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及食品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工业炒锅通常应用在食品加工领域中,在食品加工领域中常用作搅拌和加热的作用,在工业级食品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大体量的炒锅进行食材的烹饪,由于炒锅体积大,在实际使用时,加热性能效果较差,容易使得加工的食品加热不均匀,并且加热时时,气体排出会损失大量热量,其不仅猛火加热速度低,而且小火慢炖效果也较差,无法满足需要猛火爆炒的食品加工需求,以及爆炒后小火慢炖需求,因此急需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及食品加工方法,通过在燃烧保温室内的第二出气口处设置盖板,能够在小火通气时闭合,减少热量流失,在猛火通气时打开,提高通气效果,保证燃烧充分,加热快速,满足一些需要猛火爆炒的食品加工需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底座和搅拌机构,搅拌机构能够插入炒锅内或脱离炒锅,底座上部设有壳体,壳体内部设有加热室和加热装置,壳体上部盖合有炒锅,炒锅下部位于加热室内,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头,加热头位于加热室内且位于炒锅正下方,加热室包括环形隔板,环形隔板内部设有加热腔,炒锅插入加热腔内,环形隔板外侧与壳体之间形成有通气腔,壳体侧面设有通气口,通气口与通气腔连通,环形隔板周侧设有多个第二出气口,加热腔与通气腔能够通过第二出气口连通。
4
5、进一步的,底座上部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为l型,搅拌机构安装在支撑架水平段的下部,支撑架能够转动,以使搅拌机构能够插入炒锅内或脱离炒锅。
6、进一步的,支撑架与支撑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支撑架通过第一油缸驱动旋转,第一油缸两端分别与支撑柱和支撑架铰接。
7、进一步的,搅拌机构包括温度传感探头,温度传感探头的下端能够插入炒锅内。
8、进一步的,底座上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部铰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与炒锅固定连接,活动板能够旋转,以使炒锅插入加热腔内或脱离加热腔,第二油缸驱动活动板旋转,第二油缸一端与底座铰接且另一端与活动板铰接。
9、进一步的,炒锅侧面设有出料口,炒锅底部设有弧形凸环,弧形凸环内部设有弧形槽,加热头位于弧形凸环正下方,弧形凸环周侧设有多条沿炒锅底部表面向外延伸的导向筋组。
10、进一步的,壳体侧面设有排气机构,排气机构包括排气箱,排气箱上部设有排气管,排气管外侧套设有隔热套,通气口、排气箱和排气管连通。
11、进一步的,加热室包括排气管道,排气管道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进气口与加热腔连通,第一出气口与通气腔连通,加热腔与通气腔通过排气管道连通。
12、一种食品加工方法,用于加工火锅底料,包括以下步骤:
13、s1、将搅拌机构插入炒锅中,并在炒锅内加入生黄菜籽油,搅拌机构的温度传感探头3插入生黄菜籽油内;
14、s2、加热头点火,加热装置对加热头供气,加热头开大火对加热室进行加热,将生黄菜籽油快速烧至300℃-320℃;
15、s3、加热头关火冷却,使油温降至150℃;
16、s4、在炒锅中加入牛油并化开牛油;
17、s5、放入辣椒,加热头点火,搅拌机构缓慢搅拌,中小火熬制1h-1.5h,直到油红亮清澈;
18、s6、加入佐料,中小火熬制1h-1.5h,之后转小火再熬制0.5h-1h;
19、s7、加热头关火,第一油缸带动支撑架旋转,将搅拌机构脱离炒锅;
20、s8、第二油缸工作,带动炒锅旋转,以使炒锅倾斜,炒锅内的底料从出料口倒出;
21、s9、完成火锅底料的制备。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3、1、在猛火加热时大流量的空气从气体通道进入到燃气腔和进气腔内,燃气进入到燃气腔内,由于空气流量大,进气腔内的气压升高,从而推动补气环旋转,对加热腔快速补气,从而使得燃气能够充分燃烧,并且加热腔内的气体推动盖板,有效的保证了排气,从而实现生黄菜籽油的快速升温,从而不仅大大加快火锅底料的加工制作的效率,而且能够有效保证火锅底料加工的口感;
24、2、当需要对炒锅内的食材进行中小火、小火慢炖时,加热头为中小火或小火状态,此时,加热装置通入加热腔内的燃气和空气量少,空气进入加热腔后从三个进气口进入到对应的排气管道内,再从对应的第一出气口流出到通气腔,通过通气口排出到外界,在此状态下时,加热室的空气出口只有三个,数量非常小,在满足通气的同时,通过减少空气出口数量,从而降低加热室内热量的流失,降低了能量的损耗,从而有效的提高食材的烹饪效果,满足一些食品在猛火加工后需要慢炖的需求,有效的提升加工后食品的口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和搅拌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设有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部设有加热室(5)和加热装置(6),所述壳体(11)上部盖合有炒锅(2),所述搅拌机构(3)能够插入炒锅(2)内或脱离炒锅(2),所述炒锅(2)下部位于加热室(5)内,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加热头(8),所述加热头(8)位于加热室(5)内且位于炒锅(2)正下方,所述加热室(5)包括环形隔板(52),所述环形隔板(52)内部设有加热腔(53),所述炒锅(2)插入加热腔(53)内,所述环形隔板(52)外侧与壳体(11)之间形成有通气腔(112),所述壳体(11)侧面设有通气口(113),所述通气口(113)与通气腔(112)连通,所述环形隔板(52)周侧设有多个第二出气口(57),所述加热腔(53)与通气腔(112)能够通过第二出气口(5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