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319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并且电力输出性能良好的动力电池组,该动力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5),所述多个单体电池(5)之间通过电极端子(1,2)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电极端子(1,2)为片状体,所述电极端子(1,2)之间通过具有缓冲功能的中间连接件(3)进行连接,并且所述电极端子(1,2)与中间连接件(3)的连接关系为贴合连接。该具有缓冲功能的中间连接件(3)在电极端子(1,2)受到载荷撞击时,能够缓冲应力,保证电极端子(1,2)的可靠连接。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通过使中间连接件(3)采用记忆合金材料或双金属片结构,使得在动力电池组过热时具有自动断开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电动/混合动力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该动力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该多个单体电池通过电极端子串联或并联,以形成动力电池组。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在逐年递增。由于燃油车带 来的尾气排放问题是目前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等新能 源汽车应运而生,它们代表着未来汽车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电动汽车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作为动力来源的动力电池组。目前,锂离子电池由 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体积小等优点而成为人们的首选动力能源。动力电池组的各单 体电池之间通过串连或并联即可形成动力电池组,以此满足汽车的各种动力需求。各个单 体电池的电极端子进行相应的连接以使单体电池之间形成串联或并联,从而形成动力电池 组。显而易见,由于动力电池的电力输出极端地依赖于电极端子的连接结构,因而各个单体 电池的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结构对于动力电池的性能影响较大,该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内 阻等与动力电池的稳定性和电力输出性能密切相关。 传统的动力电池一般是以螺钉紧固方式连接电极端子,通过连接片将两单体电池 连接在一起。这种电极引出方式存在输出内阻大且重量较重等缺点。有鉴于此,中国专利技术 专利CN201051525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组。如图1所示,该动力电池组的各个单体电池采 用片状电极端子1,2,并且该片状电极端子1,2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贴合连接。该专利技术专利以 片状电极端子1,2取代传统电极端子,大大降低了输出内阻,改善了电池组动力输出性能, 同时又降低了电池组的重量。但是,在此专利中,由于片状电极端子1,2之间是通过焊接方 式直接贴合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没有进行缓冲,所以当电池组受到外力撞击时,由于电极 端子1,2承受的载荷得不到缓冲,连接的电极端子1,2会相互作用,从而电极端子1,2极易 受到损害并出现连接的松动,甚至断开,进而影响电池的输出性能,同时电池的可靠性也大 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并且电力输出性能良好的动力 电池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组,该动力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 电池,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之间通过电极端子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电极端子为片状体,该电 极端子之间通过具有缓冲功能的中间连接件进行连接,并且该电极端子与中间连接件的连 接关系为贴合连接。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中间部位为至少一层金属箔或具有交 联结构的金属丝。 所述中间连接件的材料为铜铝合金。 所述中间连接件为板材加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的形状为U型、倒U型、或h形。 所述电极端子与所述中间连接件通过冷压焊、超声波焊、激光焊、钎焊、闪光对焊、 摩擦焊、或电阻焊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电极端子被构造为从电池盖板中弯折引出,经一次或多次弯折后再与所述中 间连接件连接。 所述电极端子的弯折角度优选为90。。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优选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中间连接件之间的贴 合连接被构造为当所述动力电池组过热时具有自动断开功能。 所述中间连接件由记忆合金材料形成。 所述记忆合金可为铜基或铁基金属合金 所述中间连接件为双层金属片,该双层金属片中各金属片彼此的热膨胀系数不 同。 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电极端子贴合连接的接触面之间可以填充有熔点低于所 述电极端子和所述中间连接件的金属。 所述填充的低熔点金属为锡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所述电极端子之间引入具有缓冲 功能的中间连接件,可缓冲所述电极端子在碰撞过程中的应力。当动力电池组受到外力撞 击时,一旦有载荷作用于所述电极端子,电极端子会将载荷传给所述中间连接件,由于所述 中间连接件为细薄的板件或类似的结构件,因而所述中间连接件能产生一定的变形以衰减 载荷,同时,因为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为贴合连接,连接面积相对较 大,所述中间连接件缓冲载荷时的小量变形,并不能损害其与所述电极端子的连接,从而有 效地保证动力电池组的可靠性。并且,由于所述电极端子为片状体,其与所述中间连接件的 连接为贴合连接,内阻较小,可以优化动力电池组的电力输出性能,从而,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上 述技术方案,形成一种连接可靠并且电力输出性能优良的动力电池组。 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中间连接件的中间部位为至少一层的软金属箔或具 有交联结构的金属丝。当动力电池组受到外力撞击时,一旦所述电极端子受到载荷冲击,电 极端子会将载荷传递到所述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本身已具有通过一定变形以衰减 载荷的功能,当其中间部位设计为至少一层的软金属箔或具有交联结构的金属丝时,由于 软金属箔或具有交联结构的金属丝具有优良的挠性,因而该中间部位可以有效吸收电池组 之间的撞击应力,使电极端子免受损害,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本专利技术动力电池组的连接可靠 性。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改进方案中,将所述中间连接件设计成记忆合金片或双 金属片等形式,或者在所述中间连接件与所述电极端子之间填充低熔点金属,可使电池组 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系列安全隐患。当电池发生异常、温度急剧升高时,记忆合金或 双金属片发挥作用,或者低熔点金属自动熔化,使中间连接件与电极端子断开,从而使得电 池组断路,避免电池组因过热而使得电池内部正负极材料发生性能变化或副反应,进而导 致电池爆炸等危险后果。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动力电池组示意图。 图2a_图2d是本专利技术动力电池组的电极端子通过中间连接件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具有自动断开功能的动力电池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具有自动断开功能的动力电池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具有自用断开功能的动力电池组的又一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动力电池组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动力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5,单体电池5可以是各种适于组成动 力电池组的单体电池,如碱性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每个单体电池5具有正极端子1和 负极端子2,所述单体电池5之间可以通过多种公知方式或连接顺序形成为串联或并联的 连接关系。在图5中,单体电池5之间为串联关系,一个单体电池5的一个电极端子与相邻 的另一个单体电池5的极性相反的电极端子连接,并且该另一个单体电池5的另一个电极 端子又与相邻的下一个单体电池5的极性相反的电极端子连接,依此类推。具体地,在图5 中,单体电池5进行串联的方式如下位于一端的单体电池5的正极端子1与相邻的单体电 池5的负极端子2连接,该相邻的单体电池5的正极端子1又与相邻的下一个单体电池5的 负极端子2连接,依此类推,两个相邻的单体电池5的极性相反的电极端子1,2相互连接, 最终形成的动力电池组的两端各有一个电极端子进行连接,并且这两个电极端子1,2的极 性相反,从而作为动力电池组的正负极。 图5中的各个单体电池5的电极端子1,2均为片状体,但是与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CN201051525不同,在本专利技术中,相邻的单体电池5的极性相反的电极端子1,2并不直接连 接,而是通过中间连接件3进行连接。 如图2a,图2b,图2c和图2d所示,其中,在图2a中,中间连接件3为U型,其插在 两个极性相反的电极端子1,2之间,以连接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组,该动力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5),所述多个单体电池(5)之间通过电极端子(1,2)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电极端子(1,2)为片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端子(1,2)之间通过具有缓冲功能的中间连接件(3)进行连接,并且所述电极端子(1,2)与中间连接件(3)的连接关系为贴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卫鑫朱建华潘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