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连接,具体涉及电缆连接组件及电缆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缆线是一种用于传输电能、信号或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电工产品,它通常由导电线芯、绝缘层、护层和外护套组成,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电缆线的结构和材料会有所不同,在电缆上安装的插头通常被称为电缆插头或连接器。这些连接器设计用来在电缆之间或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之间建立电气连接。
2、公告号为cn117175295b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电缆快接插头,包括电缆线、外壳和导电柱,外壳内设置有分割机构和连接机构,外壳一端开设通孔,电缆线穿过通孔进入外壳内部,分割机构包括切片、第一弧形导流板、第二弧形导流板和锥形导料块,切片用于对电缆线的线芯进行横切,将线芯的外皮切破,以将电缆线与导电柱处于相通的状态,第一弧形导流板和第二弧形导流板能够对电缆线的最外层皮进行剥削,锥形导料块能将三个电芯相互分开,连接机构用于将导电柱与电芯压紧,安装时,手动将电缆线推入外壳内,通过外壳内的分割机构将电缆线的外皮切开,然后再通过连接机构将电芯与导电柱连接在一起。
3、上述技术中,通过手动将电缆线推入电缆插头内,并利用推入的动作将电缆线的外皮切开,因此对于直径较粗的电缆线在安装插头时需要将外皮切除,由于直径较粗的电缆线的外皮较厚且较硬,不便于切除,导致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电缆连接组件,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直径较粗的电缆线的外皮较厚且较硬,不便于切除,导致安装效率较低。
2、电缆连接组件,
3、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同轴安装在导电柱右端的螺钉一和安装在外壳上用于驱动螺钉一自转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与转环连接,当螺钉一与电缆线内电芯的端面接触时,驱动单元驱动螺钉一转动,使螺钉一旋转钻入电缆线的电芯内,从而使导电柱和电芯连通。
4、其效果在于:通过在导电柱上安装螺钉的方式,在安装插头时将螺钉直接钻入电缆线的电芯内,操作简单,安装快捷,并且螺钉上的螺纹还能使连接更稳固。
5、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外壳封闭端面上的伸缩架,多根导电柱均安装在伸缩架上,伸缩架和封闭端面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者相互远离的弹性件一,弹性件一在初始状态时使螺钉一的右端超出外壳的右端。
6、其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伸缩架,使螺钉的右端从外壳内伸出,便于将螺钉的右端对准电芯内导线与导线之间的缝隙内。
7、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套设在外壳上的驱动环和多个转动安装在封闭端面上的齿轮一,螺钉上安装有与齿轮一啮合的齿轮二,驱动环的左端设置有与齿轮一啮合的齿圈。
8、其效果在于:通过转动驱动环可以带动螺钉转动,使操作更简单。
9、优选的,所述驱动环在外壳上能够沿外壳的轴线方向滑动,驱动环的左端设置有多个限位块,外壳上沿外壳的周向开设有多个与限位块配合的凹槽,限位块用于限制驱动环的转动。
10、其效果在于:通过在驱动环和外壳上分别设置限位块和凹槽,可以在安装完成后对驱动环进行固定。
11、优选的,所述转环转动安装在外壳上,且转环可沿外壳的轴线相对于外壳滑动,转环的左端穿设在驱动环内且花键配合,驱动轮上设置有支架,驱动轮转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沿转环的径向方向滑动安装在转环的内圆周面上,支架和转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二,弹性件二用于使支架与转环相互靠近,支架上开设有楔形导引槽,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楔形导引槽相配合的环形凸台,当转环向左移动时,环形凸台将插入楔形导引槽从而使支架远离转环。
12、其效果在于:在将外壳套在电缆线上后,驱动轮才与电缆线接触,便于将外壳套在电缆线上。
13、优选的,所述驱动轮上沿驱动轮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凸起,凸起用于提高驱动轮与电缆线外皮之间的摩擦力。
14、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螺纹槽,转环上设置有与螺纹槽相配合的螺纹,螺纹槽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使转环上的螺纹空转的环形槽,转环和驱动环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者相互远离的弹性件三。
15、优选的,所述驱动环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16、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外壳的固定杆。
17、优选的,电缆装置,所述电缆装置的一端连接有电缆连接组件。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9、1、通过在导电柱上安装螺钉,并在外壳上安装驱动环,转动驱动环时带动螺钉转动,从而使螺钉钻入电芯内,采用该方式,在电缆线上安装插头时,不需要对电缆线的外皮进行切割,只需要将螺钉对准电芯内导线与导线之间的缝隙内,然后再转动驱动环即可完成插头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
