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底板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900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6: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底板及具有其的集装箱,涉及运输机械技术领域。本技术所示的集装箱底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一底板之间可以相互拼接,所述第二底板可以与一个第一底板进行拼接。本技术所示的集装箱底板通过设置的第一底层板和第一顶板,可以保证第一底板的承重强度,同时又可以避免过重,通过设置的凸缘与第一凹槽相互配合,使得底层板体可以相互拼接,通过设置中层板体与第一底层板相互配合,可以将第一底板与第一底板之间卡紧,通过设置的第二底板可以对第一底板的侧边进行封边和固定,保证底板没有空隙,整个集装箱底板的固定只需要使用固定螺栓槽的螺栓,安装简单方便,安装速度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机械,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底板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1、集装箱的主要承载面是底板。底板需要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外观质量、抗冲击性与耐老化性能。现有的集装箱底板包括全木质的集装箱底板和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全木的集装箱底板需要消耗大量的硬质木材,硬质木材的生长周期长,大量的砍伐对环境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木质的集装箱底板慢慢在退出市场,由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来进行取代。但是无论是全木质的集装箱底板和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其强度低,很难满足集装箱的需要,因此相对应的为了承载大负荷,出现了金属底板,但是现有技术的金属底板在进行固定时,需要对金属底板进行固定,一般的固定方式为螺栓或者地板钉固定,有时使用焊接进行固定,较为耗费时间,较为麻烦。

2、为此提出一种集装箱底板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底板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2、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集装箱底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一底板之间可以相互拼接,所述第二底板可以与一个第一底板进行拼接,所述第一底板包括第一底层板,所述第一底层板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底层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中层板,所述第一中层板为竹木复合板,所述第一中层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底层板包括底层板体,所述底层板体的左侧设置有凸缘,所述底层板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底层板体与第一凹槽相互匹配,所述第二底板包括第二底层板,所述第二底层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中层板,所述第二中层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顶部设置有螺栓槽,所述螺栓槽贯穿第二中层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层板和第二顶板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二中层板为竹木复合板,所述第二底层板与第一凹槽配合设置,所述第二中层板与第一中层板配合设置。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层板包括中层板体,所述中层板体的形状与第一底层板相同且方向相反,所述中层板体的前后侧设置有中层板侧壁,所述中层板侧壁与第一顶板、第一底层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了滑道。

5、一种集装箱,包括集装箱底板,还包括横梁、竖梁、连接件,所述横梁、竖梁、连接件所组成的底面框架上固定有集装箱底板,所述连接件的顶部焊接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焊接固定有顶面框架,所述立柱的前后侧焊接固定有侧板,所述顶面框架的顶部焊接固定有第三顶板,所述立柱的左右外侧铰接安装有侧门

6、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包括横梁体,所述横梁体数量为两组,所述横梁体的前后侧内壁上阵列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道相匹配且相邻滑块的距离与第一底板的宽度相匹配,所述横梁体的两端开设有第一通孔。

7、进一步地,所述竖梁包括左竖梁和右竖梁,所述左竖梁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凸缘相匹配,所述右竖梁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位于螺栓槽的正下方,所述左竖梁与右竖梁的两端开设有第二通孔。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角件和防脱落块,所述固定角件的两相邻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承重圆柱与第二承重圆柱,所述第一承重圆柱与第二通孔相匹配,所述第二承重圆柱与第一通孔相匹配,所述固定角件的内侧底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防脱落块通过螺栓固定于螺纹孔上,所述防脱落块固定后与固定角件内侧壁的距离恰好与横梁体和左竖梁的宽度相同,所述固定角件的顶部与立柱焊接连接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顶面框架与底部框架的结构相同呈对称设置。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底层板和第一顶板,可以保证第一底板的承重强度,同时又可以避免过重,通过设置的凸缘与第一凹槽相互配合,使得底层板体可以相互拼接,通过设置中层板体的形状与第一底层板相同且方向相反,使得中层板体也可以相互拼接且与第一底层板相互配合,可以将第一底板与第一底板之间卡紧,防止第一底板与第一底板拼接后轻易散开,通过设置的滑道可以进一步对第一底板进行限制,防止掉落,通过设置的第二底板可以对第一底板的侧边进行封边和固定,保证底板没有空隙,整个集装箱底板的固定只需要使用固定螺栓槽的螺栓,安装简单方便,当集装箱底板安装于集装箱时,可以方便集装箱的安装,与集装箱的配合后可以使得集装箱的安装更为简单方便,安装速度更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装箱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一底板(1)之间可以相互拼接,所述第二底板(2)可以与一个第一底板(1)进行拼接,所述第一底板(1)包括第一底层板(11),所述第一底层板(11)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底层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中层板(12),所述第一中层板(12)为竹木复合板,所述第一中层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板(13),所述第一顶板(13)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底层板(11)包括底层板体(111),所述底层板体(111)的左侧设置有凸缘(112),所述底层板体(1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13),所述底层板体(111)与第一凹槽(113)相互匹配,所述第二底板(2)包括第二底层板(21),所述第二底层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中层板(22),所述第二中层板(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顶板(23),所述第二顶板(23)的顶部设置有螺栓槽(24),所述螺栓槽(24)贯穿第二中层板(22)和第二顶板(23),所述第二底层板(21)和第二顶板(23)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二中层板(22)为竹木复合板,所述第二底层板(21)与第一凹槽(113)配合设置,所述第二中层板(22)与第一中层板(12)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层板(12)包括中层板体(121),所述中层板体(121)的形状与第一底层板(11)相同且方向相反,所述中层板体(121)的前后侧设置有中层板侧壁(122),所述中层板侧壁(122)与第一顶板(13)、第一底层板(11)之间的空间构成了滑道(123)。

