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宗红专利>正文

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549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属热泵应用技术领域,包括热泵系统(1)和电控装置(2),热泵系统(1)包含水冷凝器(3),水冷凝器(3)设有流通入水口(4)和流通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选通装置(6),可控选通装置(6)设有选通入水口(7)、左选通出水口(8)和右选通出水口(9),选通入水口(7)与流通出水口(5)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配置的蓄热箱中的蓄热介质分区加热,达到高效而快速供热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供热水速度快、持续供热水能力强、性能稳定并且综合性价比高,适合大范围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泵系统,尤其是一种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属于热泵应用技 术领域。
技术介绍
热泵热水器由于其制热能效比恒大于1,其节能优势明显,在能源紧缺的现代社会 已经被人们大力推广应用。现有技术的热泵热水器包含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含水冷凝器, 热泵系统工作时依靠水冷凝器使需要加热的水或介质得到逐渐加热,最终可以满足人们对 热水的需要。众所周知,相对于燃气、燃油等热水器来说,热泵热水器制热功率较低、制热水 速度也较慢,属于慢热型热水器。在现有常规技术下,热泵热水器的热水使用等待时间较 长,尤其是在配有蓄热箱时并且在大量使用热水之后,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其实际使用效果 不能充分令人满意,也大大地限制了这种新一代节能环保型产品的推广应用。虽然现有技 术可以通过增加热泵系统的功率配置、增大储热水箱等方法来缓解热泵热水器的上述不足 之处,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初期投资相应大幅提高,设备占用空间也必须增大,显然这些 解决方法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它 可以对配置的蓄热箱中的蓄热介质分区加热,达到快速供热水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包括热泵系统和电控 装置,所述的热泵系统包含水冷凝器,所述的水冷凝器设有流通入水口和流通出水口,其特 征在于包括可控选通装置,所述的可控选通装置设有选通入水口、左选通出水口和右选通 出水口,所述的选通入水口与所述的流通出水口相连。进一步地,上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可控选 通装置包含可控阀,并且所述的可控阀的入水口与所述的选通入水口相连;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可控 阀为电磁阀、电动阀、电子膨胀阀或者是热力膨胀阀,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进一步地,上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可控选 通装置包含恒温混水阀,其中所述的恒温混水阀的恒温混合出水口与所述的选通入水口相 连。进一步地,上述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包括循环水泵, 所述的循环水泵出水口与所述的流通入水口相连。进一步地,上述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包括蓄热箱,所 述的蓄热箱设有上循环入水口、下循环入水口以及循环出水口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左选通出水 口与所述的上循环入水口相连,所述的右选通出水口与所述的下循环入水口相连;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包括循环水 泵,所述的循环水泵入水口与所述的循环出水口相连,所述的循环水泵出水口与所述的流 通入水口相连。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包括蓄热材 料,所述的蓄热材料包含水和/或相变蓄热材料,所述的蓄热材料置于所述的蓄热箱中;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还可以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的热泵 系统与所述的蓄热箱结合为一整体式结构。本技术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性能提升和积极效果所述的水冷凝器可以为用户制热水,它可以对配置的蓄热箱中的蓄热介质分区加 热,达到高效而快速供应热水的目的。在热泵系统制热工作中,水冷凝器可以优先加热蓄热 箱其中一个区域中一部分相对少量的蓄热介质(水),之后再同时加热或单独加热蓄热箱 另一个区域中的蓄热介质(水)。优先加热的区域中可以快速供应相对少量的热水,即使 是用户大量或连续使用热水,由于所述的水冷凝器可以集中加热优先加热的区域中流过的 水,本技术也具有较强的持续供热水能力。