板(52)外壁设有与第二出气口(57)对应的盖板(59),所述盖板(59)能够盖合第二出气口(57),所述盖板(59)与环形隔板(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设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上部设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为L型,所述搅拌机构(3)安装在支撑架(14)水平段的下部,所述支撑架(14)能够转动,以使搅拌机构(3)能够插入炒锅(2)内或脱离炒锅(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4)与支撑柱(12)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14)通过第一油缸(17)驱动旋转,所述第一油缸(17)两端分别与支撑柱(12)和支撑架(14)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温度传感探头(31),所述温度传感探头(31)的下端能够插入炒锅(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设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上部铰接有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板(16)与炒锅(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6)能够旋转,以使炒锅(2)插入加热腔(53)内或脱离加热腔(53),第二油缸(18)驱动活动板(16)旋转,所述第二油缸(18)一端与底座(1)铰接且另一端与活动板(16)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2)侧面设有出料口(21),所述炒锅(2)底部设有弧形凸环(24),所述弧形凸环(24)内部设有弧形槽(25),所述加热头(8)位于弧形凸环(24)正下方,所述弧形凸环(24)周侧设有多条沿炒锅(2)底部表面向外延伸的导向筋组(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侧面设有排气机构(4),所述排气机构(4)包括排气箱(41),所述排气箱(41)上部设有排气管(42),所述排气管(42)外侧套设有隔热套(43),所述通气口(113)、排气箱(41)和排气管(4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5)包括排气管道(56),所述排气管道(56)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561)和第一出气口(562),所述进气口(561)与加热腔(53)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562)与通气腔(112)连通,所述加热腔(53)与通气腔(112)通过排气管道(56)连通。
10.一种食品加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用于加工火锅底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和搅拌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设有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部设有加热室(5)和加热装置(6),所述壳体(11)上部盖合有炒锅(2),所述搅拌机构(3)能够插入炒锅(2)内或脱离炒锅(2),所述炒锅(2)下部位于加热室(5)内,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加热头(8),所述加热头(8)位于加热室(5)内且位于炒锅(2)正下方,所述加热室(5)包括环形隔板(52),所述环形隔板(52)内部设有加热腔(53),所述炒锅(2)插入加热腔(53)内,所述环形隔板(52)外侧与壳体(11)之间形成有通气腔(112),所述壳体(11)侧面设有通气口(113),所述通气口(113)与通气腔(112)连通,所述环形隔板(52)周侧设有多个第二出气口(57),所述加热腔(53)与通气腔(112)能够通过第二出气口(5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板(52)外壁设有与第二出气口(57)对应的盖板(59),所述盖板(59)能够盖合第二出气口(57),所述盖板(59)与环形隔板(52)通过铰座(58)铰接,所述铰座(58)位于第二出气口(57)上方,当加热腔(53)内气压升高时,能够推动盖板(59)旋转,以使加热腔(53)与通气腔(112)通过第二出气口(5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设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上部设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为l型,所述搅拌机构(3)安装在支撑架(14)水平段的下部,所述支撑架(14)能够转动,以使搅拌机构(3)能够插入炒锅(2)内或脱离炒锅(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业级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4)与支撑柱(12)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14)通过第一油缸(17)驱动旋转,所述第一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久,葛颂,张逸睿,陈烨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隆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