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549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链路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得目标链路的链路接入信息,所述链路接入信息用于表示目标节点是否可于所述目标链路中发送数据;获得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其中,所述网络状态用于表示所述网络中的各链路的传输功率是否均小于报警传输功率;根据所述链路接入信息和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调整所述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传输功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可以在保证各链路的所述当前信干噪比不小于预设的最小信干噪比的情况下,最大化接入链路的数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邻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链路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不同于蜂窝网络,Ad-Hoc网络是建立在特定场合的无线网络,由路由器(Router) 和主机组成,这些组成节点可以任意移动位置。该网络区别于现有无线网络的最显著特点 是自治、多跳。自治是说在Ad-Hoc网络中无中心管理节点,譬如基站,所有节点都处于对等 的地位。所有管理功能如资源分配,路由管理等等由所有节点协调分担。多跳是指Ad Hoc网 络的通信距离要远大于有效无线连接距离,即需要转发和路由。可以在没有基础设施(如 基站、网关等)支持的情况下提供更加灵活的方便的通信。 在分布式无线Ad-Hoc网络中,由于没有集中控制器,所以必须采用分布式功率控 制的方法来控制网络中各节点的功率,进而控制各节点的链路接入。如图l所示,为一个同 步的Ad-Hoc网络的节点和与各节点相连的链路的关系的示例,在本例中每个节点都可以 精确地知道时间的起点和终点。本例中有三条链路Ui(i = 1、2、3)(用黑色带箭头的实线 表示),6条干扰链路(用黑色带箭头的虚线表示),以及与各链路有关的节点(用黑色圆圈 表示)。 一条链路与一对节点(包括一个发送节点和一个接收节点)有关。 其中,各节点的链路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可以用其链路相应的 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e, SINR)反映。SINR可由式l计算 获得。(式咖 式中,表示从链路j的发送端到链路i的接收端的信道增益,Pi表示链路i的发送功率,ni表示在链路i接收端的背景噪声功率。 然而现有很多功率控制算法都是基于蜂窝网中的,链路在基站的集中控制下,统 一分配功率,实现链路的接入。如,通过基站集中控制所有链路的SINR达到均衡;或采用基 于帕累托(Pareto)最优的分布式的功率控制算法,控制链路接入;或采用基于强制退出的 功率控制策略,控制链路接入。 但是,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都分别存在各自的不足。 如通过基站集中控制所有链路的信干噪比达到均衡的方法中,考虑的是蜂窝网中 的SINR均衡问题,且没有考虑到每个链路的不同的QoS要求。这样会导致某些链路由于 SINR过低,重传次数增加,同时增大了对别的链路的干扰。 而在上述分布式的功率控制算法中,在满足Pareto最优条件的前提下才能保证 每条链路都采用最小的功率。然而由于实际网络中,并不能满足Pareto最优条件,这样在 接入过程中,随着链路功率的增加,一些已经满足QoS的链路可能由于功率限制而变得不 再满足QoS要求。 也就是说在上述的所有链路接入控制的算法中,在对已接入链路的QoS提供保护的前提下,无法最大化系统的接入链路的数目,造成了系统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网络链路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可在保证各链路的所述当前信干噪比不小于预设的最小信干噪比的情况下,最大化接入链 路的数目。 为此,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管理方法,包括获得目标链 路的链路接入信息,所述链路接入信息用于表示目标节点是否可于所述目标链路中发送数 据;获得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其中,所述网络状态用于表示所述网络中的各 链路的传输功率是否均小于报警传输功率;根据所述链路接入信息和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 络的网络状态,调整所述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传输功率。 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管理装置,包括网络状态获取单 元,用于获得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其中,所述网络状态用于表示所述网络中 的各链路的传输功率是否均小于报警传输功率;接入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目标链路的 链路接入信息,所述链路接入信息用于表示目标节点是否可于所述目标链路中发送数据; 功率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链路接入信息和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调整所述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传输功率。 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在进行传输功率调整时,考虑了网络状态标识 以及链路接入信息的影响,可以在保证各链路的所述当前信干噪比不小于预设的最小信干 噪比的情况下,最大化接入链路的数目。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同步的Ad-Hoc网络的节点和链路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链路接入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链路接入方法的仿真结果中的链路SINR变化示意 图; 图4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链路接入方法的仿真结果中的链路当前传输功率 变化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网络系统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网络链路调整装置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网络状态获取单元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网络链路调整装置的另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参见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链路接入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包括 201、获取目标链路的链路接入信息,该链路接入信息用于表示目标节点是否可于所述目标链路中发送数据; 具体的,当目标标节点处的信干噪比大于等于最小信干噪比的时候,即判断所述目标节点可于所述目标链路中发送数据,即视为所述目标链路已接入网络。