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基坑支护装置,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2、在软土、高地下水位及其他复杂场地条件下开挖基坑,很容易产生土体滑移、基坑失稳、桩体变位、坑底隆起、支挡结构严重漏水、流土以及破损等病害,对周边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及管线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尤其是软土地基深基坑中,软土极易出现坍塌,影响基坑内部的施工安全。
3、现有基坑支护主要采用刚性支撑,施工时,首先需要对软土地基采用钻孔灌注桩等进行初步地基加固,在对软土地基初步加固的基础上,在基坑内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方式,对软土基坑进行支护处理;其基坑支护方式施工过程复杂、支护效果一般,支护设备容易出现刚性断裂,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4、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地基深坑施工时支护装置容易刚性断裂、支护效果较弱的问题,保障建筑基坑安全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板和撑杆,所述撑杆的上部连接有抗拔组件,所述抗拔组件包括位于撑杆两侧的安装板和与安装板连接的抗拔杆,所述抗拔杆包括连接管和加强杆,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加强杆滑动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内部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管滑动设置于连接通道内,所述连接通道的下
3、所述撑杆远离支护板的一端连接有地桩部分,所述地桩部分包括加强板和若干个加强钉,所述加强板包括连接段和加强段,所述撑杆的下端与连接段滑动连接,加强段开设有若干个加强孔,加强钉位于加强孔内。
4、作为优化,所述撑杆的上部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安装板之间设有连接杆,两个所述安装板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板水平铺设于深坑底部;
5、加强杆的下部收拢形成锥形加强部,所述锥形加强部包括若干个呈圆周阵列设置的加强瓣,所述加强瓣的顶部为水平,所述加强瓣的上侧设有与连接通道贯通的连接空间,所述撑开组件设置于连接空间内,所述撑开组件包括压电组件和炸药包块,所述压电组件位于炸药包块的上侧。
6、作为优化,所述抗拔杆位于安装板的下侧,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
7、所述连接管的下端穿过连接通道设置于连接空间的上侧,所述连接管的下端设有限位圈,限位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径,压电组件的压块位于限位圈的下侧,所述连接空间的上部设有限位焊点,限位圈位于限位焊点的上侧,所述加强杆的上部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加强杆与所述连接管的外壁接触。
8、作为优化,所述加强段与深坑底部贴合设置,所述连接段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段的下端朝向支护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前连接部,所述撑杆的下部上侧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两侧连接有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的下部为j型,加强钢筋的下部穿过前连接部设置于地下。
9、作为优化,所述加强段的下侧和所述连接段的下侧设有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用于浇筑混凝土,所述加强钉连接于浇筑空间和加强孔之间。
10、作为优化,所述支护板的外侧与深坑壁接触,所述支护板的背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所述支护板的中部设有竖向的立桩,所述立桩的下端为尖端,所述撑杆的上部与所述立桩的上部转动连接。
11、作为优化,所述抗拔杆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空间的外壁分割形成若干个连接条,连接条的下端与所述加强瓣的顶部一体成型。
12、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段的中部凹陷形成缓冲孔,所述撑杆的下端连接有缓冲端,所述缓冲端滑动设置于缓冲孔内;
13、所述缓冲孔的中下部收拢呈缓冲段,所述缓冲端的下部切割形成若干个圆周阵列设置的缓冲块,相邻缓冲块之间的距离由上向下逐渐减小,所述缓冲块的最大外径不小于所述缓冲段的内径。
14、本方案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15、本申请通过支护板对基坑侧壁进行围挡,通过撑杆对支护板进行支撑,通过抗拔组件和地桩部分对撑杆的支撑效果进行加强,撑杆与地桩部分之间活动设置,有效避免结构间产生刚性断裂,确保支护效果,保障基坑内部安全施工;
16、在撑杆的上部连接抗拔组件,抗拔组件扎入软土地基后能够在撑开组件的作用下变形,使加强瓣炸开,通过连接通道向下灌注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和加强瓣作用提高结构的抗拔作用,提高支护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板(1)和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2)的上部连接有抗拔组件,所述抗拔组件包括位于撑杆(2)两侧的安装板(3)和与安装板(3)连接的抗拔杆(4),所述抗拔杆(4)包括连接管(5)和加强杆(6),所述连接管(5)与所述加强杆(6)滑动连接,所述加强杆(6)的内部设有连接通道(7),所述连接管(5)滑动设置于连接通道(7)内,所述连接通道(7)的下侧设有撑开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2)的上部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安装板(3)之间设有连接杆,两个所述安装板(3)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板(3)水平铺设于深坑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杆(4)位于安装板(3)的下侧,所述连接管(5)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段(10)与深坑底部贴合设置,所述连接段(9)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段(9)的下端朝向支护板(1)的方向弯折形成前连接部(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段(10)的下侧和所述连接段(9)的下侧设有浇筑空间(24),所述浇筑空间(24)用于浇筑混凝土,所述加强钉(8)连接于浇筑空间(24)和加强孔(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的外侧与深坑壁接触,所述支护板(1)的背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加强筋(25),所述支护板(1)的中部设有竖向的立桩(26),所述立桩(26)的下端为尖端,所述撑杆(2)的上部与所述立桩(26)的上部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杆(4)与安装板(3)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空间(14)的外壁分割形成若干个连接条(27),连接条(27)的下端与所述加强瓣(13)的顶部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9)的中部凹陷形成缓冲孔(28),所述撑杆(2)的下端连接有缓冲端(29),所述缓冲端(29)滑动设置于缓冲孔(28)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板(1)和撑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2)的上部连接有抗拔组件,所述抗拔组件包括位于撑杆(2)两侧的安装板(3)和与安装板(3)连接的抗拔杆(4),所述抗拔杆(4)包括连接管(5)和加强杆(6),所述连接管(5)与所述加强杆(6)滑动连接,所述加强杆(6)的内部设有连接通道(7),所述连接管(5)滑动设置于连接通道(7)内,所述连接通道(7)的下侧设有撑开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2)的上部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安装板(3)之间设有连接杆,两个所述安装板(3)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板(3)水平铺设于深坑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杆(4)位于安装板(3)的下侧,所述连接管(5)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塞(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段(10)与深坑底部贴合设置,所述连接段(9)向下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段(9)的下端朝向支护板(1)的方向弯折形成前连接部(21),所述撑杆(2)的下部上侧设有限位套(22),所述限位套(22)的两侧连接有加强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杰,雷毅,王鹏辉,曹海毅,李桐宇,张易然,林培鑫,陈梓恒,王康钰,王赫,林俊峰,沈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深圳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