20、2、螺钉表面的螺纹可以提高螺钉与电芯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电缆连接组件,包括外壳(2)和多根安装在外壳(2)上的导电柱(3),其特征在于,外壳(2)右端开口,左端封闭,导电柱(3)穿设在外壳(2)的左端面上,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还包括安装在外壳(2)封闭端面上的伸缩架(52),多根导电柱(3)均安装在伸缩架(52)上,伸缩架(52)和封闭端面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者相互远离的弹性件一(510),弹性件一(510)在初始状态时使螺钉一(51)的右端超出外壳(2)的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套设在外壳(2)上的驱动环(53)和多个转动安装在封闭端面上的齿轮一(54),螺钉一(51)上安装有与齿轮一(54)啮合的齿轮二(55),驱动环(53)的左端设置有与齿轮一(54)啮合的齿圈(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53)在外壳(2)上能够沿外壳(2)的轴线方向滑动,驱动环(53)的左端设置有多个限位块(57),外壳(2)上沿外壳(2)的周向开设有多个与限位块(5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环(41)转动安装在外壳(2)上,且转环(41)可沿外壳(2)的轴线相对于外壳(2)滑动,转环(41)的左端穿设在驱动环(53)内且花键配合,驱动轮(42)上设置有支架(43),驱动轮(42)转动安装在支架(43)上,支架(43)沿转环(41)的径向方向滑动安装在转环(41)的内圆周面上,支架(43)和转环(4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二(47),弹性件二(47)用于使支架(43)与转环(41)相互靠近,支架(43)上开设有楔形导引槽(45),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与楔形导引槽(45)相配合的环形凸台(21),当转环(41)向左移动时,环形凸台(21)将插入楔形导引槽(45)从而使支架(43)远离转环(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42)上沿驱动轮(42)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凸起,凸起用于提高驱动轮(42)与电缆线(1)外皮之间的摩擦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螺纹槽(22),转环(41)上设置有与螺纹槽(22)相配合的螺纹(46),螺纹槽(2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使转环(41)上的螺纹(46)空转的环槽二(26),转环(41)和驱动环(53)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者相互远离的弹性件三(4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53)上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外壳(2)的固定杆(25)。
10.电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装置的一端连接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连接组件,包括外壳(2)和多根安装在外壳(2)上的导电柱(3),其特征在于,外壳(2)右端开口,左端封闭,导电柱(3)穿设在外壳(2)的左端面上,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还包括安装在外壳(2)封闭端面上的伸缩架(52),多根导电柱(3)均安装在伸缩架(52)上,伸缩架(52)和封闭端面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两者相互远离的弹性件一(510),弹性件一(510)在初始状态时使螺钉一(51)的右端超出外壳(2)的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套设在外壳(2)上的驱动环(53)和多个转动安装在封闭端面上的齿轮一(54),螺钉一(51)上安装有与齿轮一(54)啮合的齿轮二(55),驱动环(53)的左端设置有与齿轮一(54)啮合的齿圈(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53)在外壳(2)上能够沿外壳(2)的轴线方向滑动,驱动环(53)的左端设置有多个限位块(57),外壳(2)上沿外壳(2)的周向开设有多个与限位块(57)配合的凹槽(58),限位块(57)用于限制驱动环(53)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环(41)转动安装在外壳(2)上,且转环(41)可沿外壳(2)的轴线相对于外壳(2)滑动,转环(41)的左端穿设在驱动环(53)内且花键配合,驱动轮(42)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东,刘文庭,程东旭,贺超武,刘胜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兴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