3.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底板,还包括横梁(3)、竖梁(4)、连接件(5),所述横梁(3)、竖梁(4)、连接件(5)所组成的底面框架上固定有集装箱底板,所述连接件(5)的顶部焊接固定有立柱(6),所述立柱(6)的顶部焊接固定有顶面框架,所述立柱(6)的前后侧焊接固定有侧板(7),所述顶面框架的顶部焊接固定有第三顶板(8),所述立柱(6)的左右外侧铰接安装有侧门(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包括横梁体(31),所述横梁体(31)数量为两组,所述横梁体(31)的前后侧内壁上阵列设置有滑块(32),所述滑块(32)与滑道(123)相匹配且相邻滑块(32)的距离与第一底板(1)的宽度相匹配,所述横梁体(31)的两端开设有第一通孔(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4)包括左竖梁(41)和右竖梁(42),所述左竖梁(41)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43),所述第二凹槽(43)与凸缘(112)相匹配,所述右竖梁(42)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基座(44),所述固定基座(44)位于螺栓槽(24)的正下方,所述左竖梁(41)与右竖梁(42)的两端开设有第二通孔(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固定角件(51)和防脱落块(55),所述固定角件(51)的两相邻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承重圆柱(52)与第二承重圆柱(53),所述第一承重圆柱(52)与第二通孔(45)相匹配,所述第二承重圆柱(53)与第一通孔(34)相匹配,所述固定角件(5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螺纹孔(54),所述防脱落块(55)通过螺栓固定于螺纹孔(54)上,所述防脱落块(55)固定后与固定角件(51)内侧壁的距离恰好与横梁体(31)和左竖梁(41)的宽度相同,所述固定角件(51)的顶部与立柱(6)焊接连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框架与底部框架的结构相同呈对称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一底板(1)之间可以相互拼接,所述第二底板(2)可以与一个第一底板(1)进行拼接,所述第一底板(1)包括第一底层板(11),所述第一底层板(11)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底层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中层板(12),所述第一中层板(12)为竹木复合板,所述第一中层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顶板(13),所述第一顶板(13)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一底层板(11)包括底层板体(111),所述底层板体(111)的左侧设置有凸缘(112),所述底层板体(111)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13),所述底层板体(111)与第一凹槽(113)相互匹配,所述第二底板(2)包括第二底层板(21),所述第二底层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中层板(22),所述第二中层板(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顶板(23),所述第二顶板(23)的顶部设置有螺栓槽(24),所述螺栓槽(24)贯穿第二中层板(22)和第二顶板(23),所述第二底层板(21)和第二顶板(23)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第二中层板(22)为竹木复合板,所述第二底层板(21)与第一凹槽(113)配合设置,所述第二中层板(22)与第一中层板(12)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层板(12)包括中层板体(121),所述中层板体(121)的形状与第一底层板(11)相同且方向相反,所述中层板体(121)的前后侧设置有中层板侧壁(122),所述中层板侧壁(122)与第一顶板(13)、第一底层板(11)之间的空间构成了滑道(123)。

3.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底板,还包括横梁(3)、竖梁(4)、连接件(5),所述横梁(3)、竖梁(4)、连接件(5)所组成的底面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健权崔海燕王丙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鑫裕物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