其中,信干噪比(SINR)可由前述的式1计算获得,最小信干噪比为相应链路的最低SINR门限。 202、获得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其中,所述网络状态用于表示所述网络中的各链路的传输功率是否均小于报警传输功率。 如,可先获取所述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传输功率和报警传输功率; 然后判断所述传输功率是否大于报警传输功率,当判断结果为大于时,获得所述目标链路的标志信号为l,否则获得所述链路的标志信号为O,并通知网络中的其他节点; 与此同时,获得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送的其他节点的链路的标志信号; 这样就可以根据所述目标链路的标志信号和其他节点的链路的标志信号获得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的标识信息,即有 ^:J^十Z2十…《.e…十Xw (式2) 其中,X为网络状态的标识信息,Xi为网络中各节点的链路的标志信号。当各目标链路的传输功率都小于报警传输功率时,Xi = O,否则,Xi = 1。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上述的各目标链路可以是网络中的所有链路,也可以是网络中的部分链路,即也可以仅根据部分链路的标志信号来获得网络状态的标识信息。 203、根据所述链路接入信息和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调整所述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传输功率。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络链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目标链路的链路接入信息,所述链路接入信息用于表示目标节点是否可于所述目标链路中发送数据;获得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其中,所述网络状态用于表示所述网络中的各链路的传输功率是否均小于报警传输功率;根据所述链路接入信息和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调整所述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传输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网络链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目标链路的链路接入信息,所述链路接入信息用于表示目标节点是否可于所述目标链路中发送数据;获得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其中,所述网络状态用于表示所述网络中的各链路的传输功率是否均小于报警传输功率;根据所述链路接入信息和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调整所述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传输功率。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网络链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目标节点的传输功率,计算所述目标链路的信干噪比; 根据所述重新计算的信干噪比和所述目标链路的最小信干噪比重新获得所述目标链路的链路接入信息,并且根据所述重新获得的链路接入信息,调整所述目标节点的传输功 率。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链路接入信息和所述目标链 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调整所述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传输功率包括根据下式对当前所述目标链路的传输功率进行调整,并获得调整后的目标链路的传输 功率;当X = 0时,<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formula>其中,标识k表示为当前值,标识k+1表示调整后的值,i表示为所述目标链路,X为标 识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态的标识信息,X = O表示所述网络中的各链路的传输 功率均小于报警传输功率,X = 1表示所述网络中的各链路的传输功率不都小于报警传输 功率,Ak表示已接入的链路的集合,在该集合中的目标链路可以发送数据,Bk表示未接入的 链路的集合,在该集合中的目标链路不可发送数据,Pi表示链路i的传输功率,A表示链路 i的预设的最小信干噪比,&表示链路i的信干噪比,Pi (k+1)为调整后的链路i的传输功 率,S为功率控制参数,且S >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目标链路所属网络的网络状 态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最大传输功率; 根据下式获得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报警传输功率其中,PM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formula>表示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最大传输功率,P^rm表示目标节点于所述目标链路的报警传输功率,S为功率控制参数,且S> 1 ;根据所述目标链路的传输功率和报警传输功率获得所述网络的网络状态。5. 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重新计算的信干 噪比和所述目标链路的最小信干噪比重新获得所述目标链路的链路接入信息包括判断所述重新计算的信干噪比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链路的最小信干噪比,并根据判 断结果获得调整后的链路接入信息;其中,所述调整后的链路接入信息包括,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链路为已接入链路, 所述目标节点可于所述目标链路中发送数据,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链路为未接入链路, 所述目标节点不可于所述目标链路中发送数据。6. —种网络链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云宝冯淑兰张建敏张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