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充气建筑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
技术介绍
1、充气建筑是指对充气篷充气以形成的建筑物(目前由于大型的体育场馆建筑由于室内空旷,故其室内梁柱结构相对较少,而为了提高其馆顶的支撑强度,需增大建筑成本,而充气篷使的体育场馆则因其成本低而备受欢迎),充气篷篷体多为直条形并呈弧形的穹顶状,此类建筑在雪天时,其上端容易积雪(类似于屋顶出现积雪),由于充气篷篷体的支撑性主要是依靠篷体内充气膨胀,较厚的雪层仍存在将所述充气篷篷体压至变形影响充气篷的安全运行,目前各类充气篷为了提高其应对积雪的问题多是增加篷体的强度,当然文献号为cn113216732a《一种利用积雪除冰的帐篷》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积雪除冰的帐篷,其主要是利用篷体上积雪的重量挤压篷体使得篷体变形以导致篷体上的冰层开裂,其并不能实现除雪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及时的对充气篷篷体上端的积雪进行高效吹除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包括充气篷篷体、供气机构和吹喷管路,所述充气篷篷体为直条形,且其断截面为穹顶状,所述吹喷管路布置在所述充气篷篷体的上端,所述吹喷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吹喷孔,所述吹喷管路具有进气口,所述供气机构的出气口与所述吹喷管路的进气口连通。
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在下雪天时,由供气机构向设置在充气篷篷体顶端的吹喷管路供气,以由吹喷管路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吹喷管路包括主管路和多根喷管,多根所述喷管沿所述充气篷篷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在所述充气篷篷体上端对应处沿其弧面间隔分布,每根所述喷管的一端封堵,另一端构成所述吹喷管路的进气口并与所述主管路连通,所述喷管的管壁上均布有所述吹喷孔,且每根所述喷管与所述主管路的连通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在充气篷篷体的上出现积雪时,通过控制多个第一阀门的开启顺序来将充气篷篷体顶端的积雪吹扫至滑落。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阀门为电动阀,所述供气机构和多个所述第一阀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提高整个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积雪厚度感应器,所述积雪厚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充气篷篷体的顶端,所述积雪厚度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通过积雪厚度感应器来感应充气篷篷体顶端的积雪厚度,在充气篷篷体顶端的积雪厚度达到安全阈值时即可由控制器控制供气机构和吹喷管路开始运行。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吹喷管路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吹喷管路沿所述充气篷篷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在充气篷篷体的长度较长时,此时可由多个吹喷管路来对共同完成对充气篷篷体的顶端进行除雪作业。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篷篷体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凹设有多个与其两侧齐平的导雨槽。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充气篷篷体的上端间隔设置导雨槽,如此使得充气篷篷体在雨天时,其上端排水更为顺畅。
14、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两个所述吹喷管路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导雨槽。
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吹喷管路不跨越导雨槽,这样使得其吹扫效果佳。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雨槽的顶端布设有加热带,所述加热带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导雨槽内的积雪可由加热带进行加热除雪,避免充气篷篷体上端出现除雪盲区。
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带为自限温电伴热带。
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加热温和,且加热温度不会影响充气篷篷体的安全运行。
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篷篷体具有充气口,所述供气机构为充气泵,所述充气口和吹喷管路的进气口均与所述供气机构的出气口连通,并在连通处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
2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充气篷篷体和吹喷管路可共用供气机构以降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篷篷体(1)、供气机构(2)和吹喷管路(3),所述充气篷篷体(1)为直条形,且其断截面为穹顶状,所述吹喷管路(3)布置在所述充气篷篷体(1)的上端,所述吹喷管路(3)上设置有多个吹喷孔(321),所述吹喷管路(3)具有进气口,所述供气机构(2)的出气口与所述吹喷管路(3)的进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喷管路(3)包括主管路(31)和多根喷管(32),多根所述喷管(32)沿所述充气篷篷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在所述充气篷篷体(1)上端对应处沿其弧面间隔分布,每根所述喷管(32)的一端封堵,另一端构成所述吹喷管路(3)的进气口并与所述主管路(31)连通,所述喷管(32)的管壁上均布有所述吹喷孔(321),且每根所述喷管(32)与所述主管路(31)的连通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所述第一阀门(33)为电动阀,所述供气机构(2)和多个所述第一阀门(33)均与所述控制器(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积雪厚度感应器(5),所述积雪厚度感应器(5)设置在所述充气篷篷体(1)的顶端,所述积雪厚度感应器(5)与所述控制器(4)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喷管路(3)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吹喷管路(3)沿所述充气篷篷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篷篷体(1)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凹设有多个与其两侧齐平的导雨槽(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吹喷管路(3)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导雨槽(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雨槽(11)的顶端布设有加热带(12),所述加热带(12)与所述控制器(4)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带(12)为自限温电伴热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篷篷体(1)具有充气口(13),所述供气机构(2)为充气泵,所述充气口(13)和吹喷管路(3)的进气口均与所述供气机构(2)的出气口连通,并在连通处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篷篷体(1)、供气机构(2)和吹喷管路(3),所述充气篷篷体(1)为直条形,且其断截面为穹顶状,所述吹喷管路(3)布置在所述充气篷篷体(1)的上端,所述吹喷管路(3)上设置有多个吹喷孔(321),所述吹喷管路(3)具有进气口,所述供气机构(2)的出气口与所述吹喷管路(3)的进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喷管路(3)包括主管路(31)和多根喷管(32),多根所述喷管(32)沿所述充气篷篷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在所述充气篷篷体(1)上端对应处沿其弧面间隔分布,每根所述喷管(32)的一端封堵,另一端构成所述吹喷管路(3)的进气口并与所述主管路(31)连通,所述喷管(32)的管壁上均布有所述吹喷孔(321),且每根所述喷管(32)与所述主管路(31)的连通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4),所述第一阀门(33)为电动阀,所述供气机构(2)和多个所述第一阀门(33)均与所述控制器(4)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膜体育场馆除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积雪厚度感应器(5),所述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守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冠鹏高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