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焊接,特别是涉及一种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的飞快进步,汽车制造业的机械自动化率也日益提高,以前需要人力拆卸的焊枪电极帽,也逐渐被自动更换电极帽设备所替代。目前使用的双口气动拆帽装置的拆卸流程较为繁琐,且拆卸用时较长,为适应汽车焊装生产线体对高节拍的需求,急需开发一种拆卸流程简单,结构简单且更高效更稳定的拆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拆卸装置。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拆卸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固定单元,包括连接头、销柱、拆帽圈体以及拆帽转动杆,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销柱设置在所述连接头远离所述驱动单元的一端;所述拆帽圈体与所述拆帽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形成有导向长槽,所述销柱穿设于所述导向长槽中;以及拆卸单元,设有用于夹紧所述工件中心通孔,所述拆卸单元与所述拆帽圈体传动连接。
3、通过设置驱动单元、固定单元以及拆卸单元,当驱动单元驱动一定行程,连接头沿直线运动,销柱在导向长槽中沿槽体延伸方向行进,并使得拆帽转动杆相对于中心通孔的轴线发生转动,即可以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进而可以将夹紧在中心通孔中的工件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无需中间其他转换结构,可以高效的完成拆卸工作,并使得拆卸结构简单。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卸单元包括拆帽盖体以及多个用于夹紧所述工件的夹爪,全部所述夹爪设置于所述拆帽盖体上;所述拆帽圈体活动套设于所述拆帽盖体,且能够带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帽盖体包括上压盖以及下压盖,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盖均设有所述中心通孔,全部所述夹爪绕所述中心通孔的轴线周向布置,且每一个所述夹爪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盖之间。如此,可方便夹爪能够从多个角度夹紧工件。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卸单元包括多个转轴,所述夹爪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转轴相适配的转动孔;所述夹爪通过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盖之间;所述拆帽圈体能够带动所述夹爪绕所述转轴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以对应的夹紧或者松开所述工件;且当所述夹爪夹紧所述工件,所述拆帽圈体能够带动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盖绕所述中心通孔的轴线旋转以拆卸所述工件。如此,夹爪绕转轴夹紧工件后,使得工件与中心通孔保持相对固定,当拆帽圈体转动,可带动工件转动从而实现拆卸或者装配;夹爪绕转轴松开工件后,工件与中心通孔分离,可以用于工件上料或者将已拆卸的工件取下,如此,工件与外部所固定的部分即可以旋紧或者旋松,有效地提高拆卸效率。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上轴套以及下轴套,所述上轴套套设于所述上压盖,且所述上轴套与所述上压盖之间形成有能够阻止两者相对周向运动地阻尼力;所述下轴套套设于所述下压盖外周,且所述下轴套与所述下压盖之间形成有能够阻止两者相对周向运动地阻尼力。当驱动单元由上向下驱动一定行程,驱使连接头沿直线运动,销柱在导向长槽中沿槽体延伸方向行进,并使得拆帽转动杆相对于中心通孔的轴线发生转动,拆帽圈体通过销柱绕中心通孔的轴心做顺时针运动,由于上轴套与上压盖之间具有阻尼力、下轴套与下压盖之间具有的阻尼力,因此,上压盖、下压盖相对于上轴套、下轴套保持不动,此时,拆帽圈体带动夹爪绕转轴夹紧工件;当驱动单元由向下继续驱动一定行程,夹紧力大于上述阻尼力,上压盖、下压盖随着拆帽圈体一起顺时针转动,从而将夹紧在中心通孔中的工件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无需中间其他转换结构,可以高效的完成拆卸工作,并使得拆卸结构简单。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上盖板以及下盖板,所述上轴套固定于所述上盖板,所述下轴套固定于所述下盖板;所述上盖板盖合于所述下盖板以界定出用于容纳拆卸单元的第一容纳腔。如此,通过上盖板以及下盖板盖住相应的内部结构,防止杂质灰尘进入到拆卸单元中,有效防止卡死。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帽盖体包括弹性元件;所述上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上轴套的内周壁为间隙配合,所述弹性元件弹性抵触于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上轴套之间;所述下压盖的外周壁与所述下轴套的内周壁为间隙配合,所述弹性元件弹性抵触于所述下压盖和所述下轴套之间。如此,即可以由弹性元件弹性抵触于下压盖和下轴套之间,从而提供上轴套与上压盖之间的阻尼力、下轴套与下压盖之间的阻尼力;不仅结构接单,而且避免了上压盖的外周壁与上轴套的内周壁之间、下压盖的外周壁与下轴套的内周壁之间接触摩擦带来的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爪朝向所述中心通孔的近心端形成有与所述工件接触的齿部,所述夹爪的背向所述中心通孔的远心端形成有凸出部;所述拆帽圈体的内周壁形成有多个限位槽,所述凸出部能够对应的嵌入对应的所述限位槽中,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凸出部为间隙配合。