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2370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属于汽车自适应座椅舒适性评价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在自适应座椅的目标位置布设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配置测试应用场景的测试路面和行车速度;启动测试,采集各目标位置的振动加速度,并使用人体不同部位固有频率进行加权;计算座椅的目标位置对各振动加速度的隔振率;将每个座椅在相同应用场景的不同部位固有频率的隔振率求和,并使用人体部位固有频率加权,计算座椅的总客观分;依据主观评价规则进行主观评分,再与总客观分相加,得到座椅的总分。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座椅目标位置的振动隔振率为切入点,引入人体不同部位固有频率对不同路面上的动态舒适性进行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在储存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介绍

1、自适应座椅是基于人体工程力学原理设计的座椅,能够根据乘员的体重、身高和体型等信息自动调整座椅的形状和支撑力,以达到最佳的舒适度。作为高度智能化的座椅系统,自适应座椅结合人体工程力学和传感器技术,为乘员提供舒适度和个性化体验,必将在汽车发展中应用,首先自适应座椅可提高乘坐舒适度,通过人体与座椅贴合来自动调节舒适度,其次自适应座椅可增强驾驶安全性,减少疲劳和驾驶失误的可能性,最后自适应座椅可提升用户的乘坐体验,能够根据乘员的需求和喜好进行个性化调整,必将成为是汽车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2、目前自适应座椅尚在研究中,因此也没有对自适应座椅舒适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导致车辆设计过程中,缺少对自适应座椅舒适性进行评价和校正的检验方法,一方面为自适应座椅选型匹配车辆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厂商在调校自适应座椅时也缺少舒适性评价方法。另外,自适应座椅的产品开放也缺少评价依据。

3、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目前自适应座椅尚在研究中,因此也没有对自适应座椅舒适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导致车辆设计过程中,缺少对自适应座椅舒适性进行评价和校正的检验方法,一方面为自适应座椅选型匹配车辆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厂商在调校自适应座椅时也缺少舒适性评价方法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在两挡阻尼的测试自适应座椅的目标位置布设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配置测试应用场景,为每个测试应用场景设置测试路面和行车速度;

4、s2.按照测试应用场景的测试路面和行车速度启动测试,采集各目标位置的振动加速度,并使用人体不同典型部位固有频率进行加权,得到各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

5、s3.计算测试自适应座椅的目标位置对各振动加速度的隔振率;

6、s4.将每个测试自适应座椅在相同应用场景的隔振率求和,并计算不同测试自适应座椅在相同应用场景、不同人体典型部位固有频率加权的得分,再计算测试自适应座椅的总客观分;

7、s5.预先制定主观评价规则,获取专业nvh评价人员在主观评价规则限定下对测试自适应座椅的主观分,并与总客观分相加,得到测试自适应座椅的总分。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

8、s11.获取测试自适应座椅,并在测试自适应座椅的座椅导轨、座椅阻尼器上支架以及座椅座垫处设置振动加速度传感器;

9、s12.确定测试路面及行车速度,并将每一个测试路面对应的行车速度配置为一个应用场景。

10、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11、s21.按照测试应用场景中选择测试路面并配置行车速度,启动测试;

12、s22.采集座椅导轨、座椅阻尼器上支架、座椅座垫处的振动加速度作为初始振动加速度;

13、s23.选择人体典型部位,获取各人体典型部位的固有频率,并设置各人体典型部位在座椅舒适性评价中的权重占比;

14、s24.计算各人体典型部位的固有频率所在频带内各初始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

15、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

16、s31.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测试自适应座椅的座椅阻尼器上支架的隔振率bi,j,k;

17、

18、其中,座椅导轨rmsi,j,k表示座椅导轨处振动加速度对各人体典型部位固有频率的均方根值,座椅阻尼器上支架rmsi,j,k表示座椅阻尼器上支架对各人体典型部位固有频率的均方根值;i表示不同自适应座椅,j为人体不同部位,k为不同测试路面;bi,j,k表示测试自适应座椅j在测试面k测试时,在人体典型部位j处的座椅阻尼器上支架的隔振率;

19、s32.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测试自适应座椅的座垫的隔振率;

20、

21、其中,座椅阻尼器上支架rmsi,j,k表示座椅阻尼器上支架对各人体典型部位固有频率的均方根值;座垫rmsi,j,k表示座垫对各人体典型部位固有频率的均方根值;i表示不同自适应座椅,j为人体不同部位,k为不同测试路面;ci,j,k表示测试自适应座椅j在测试面k测试时,在人体典型部位j处的座垫的隔振率。

22、进一步地,步骤s4具体步骤如下:

23、s41.将不同测试自适应座椅在相同测试路面、不同人体典型部位固有频率处计算得到的座椅阻尼器上支架的隔振率的绝对值相加得到总阻尼器上支架的隔振率zij;

24、zi,j=∑bi,j

25、其中,i表示不同自适应座椅,j为人体不同典型部位,bi,j为自适应座椅i在相同测试路面的人体典型部位j处的总阻尼器上支架的隔振率;

26、s42.将不同测试自适应座椅在相同测试路面、不同人体典型部位固有频率处计算得到的座垫的隔振率的绝对值相加得到总座垫的隔振率zij;

27、wi,j=∑ci,j

28、其中,i表示不同自适应座椅,j为人体不同典型部位,ci,j为自适应座椅i在相同测试路面的人体典型部位j处的总坐垫的隔振率;

29、s43.计算不同测试自适应座椅在相同测试路面、不同人体典型部位固有频率处得分作为第一客观分qi,j;

30、

31、其中,ij为人体典型部位在座椅舒适性评价中的权重占比;

32、s44.将各测试路面的第一客观分qi,j求和,得到总客观分∑qi,j,k。

33、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步骤如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步骤如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路面包括特征路辅助路、大小比利时路、大小卵石路、铁轨路、减速带、搓板路、破损水泥路、坑洼路、长短波路、鱼鳞路以及平路;

8.一种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挡阻尼自适应座椅动态舒适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步骤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贺王健刘晓艺谢迎迎张圣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