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高效快速制热,与常规技术的热泵热水器相比,本实用 新型在相同的功率及水箱容积配置下,能够高效而快速、持续大量地供应热水,工作性能稳 定,综合性价比极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在外壳内设有热泵系统(1),另设有电控装置(2),热泵系统⑴与电控装置(2)电连接并由电控装置(2)控制工作,热泵系统(1) 包含水冷凝器(3)及压缩机、节流装置和蒸发器等,水冷凝器(3)在此可选用壳管式换热 器,也可以选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及板式换热器等,水冷凝器(3)设有流通 入水口(4)和流通出水口(5);蒸发器可为风机旁管式换热器;另外还设有可控选通装置 (6),可控选通装置(6)设有选通入水口(7)、左选通出水口(8)和右选通出水口(9),选通 入水口(7)与流通出水口(5)相连,可控选通装置(6)包含三通(10)和与之相连的可控阀 (11),三通(10)的一个通口与选通入水口(7)相连,可控阀(11)为电磁阀,也可以是电动 阀、电子膨胀阀或者是热力膨胀阀,本实施例中选用两个二位二通电磁阀或电动阀,当然也 可选用一个二位三通电磁阀或电动阀,不过此时就不需要三通(10),可控阀(11)均与电控 装置(2)电连接。事实上,可控选通装置(6)既可以是一个整体的成型部件,也可以是由一 些相关组成配件分散组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可控选通装置(6)即是由两个选通电控阀 (11)与一个三通(10)等相关组成配件分散组合而成。另外,还包括循环水泵(14)及蓄热 箱(15),循环水泵(14)出水口与流通入水口(4)相连,循环水泵(14)与电控装置(2)电 连接;蓄热箱(15)与热泵系统(1)分立设置,蓄热箱(15)设有上循环入水口(16)、下循环入水口(17)以及循环出水口(18),当然,还可另设有出热水口和入冷水口,出热水口设置在循环出水口(18)至上循环入水口(16)之间、尤其是靠近上循环入水口(16)的区域范围 为佳,入冷水口设置在循环出水口(18)至下循环入水口(17)之间、尤其是靠近下循环入水 口(17)的区域范围为佳。为简洁起见甚至可由上循环入水口(16)引出出热水口,由下循 环入水口(17)引出入冷水口。蓄热箱(15)在此选用承压式水箱并设有保温材料以防止散 热。由于是承压式工作,为防止水流误流动影响使用,可控阀(11)出口后还可以相应的配 接有止回阀,连接方式为可控阀(11)出口与相应止回阀的入水口相连。用户应用安装时,将左选通出水口(8)与所述的上循环入水口(16)相连、右选通 出水口(9)与下循环入水口(17)相连、循环水泵(14)入水口与循环出水口(18)相连;将 入冷水口与自来水管路相连,出热水口与用户终端管路相连。在蓄热箱(15)中的水温不足而需要加热水的过程当中,受电控装置(2)的控制, 热泵系统(1)的压缩机启动制热,循环水泵(14)接通运转。当水温较低(如低于45°C ) 时,电控装置(2)控制可控选通装置(6)的选通电控阀(11)接通左选通循环入水口(8), 此时,水冷凝器(3)优先加热循环出水口(18)至上循环入水口(16)之间区域相对少量的 水,这些水得到快速加热,以使得出热水口能够快速供应适宜温度的热水;当水温较高(如 达到或高于45°C )时,电控装置(2)控制可控选通装置(6)的另一选通电控阀(11)接通右 选通循环入水口(9),而此时,左选通循环入水口(8)既可以是断流,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包括热泵系统(1)和电控装置(2),所述的热泵系统(1)包含水冷凝器(3),所述的水冷凝器(3)设有流通入水口(4)和流通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选通装置(6),所述的可控选通装置(6)设有选通入水口(7)、左选通出水口(8)和右选通出水口(9),所述的选通入水口(7)与所述的流通出水口(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包括热泵系统(1)和电控装置(2),所述的热泵系统(1)包含水冷凝器(3),所述的水冷凝器(3)设有流通入水口(4)和流通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选通装置(6),所述的可控选通装置(6)设有选通入水口(7)、左选通出水口(8)和右选通出水口(9),所述的选通入水口(7)与所述的流通出水口(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选通装置 (6)包含可控阀(11),并且所述的可控阀(11)的入水口与所述的选通入水口(7)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阀(11)为电 磁阀、电动阀、电子膨胀阀或者是热力膨胀阀,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选通装置 (6)包含恒温混水阀(12),其中所述的恒温混水阀(12)的恒温混合出水口与所述的选通入 水口 (7)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高效快热型热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 水泵(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宗红
申请(专利权)人:胡宗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