从而实现夹爪与工件的夹紧或者松开动作。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拆帽圈体能够带动所述夹爪绕所述转轴顺时针转动,所述凸出部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槽沿周向的一侧壁面相抵触;所述拆帽圈体能够带动所述夹爪绕所述转轴逆时针转动,所述凸出部的另一侧与所述限位槽沿周向的另一侧壁面相抵触。当凸出部的一侧与限位槽沿周向的一侧壁面相抵触,齿部的至少部分转动到中心通孔中,以方便与工件的周侧壁接触,进而固定工件与中心通孔,完成夹紧工件;当凸出部的另一侧与限位槽沿周向的另一侧壁面相抵触,拆帽圈体能够带动夹爪绕转轴逆时针转动,此时齿部的转动到其他位置,齿部与工件脱离,即夹爪松开工件,此时中心通孔的孔径略大于工件,可以用于工件上料或者将已拆卸的工件取下。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部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卡齿、第二卡齿以及第三卡齿,所述第二卡齿的凸出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卡齿以及所述第三卡齿的凸出高度;所述拆帽圈体带动所述夹爪绕所述转轴旋转,当所述第一卡齿或者所述第三卡齿嵌合所述工件,所述夹爪预夹紧所述工件;所述夹爪绕所述转轴继续旋转,所述第二卡齿转动至与所述工件嵌合,所述夹爪夹紧所述工件。如此,可以有效的确保齿部与工件之间的有效接触,防止两者之间打滑,实现单个拆卸口拆卸工件的过程,有效地提高拆卸或者装配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单元(3)包括拆帽盖体(301)以及多个用于夹紧所述工件(90)的夹爪(304),全部所述夹爪(304)设置于所述拆帽盖体(3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帽盖体(301)包括上压盖(301a)以及下压盖(301b),所述上压盖(301a)与所述下压盖(301b)均设有所述中心通孔(301c),全部所述夹爪(304)绕所述中心通孔(301c)的轴线周向布置,且每一个所述夹爪(30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上压盖(301a)与所述下压盖(301b)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单元(3)包括多个转轴(303),所述夹爪(304)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转轴(303)相适配的转动孔(304c);所述夹爪(304)通过所述转轴(303)安装在所述上压盖(301a)与所述下压盖(301b)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2)包括上轴套(206a)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2)包括上盖板(201)以及下盖板(202),所述上轴套(206a)固定于所述上盖板(201),所述下轴套(206b)固定于所述下盖板(20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帽盖体(301)包括弹性元件(302);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304)朝向所述中心通孔(301c)的近心端形成有与所述工件(90)接触的齿部(304a),所述夹爪(304)的背向所述中心通孔(301c)的远心端形成有凸出部(304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帽圈体(205a)能够带动所述夹爪(304)绕所述转轴(303)顺时针转动,所述凸出部(304b)的一侧与所述限位槽(205d)沿周向的一侧壁面相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304a)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卡齿(304d)、第二卡齿(304e)以及第三卡齿(304f),所述第二卡齿(304e)的凸出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卡齿(304d)以及所述第三卡齿(304f)的凸出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单元(3)包括拆帽盖体(301)以及多个用于夹紧所述工件(90)的夹爪(304),全部所述夹爪(304)设置于所述拆帽盖体(3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帽盖体(301)包括上压盖(301a)以及下压盖(301b),所述上压盖(301a)与所述下压盖(301b)均设有所述中心通孔(301c),全部所述夹爪(304)绕所述中心通孔(301c)的轴线周向布置,且每一个所述夹爪(30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上压盖(301a)与所述下压盖(301b)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单元(3)包括多个转轴(303),所述夹爪(304)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转轴(303)相适配的转动孔(304c);所述夹爪(304)通过所述转轴(303)安装在所述上压盖(301a)与所述下压盖(301b)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2)包括上轴套(206a)以及下轴套(206b),所述上轴套(206a)套设于所述上压盖(301a),且所述上轴套(206a)与所述上压盖(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邦超,李沛中,王佳鑫,张廷,邓贯中,李志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