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线路维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清障工具。
技术介绍
1、电缆是一种用于传输电能、信号等的装置,通常由导体、绝缘层、护套等部分组成。电缆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为各种设备和系统提供电力供应和信号传输,电缆由于使用场地场景不同,其电缆的选择也不同,当需要在户外架空布设电缆时,其电缆的由于需要抵抗风力的干扰,因此,其本身的结构强度高,当需要在地面上铺设电缆时,由于不需要考虑风力干扰的因素,因此其结构强度较弱;
2、公开号为“cn11684580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线缆除冰装置包括主体、除冰组件及驱动组件;主体设置有供线缆通过的通道;除冰组件与主体连接,且除冰组件用于清除覆于线缆外周的积冰或积雪”,其虽然可以清除线缆表面的积冰或积雪,从而能够避免线缆表面积累较多的冰雪而增大线缆的承重,避免造成线缆损坏,确保电力的正常输送,但是无法对任意直径的电缆进行夹持除冰。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线路清障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包括上壳,所述上壳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下壳,上壳和下壳之间沿着圆心对称设置有三根螺纹破碎轮,上壳和下壳之间靠螺纹破碎轮的前后部均设置有自适应夹持结构;
4、自适应夹持结构包括三个弧形限位块,上壳和下壳之间位于螺纹破碎轮的后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环,两个固定环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马达一的输出轴贯穿贯穿槽一的内部与齿轮二固定连接,齿轮二与半齿环一的外圈啮合连接,上壳外表面靠一侧底部的前后部和下壳的外表面靠一侧顶部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耳座,靠前部的两个耳座之间和靠后部的两个耳座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螺栓一。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三个所述齿轮一贯穿固定环的前部分别与三个弧形限位块固定连接,齿轮一与半齿环一的内圈啮合连接。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弧形限位块与弧形槽适应性匹配,螺纹破碎轮的一端与弧形限位块的内部适应性匹配。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壳和下壳的后部设置有螺旋前进结构,螺旋前进结构包括两个半齿环二,上壳和下壳的后部沿着圆心对称转动连接有三个齿轮三,上壳和下壳之间位于三个齿轮三的前部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节,且三个螺纹破碎轮的一端分别贯穿三个弧形限位块也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节,位于齿轮三前部的万向节和位于螺纹破碎轮一端的万向节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上壳的后部靠顶部转动连接有齿轮四,上壳的顶部位于齿轮四的后部开设有贯穿槽二,贯穿槽二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二。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马达二的输出轴贯穿贯穿槽二与齿轮四固定连接,三个齿轮三的前部分别贯穿上壳的后部和下壳的后部,且三个齿轮三分别与位于三个齿轮三的前部的三个万向节固定连接。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齿轮三与半齿环二的内圈啮合连接,齿轮四与半齿环二的外圈啮合连接,伸缩杆的固定端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限制块,伸缩杆的活动端外表面开设有两个直槽,限制块与直槽适应性匹配。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壳的外表面位于两个齿轮二之间开设有贯穿槽三,贯穿槽三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轴,连轴的两端分别于两个齿轮二固定连接,上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上壳和下壳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限制结构,支撑限制结构包括转动支腿和两个滑动支腿,下壳的一侧靠前后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转动支腿分别与两个固定块转动连接,固定块的侧面贯穿转动支腿的一侧靠一端且与固定块螺纹连接有螺杆一,两个滑动支腿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转动支腿的内部,转动支腿的内部贯穿顶部开设有顶槽,转动支腿的顶部贯穿顶槽与滑动支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栓二,两个转动支腿的两侧且相靠近部均转动连接有前进轮,两个滑动支腿的一侧贯穿靠一侧开设有通槽。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位于同侧的两对所述滑动支腿的一侧和另一侧均设置有配重块,两个配重块之间靠前后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杆二,且螺杆二贯穿通槽,下壳的顶部靠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上壳的底部开设有与插块相匹配的插槽。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5、通过设置自适应夹持结构,启动马达一,带动靠后部的齿轮二转动,进而带动靠顶部的半齿环一转动,并抵着靠底部的半齿环一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两个半齿环一一同转动,带动三个齿轮一转动,进而带动三个弧形限位块转动,三个弧形限位块分别转动贯穿三个弧形槽,带动通过三根螺纹破碎轮带动三个伸缩块收缩,进而使得三根螺纹破碎轮之间的距离变大,进而可以对直径更大的电缆通过三根螺纹破碎轮夹持,因此,通过启动马达一即可自由调节三根螺纹破碎轮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夹持任意直径的电缆,提高了线缆清障工具的使用范围,提高了清障工具的通用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电缆的清障需求,在各种复杂的清障场景中都能发挥出稳定而高效的作用;
