,结构紧凑,方便施工和后期维护,利用第一支撑部和主轨道对客运车进行支撑、导向的同时,利用第二支撑部和副轨道对配重车进行支撑、导向,能够确保具有配重车的客运地面缆车的平稳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运地面缆车包括客运车和配重车,所述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横梁沿所述纵梁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支撑横梁对应设置一对所述连接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有一对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适于与所述副轨道相连接,一对所述连接法兰沿所述支撑横梁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包括第二工字梁和第二支撑肋板,所述第二支撑肋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工字梁的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工字梁的腹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所述第二支撑肋板,每组的各个所述第二支撑肋板沿所述第二工字梁的轴线方向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包括第三工字梁、连接板和加强筋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工字梁的第二端,所述连接板适于与所述纵梁相连接,所述第三工字梁的翼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三工字梁的腹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加强筋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包括第一工字梁和第一支撑肋板,所述第一支撑肋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工字梁的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工字梁的腹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所述第一支撑肋板,每组的各个所述第一支撑肋板沿所述第一工字梁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字梁的上翼板设置有多对第一连接孔,多对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第一工字梁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每对所述第一连接孔所在直线与所述第一工字梁的轴线方向之间具有夹角,每对所述第一连接孔所在直线与一对所述纵梁的分布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运地面缆车包括客运车和配重车,所述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横梁沿所述纵梁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支撑横梁对应设置一对所述连接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有一对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适于与所述副轨道相连接,一对所述连接法兰沿所述支撑横梁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客运地面缆车的线路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包括第二工字梁和第二支撑肋板,所述第二支撑肋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工字梁的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工字梁的腹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一组所述第二支撑肋板,每组的各个所述第二支撑肋板沿所述第二工字梁的轴线方向均匀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尹世琛,张恒宇,李刚,闫登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