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门测试台架。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已,用户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验证车门布置高度的不同对人机操作性能影响的方法多为车辆下线后进行主观评价,寻求到问题点后再进行优化。但该方案的缺点为:此时车门钣金模具已完成开发,设计变更修改模具等优化会增加项目开发费用、延长开发周期,浪费较多的人力物力,降低开发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测试台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车辆下线后进行主观评价,寻求到问题点后再进行优化的方式会增加项目开发费用、延长开发周期,浪费较多的人力物力,降低了开发效率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几个方面: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门测试台架,所述车门测试台架包括:支架、调整机构、车门型面结构;所述调整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车门型面结构安装在所述调整机构上,其中,所述车门型面结构与待开发车型的车门型面的结构相同;所述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车门型面结构的竖向离地高度。
4、可选的,所述车门型面结构上安装有车门把手,其中,所述车门把手,用于在所述车门型面结构的竖向离地高度不同时,测试所述车门型面结构的性能。
5、可选的,所述车门把手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记录所述车门型面结构的开启和/或关闭数据。
6、可选的,所述调整机构有多个,所述多个调整机构中的每个调整机构均通过
7、可选的,所述车门测试台架还包括: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所述驱动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螺杆的旋转,以通过所述螺杆的旋转,实现与所述螺杆相连的调整机构的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车门型面结构的竖向离地高度的变化。
8、可选的,所述调整机构为升降台。
9、可选的,所述台架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设置于所述调整机构上,用于将所述车门型面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调整机构上。
10、可选的,所述夹具具有多组,各组所述夹具对应不同尺寸规格的所述车门型面机构。
11、可选的,所述车门型面结构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调整机构连接。
12、可选的,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至少四组万向轮组件。
13、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车门测试台架,可通过调整机构实现车门离地高度的变化,并主观评价或客观评价人机操作性,无需使用实车即可模拟不同的设计状态,以测试不同的车门高度对人机操作性能的影响,在车门设计阶段即可验证优化,无需等到试制阶段装配整车时进行验证,可降低装车阶段的测试成本,并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测试效率。
14、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车门测试台架,可搭载不同的车门结构,即一次性投入即可实现不同车型的车门验证,后续新开发的车型均可使用该测试台架,且可长久持续性的应用,提高了测试效率,且节约了测试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测试台架包括:支架、调整机构、车门型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型面结构上安装有车门把手,其中,所述车门把手,用于在所述车门型面结构的竖向离地高度不同时,测试所述车门型面结构的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有多个,多个所述调整机构中的每个调整机构均通过螺杆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多个所述调整机构共同用于安装一个车门型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测试台架还包括:驱动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为升降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还包括:夹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台架,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架,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至少四组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测试台架包括:支架、调整机构、车门型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型面结构上安装有车门把手,其中,所述车门把手,用于在所述车门型面结构的竖向离地高度不同时,测试所述车门型面结构的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有多个,多个所述调整机构中的每个调整机构均通过螺杆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多个所述调整机构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向南,于海波,刘海根,车业军,商利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