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互补利用系统,具体为基于室温控制的太阳灶、pvt及空气源热泵的联合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1、我国青藏高原等地区特别是西藏自治区,日照时间长且强度高,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由于其地势特点,此类地区具有冬季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且生态环境脆弱的特征,因此在冬季不宜使用煤、石油及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而空气源热泵具有节能高效、寿命长、应用广等特性,将其与光伏电池联合运行后可降低对电网的依赖程度。
2、现有的光伏-空气源热泵联合运行系统,光伏电池持续产电后会产生较多热量,影响其产电效率。现有系统单一对电网的依赖程度仍旧较高,易造成系统运行不平稳且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较低。
3、申请号为cn202320918800.6,公开(公告)号为cn219955446u的中国专利《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与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公开了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与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热交换单元包括压缩机、连接铜管、放热冷凝器、吸热蒸发器和集热蒸发器,压缩机、放热冷凝器、吸热蒸发器和集热蒸发器间均通过连接铜管相连接,集热蒸发器与光伏冷却单元相连接,集热蒸发器用于与光伏冷却单元进行热交换,放热冷凝器与室内供暖单元相连接,放热冷凝器用于与室内供暖单元进行热交换,因为系统内未设置储热或储电设备,不能在满足供热需求后对能量进行存储,能源利用效率低。
4、申请号为cn201110108127.1,公开(公告)号为cn10226948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蓄热及多功能利用装置》,包括太阳能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室温控制的太阳灶、pvt及空气源热泵的联合供暖系统,该系统能源利用率高,系统稳定性强且可实现自动控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公开的基于室温控制的太阳灶、pvt及空气源热泵的联合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系统,所述的太阳能系统包括太阳灶,所述的太阳灶包括反射镜,所述的反射镜的底壁与倾角调节装置相连,所述的反射镜在倾角调节装置的带动下能够调整倾斜角度使得经由反光镜汇聚在采热腔的阳光最多,设置在所述的反射镜外的采热腔通过支撑装置与反射镜相连,在所述的采热腔上分别开有采热入口以及采热出口,pvt组件由安装在房顶的光伏电池以及叠放在光伏电池上的集热器组成;
4、热泵供热系统包括固定在建筑外墙壁上的空气源热泵以及位于建筑内的散热末端;
5、蓄电系统,所述的蓄电系统包括蓄电池以及所述的光伏电池,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的供电端的电路经由第二电闸分为三路,第一路依次连接逆变器、第一电闸以及蓄电池,第二路依次连接逆变器以及光伏电池的光伏接口,第三路依次连接第三电闸以及市政电网;
6、所述的采热出口通过采热循环管线依次连接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空气源热泵的冷凝器、第一循环泵、散热末端的入口、散热末端的出口、第三阀门、第四阀门、集热器的集热入口、集热器的集热出口以及采热入口与采热腔接通;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的热泵出口和热泵进口之间通过安装有所述的冷凝器的热泵循环管路相连;
7、蓄热系统,所述的蓄热系统包括供应罐与回收罐,所述的供应罐通过供水管道接通至位于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的采热循环管道上,从供水管道的出水口至进水口方向,在供水管道上顺次安装有第五阀门、第二循环泵以及第八阀门,第一旁通管)与第二循环泵以及第八阀门并联设置,所述的第一旁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八阀门的进水口端、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端位置处的供水管道上,第二旁通管与串联设置的第五阀门以及第二循环泵并联设置,所述的第二旁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循环泵进口端、第五阀门出口端位置处的供水管道上;
8、串联有第七阀门的回水管道的一端与回收罐连通并且另一端与位于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之间的采热循环管道连通,安装有第六阀门的连接管路的一端与位于第二阀门和冷凝器之间的采热循环管线连通并且另一端与位于第三阀门和散热末端的入口之间的采热循环管线连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10、1.本技术装置可以基于室温控制策略依据不同工况,对太阳灶、pvt组件及空气源热泵的联合供暖系统进行控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11、2.该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所产生的电与热能并联合市政电网补电,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12、3.本技术主要采用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装置为建筑供热,降低了供热系统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基于室温控制的太阳灶、PVT及空气源热泵的联合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系统,所述的太阳能系统包括太阳灶(1),所述的太阳灶包括反射镜(46),所述的反射镜的底壁与倾角调节装置相连,所述的反射镜在倾角调节装置的带动下能够调整倾斜角度使得经由反光镜汇聚在采热腔(41)的阳光最多,设置在所述的反射镜外的采热腔通过支撑装置(47)与反射镜相连,在所述的采热腔上分别开有采热入口(44)以及采热出口(45),PVT组件(2)由安装在房顶的光伏电池(52)以及叠放在光伏电池上的集热器(5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室温控制的太阳灶、PVT及空气源热泵的联合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角调节装置包括能够在垂直方向上滑动延长或者缩短的至少两根伸缩杆(43),在每根伸缩杆的顶部均连接有转动轴(42),所述的反射镜底壁与转动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基于室温控制的太阳灶、PVT及空气源热泵的联合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热腔位于反射镜的聚光中心轴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基于室温控制的太阳灶、PVT及空气源热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室温控制的太阳灶、pvt及空气源热泵的联合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系统,所述的太阳能系统包括太阳灶(1),所述的太阳灶包括反射镜(46),所述的反射镜的底壁与倾角调节装置相连,所述的反射镜在倾角调节装置的带动下能够调整倾斜角度使得经由反光镜汇聚在采热腔(41)的阳光最多,设置在所述的反射镜外的采热腔通过支撑装置(47)与反射镜相连,在所述的采热腔上分别开有采热入口(44)以及采热出口(45),pvt组件(2)由安装在房顶的光伏电池(52)以及叠放在光伏电池上的集热器(5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为学,张旭东,邵天琦,张苡宣,尼玛次仁,孙廷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