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来玉专利>正文

抗癌或抗病毒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30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抗癌组合物,其包括治疗有效量的柠檬酸和/或锌和L-精氨酸以及药学可接受载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癌或抗病毒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包括治疗有效量的柠檬酸和/或锌和L-精氨酸以及药学可接受载体的抗癌或抗病毒组合物。
技术介绍
随着化疗的发展,癌症患者的存活和康复率的改善。然而,抗癌制剂存在毒性大并危害正常细胞的弊端。为克服上述副作用,最近开展了很多研究以开发可替代性抗癌物质并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因此得到很多具有抗癌活性的候选药物。这些抗癌化合物包括公开在国际专利申请WO 96/40142,WO 97/13771和WO 95/23141中的物质。然而,新的开发出来的能够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增生的抗癌化合物是通过化学合成手段得到,因此在体内可能具有严重的副作用。传统抗癌制剂的弊端促使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副作用小、同时具有良好抗癌活性的抗癌物质,一些研究者已经找到具有抗癌活性的天然物质。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人类精液具有抑制卵巢上皮癌的抗癌作用。卵巢上皮癌是卵巢癌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妇产科医学肿瘤学中的主要死亡因素。卵巢上皮癌的高死亡率是由于卵巢上皮癌的恶化隐蔽,导致大多数患者在发展到严重阶段时才表现出明显症状(Ozols,R.F.Semin.Oncol.,1995,Vol.22,p61.)。即使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或采用积极的化疗手段,由于药物耐受性很快出现,因此也只有20-30%的患者能够存活。直到现在,导致卵巢上皮癌的原因和危险因素还没有被普遍认知。大量的研究表明,排卵频率和卵巢上皮癌的发展相关,这种关系表现在卵巢上皮癌多发生在年轻妇女和老年妇女(早初潮和晚绝经)、未婚妇女和先前未受孕妇女中这一事实(Franceshi et al.Int.J.Cancer,1991,Vol.49,p57;Taylor et al.Cancer,1959,Vol.12,pl207;Fraumeni et al.J.Natl.CancerInst.,1969,Vol.42,p455;Weiss et al.J.Natl.Cancer Inst.,1977,Vol.58,p913;Nergri et al.Int.J.Cancer,1991,Vol.49,p50;Stanford,J.L. Contraception 43,1991,p543;以及Franceshi etal.Iht.J.Cancer,1991,Vol.49,p61.)。普遍认为,口服避孕药对卵巢上皮癌的发展具有保护作用。根据普遍的理论,卵巢上皮癌由于在排卵期间卵巢表皮的重复性破裂和修复而导致(Fathalla,M.F.Lancet.,1971,Vol.2,p163.)。在卵巢上皮面的修复过程中,转变了的上皮细胞发生自然变异,肿瘤抑制基因钝化,而肿瘤基因很易被致癌物质活化。据报道,人类精液具有以下生理功能和抗癌作用。性交后,精浆对细胞毒性的淋巴细胞所引起的对精子的免疫性损害进行修复(Stities et al.Nature,1975,Vol.253,p727;James et al.Immunol.,1985,Vol.6,p61.),人类精液抑制体液免疫的发展以及肿瘤在体内的生长(Anderson et al.Immunol.,1985,Vol.128,p535;and Michaelis et al.Anticancer Drugs,2000,Vol.11,p369.)。此外,人类精液对于宫颈上皮癌细胞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 mRNA的生成也有一定作用,因此,据信其通过性行为对宫颈癌的进展有一定影响。(Jeremias etal.Am.J.Obstet.Gynecol.,1999,Vol.181,p591.)。根据最近的报道,牛精核糖核酸酶(BS-RNase)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导致人类淋巴细胞和人类肿瘤细胞的凋亡。BS-RNase对那些耐受化疗药物的成神经细胞瘤(NB)细胞表现出选择性的细胞毒性(Cinatl et al.Anticancer Res.,2000,Vol.20,p853;Cinatl et al.Int.J.Oncol.,1999,Vol 15,plu01.)。此外,Gjorgov对精液的抗癌作用进行了生态学研究,比较了各种病例,其中还进行了接触与人类精液减少和乳腺癌发生率的关系的研究。在该研究中,对屏障避孕方法(使用安全套)与使用避孕品(避孕药、子宫内装置(IUD)、安全期避孕法或输卵管接扎)的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是采用屏障避孕方法(使用安全套)的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高出5.2倍(Gjorgov et al.Folia Med.,1998,Vol.40,p17.)。精液中具有抗癌活性的主要成分包括白蛋白、乳铁传递蛋白、铁传递蛋白、免疫球蛋白、酸性磷酸酯酶、L-肉碱、L-精氨酸、L-组氨酸、柠檬酸、果糖、镁、锌、前列腺素和甘油磷酸胆碱(glycero phosphocholine)。基于人类精液组分具有抗癌活性的事实,本专利技术人致力于开发一种抗癌制剂,该制剂具有优良的抗癌作用,且副作用低。本专利技术人还注意到乳突淋瘤病毒引起宫颈癌的现象。乳突淋瘤病毒是已知的可作用于动物体内多种组织的上皮细胞的病毒,并且诱导肿瘤,即通常所说的“疣”,其生长在手、足、皮肤和喉部等。至今,已经鉴定出100多种人类乳突淋瘤病毒(HPV)基因型,其中,有几种基因型被报道对感染部位具有特异性,并引起多种疾病(Broker et al.,Cold Spring HarborLaboratory,1989,p17.)。尽管大多数HPV感染不能被有效治疗,导致患者严重疼痛,但这些感染由于没有发展成致命疾病而没有得到重视。最近,几种HPV,尤其是HPV 16和18型被报道与生殖器官、口腔、皮肤等部位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相关,其是宫颈癌中超过90%的子宫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 6b和11型也被披露可引起生殖器官的肿瘤″尖锐湿疣(或生殖器疣)″。此外,大量的表皮学研究的证据表明子宫癌是乳突淋瘤病毒感染导致,这些证据包括发现了子宫癌主要由性接触传播因素而发展致病的(Durst et al.,Natl.Acad.Sci.,1983,Vol.80,p3812.);85-100%的恶性病变,如宫颈内皮癌(CIN)是由乳突淋瘤病毒引起的(Hansen,H.,Science,1991,Vol.254,pli73.)。子宫癌患者体内存在HPV 16和18型的分别占50-70%和15-25%,超过25%的感染有HPV-16的癌症患者和超过50%的感染有HPV-18的癌症患者发展成转移性肿瘤(Lorincz et al.,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1992,Vol.79,p328.)。因此,基于子宫癌是乳突淋瘤病毒引起的事实,本专利技术意欲利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人类精液中的抗病毒物质预防并治疗各种病毒感染而致的疾病,这些物质包括柠檬酸、锌和L-精氨酸。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排卵期中减少与人精液的接触是引起卵巢上皮癌发病的病理风险因素的事实,本专利技术人认为人类精液能够有效去除恶性转化的上皮细胞。本专利技术人还发现了一种组合物,其含有具有抗癌作用的人类精液,该组合物能够抑制由乳突淋瘤病毒感染导致的宫颈癌细胞中病毒蛋白的生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来玉
申请(专利权)人:朴来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