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海面目标双站数据融合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海面目标双站数据融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27221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12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海面目标双站数据融合方法,属于雷达数据处理领域,用于双超视距雷达站点对海面目标进行脉冲测距,并实现空间定位应用场景下的各雷达目标数据配准融合需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假设海面目标辐射电磁波贴海传播,利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坐标变换,得出对海超视距目标空间位置正向计算表达式,并基于正向表达式推导得出海面目标双站数据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雷达距离探测精度优于方位探测精度这一特点来改善多雷达组网时对目标空间位置测量精度,可以应用于对海超视距目标数据融合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雷达数据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1、采用对海超视距雷达组网进行海面监视时,受到海面大气波导的影响,常在雷达共视区内观测到相同目标所形成的航迹,每部雷达均测量得到各自的量测结果。为了将多雷达量测结果汇总起来,以形成更准确可靠的目标结果,需要采用数据融合技术。通过两部雷达测量的目标距离信息,可以通过目标距离和目标位于海面这两个约束条件进行目标定位。

2、对于脉冲探测雷达而言,其距离探测精度大于方位探测精度,在大气波导环境中受到不均匀性的影响,目标位置就会受到方位抖动误差的影响。采用双雷达站点对海面目标进行脉冲测距并实现空间定位,就能够降低方位不确定性对目标空间位置的影响,提高目标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在超视距场景下通过双雷达站点对海面目标进行脉冲测距并实现空间定位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海面目标双站数据融合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假设海面目标辐射电磁波贴海传播,通过坐标变换得到海面目标位置正向计算表达式,接着通过对距离相关项进行抽象来构造张成平面,最后联立平面公式求出交线方程,再根据正余弦恒等式求解交线参数,以实现海面目标双站数据融合。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包括:

3、步骤1、想定雷达当前位置位于北极点,并建立局部直角坐标系1,在局部坐标系中观察,x1轴为沿东经/西经180°线从北极指向赤道,y1轴为沿东经90°线从北极指向赤道,z1轴为地心与北极之间的连线;

4、步骤2、根据雷达实测的目标距离和目标方位,通过球面坐标变换转为雷达于北极时的目标经纬度,并将目标经纬度1转换成目标在ecef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

5、步骤3、将雷达和目标沿着本初子午线进行旋转,并旋转至雷达本站纬度上,接着将雷达和目标沿着雷达本站纬度对应的经线进行旋转,并旋转至雷达本站位置;

6、步骤4、设雷达1本站经纬度为[o1,a1],目标距离参数为θ1,雷达2本站经纬度为[o2,a2],目标距离参数为θ2,对雷达1将目标位置写为以目标方位的正余弦为权重的两个矢量及一个固定矢量的矢量和,从而构成了平面1,同理代入雷达2相关参数构成平面2;

7、步骤5、联立平面1和平面2表达式,求解交线交点及方位矢量;

8、步骤6、将交线代回平面1组成的等式,执行初等变换后得到目标方位角所满足的等式;

9、步骤7、代入正弦余弦恒等式,求解目标方位角及目标经纬度。

10、本专利技术的目标位置解析表达式,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量小的特点,能够应用于海面目标数据融合场景,利用固定站雷达距离精度大于方位精度这一特点,在雷达组网协同探测时能够提高超视距区域海面低信噪比微弱目标的空间探测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海面目标双站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坐标变换的海面目标双站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坐标变换的海面目标双站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坐标变换的海面目标双站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坐标变换的海面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丁春陆赢张玉涛房善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