16、通过设置螺旋前进结构,三个齿轮三同步转动,即可带动三个螺纹破碎轮同步转动,螺旋式前进使得螺纹破碎轮能够持续地以一定的角度和压力与电缆表面的冰层接触,不断地对冰层进行切削和破碎。这种持续的作用方式可以更有效地破除冰层,相比单一方向的冲击或简单的摩擦,破冰效果更加显著;
17、螺旋式前进方式为工具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行进轨迹,相比直线推进或其他不规则的运动方式,更不容易出现方向偏离或晃动,确保在对电缆表面冰层进行破除作业时能够始终保持与电缆的相对稳定位置,提高清障的准确性和效率;
18、通过万向节与伸缩杆的配合,使得三根螺纹破碎轮间距发生变化时,三个齿轮依旧可以带动三根螺纹破碎轮同步转动,避免传动失效,导致工具停运的情况;
19、通过设置支撑限制结构,可以使得线路清障工具仅能沿着电缆水平移动,进而使得四根滑动支腿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地面电缆往往由于结构强度不高,难以独自稳定支撑清障工具的重量,而有了这四根滑动支腿,就能够有效地分担电缆所承载的清障工具的重力。这样一来,避免了地面电缆因无法承受清障工具的重量而导致除冰作业无法有效进行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防止了电缆因受压而产生变形损坏,保护了电缆的结构完整性,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为电力传输的稳定和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包括上壳(1),所述上壳(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下壳(2),其特征在于:上壳(1)和下壳(2)之间沿着圆心对称设置有三根螺纹破碎轮(16),上壳(1)和下壳(2)之间靠螺纹破碎轮(16)的前后部均设置有自适应夹持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一(13)的输出轴贯穿贯穿槽一的内部与齿轮二(12)固定连接,齿轮二(12)与半齿环一(10)的外圈啮合连接,上壳(1)外表面靠一侧底部的前后部和下壳(2)的外表面靠一侧顶部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耳座(6),靠前部的两个耳座(6)之间和靠后部的两个耳座(6)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螺栓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齿轮一(11)贯穿固定环(9)的前部分别与三个弧形限位块(15)固定连接,齿轮一(11)与半齿环一(10)的内圈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限位块(15)与弧形槽(36)适应性匹配,螺纹破碎轮(16)的一端与弧形限位块(15)的内部适应性匹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包括上壳(1),所述上壳(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下壳(2),其特征在于:上壳(1)和下壳(2)之间沿着圆心对称设置有三根螺纹破碎轮(16),上壳(1)和下壳(2)之间靠螺纹破碎轮(16)的前后部均设置有自适应夹持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一(13)的输出轴贯穿贯穿槽一的内部与齿轮二(12)固定连接,齿轮二(12)与半齿环一(10)的外圈啮合连接,上壳(1)外表面靠一侧底部的前后部和下壳(2)的外表面靠一侧顶部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耳座(6),靠前部的两个耳座(6)之间和靠后部的两个耳座(6)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螺栓一(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齿轮一(11)贯穿固定环(9)的前部分别与三个弧形限位块(15)固定连接,齿轮一(11)与半齿环一(10)的内圈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限位块(15)与弧形槽(36)适应性匹配,螺纹破碎轮(16)的一端与弧形限位块(15)的内部适应性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和下壳(2)的后部设置有螺旋前进结构(4),螺旋前进结构(4)包括两个半齿环二(18),上壳(1)和下壳(2)的后部沿着圆心对称转动连接有三个齿轮三(19),上壳(1)和下壳(2)之间位于三个齿轮三(19)的前部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节(20),且三个螺纹破碎轮(16)的一端分别贯穿三个弧形限位块(15)也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节(20),位于齿轮三(19)前部的万向节(20)和位于螺纹破碎轮(16)一端的万向节(20)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1),上壳(1)的后部靠顶部转动连接有齿轮四(22),上壳(1)的顶部位于齿轮四(22)的后部开设有贯穿槽二,贯穿槽二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二(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路清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二(23)的输出轴贯穿贯穿槽二与齿轮四(22)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淑芳,周广斌,尹洪刚,刘龙飞,张震,刘文超,刘平,郭跃江,张鵾,尹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