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2180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11
本技术属于水稻育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接有两个立板,两个立板上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限位槽配合穿插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套装有多个固定块,且多个固定块之间均等距设置,每个固定块上均固接有储料斗,每个储料斗的底端口处均固接有中转筒,所述中转筒的圆周面底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中转筒的圆周面上侧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与储料斗的底端口相重合,多个中转筒之间配合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本技术在覆土过程中,能够使土壤定量均匀的播散在种子表面,从而能够保证覆土的厚度均匀,保证种子发芽和出苗的统一,使水稻苗出苗均匀,提高了育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稻育苗,具体是一种水稻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1、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属于禾本科稻属,水稻种植是非常复杂的工作,跟其他大部分农作物不同的是,水稻的种植需要先培育秧苗,然后再将秧苗插进稻田。

2、公布号为cn116849054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包括数个方形的盒体,盒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有通孔,其特征是,盒体内设置有数个由下到下依次排列的圆盘,圆盘的顶面中部均开设有多边形孔,圆盘之间依次设置有两层垫片,最上方的圆盘和部分的圆盘通过连杆与盒体固定连接,其余的圆盘之间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连接架与盒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多边形孔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土壤的错位,实现松土效果,且使用方便,能够根据育苗量进行组装。

3、现有的水稻育苗装置,在育苗过程中,在将种子播撒在培养土壤上,需要对种子进行覆土,在覆土过程中,不能保证覆土的厚度均匀,影响种子发芽和出苗的统一,导致水稻苗出苗不均,影响种植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稻育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水稻育苗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接有两个立板,两个立板上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限位槽配合穿插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套装有多个固定块,且多个固定块之间均等距设置,每个固定块上均固接有储料斗,每个储料斗的底端口处均固接有中转筒,所述中转筒的圆周面底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中转筒的圆周面上侧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与储料斗的底端口相重合,多个中转筒之间配合转动安装有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贯穿限位槽设置,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设置在中转筒内,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套装有齿轮,靠近齿轮的所述立板的侧壁上安装有齿条,且所述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在将种子播撒在培养土壤上,需要对种子进行覆土,在覆土过程中,首先将土壤原料放置在储料斗内,接着推动土壤上料机构,在齿条与齿轮的配合作用下,使中转筒沿着培育架表面进行匀速移动,同时使旋转轴带动分隔板发生转动,将储料斗内的土壤通过进料口进入中转筒内,进入中转筒内的土壤通过出料口播散在种子表面,在分隔板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使土壤定量均匀的播散在种子表面,从而能够保证覆土的厚度均匀,保证种子发芽和出苗的统一,使水稻苗出苗均匀,提高了育苗的效果。

3、优选的,两个立板之间设置有培育架,所述底板上固接有多个支撑柱,每个支撑柱的顶端均固接有托板,且多个托板对应设置在培育架内的校方形框内,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设置托板,能够将培育完成后的幼苗从培育架内的方形框框内顶出。

4、优选的,两个立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均设置有滑板,且两个滑板分别固接在培育架的两侧壁上,两个滑板上均开设有杆孔,两个杆孔内均转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接有旋转帽,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设置有螺纹部位,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固接有螺纹套管,且所述底板与滑板之间固接有弹簧,且所述螺纹套管、活动杆底端的螺纹部位均设置在弹簧内,水稻苗培育完成后,在移植时,首先转动旋转帽,使活动杆带动滑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培育架也随之下移,弹簧受力压缩,直至活动杆底部的螺纹部位固定在螺纹套管内,从而能够将培育架固定在当前位置,此时在托板的作用下,能够将培育完成后的幼苗顶出,从而便于对培育完成后的独立幼苗进行分离移植,极大提高了移植的效率。

5、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两个移滑轨槽,两个滑轨槽配合滑动安装有密封壳盖,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设置滑轨槽,便于移动密封壳盖,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打开或闭合。

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7、1.本技术在覆土过程中,首先将土壤原料放置在储料斗内,接着推动土壤上料机构,在齿条与齿轮的配合作用下,使中转筒沿着培育架表面进行匀速移动,同时使旋转轴带动分隔板发生转动,将储料斗内的土壤通过进料口进入中转筒内,进入中转筒内的土壤通过出料口播散在种子表面,在分隔板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使土壤定量均匀的播散在种子表面,从而能够保证覆土的厚度均匀,保证种子发芽和出苗的统一,使水稻苗出苗均匀,提高了育苗的效果;

8、2.本技术水稻苗培育完成后,在移植时,首先转动旋转帽,使活动杆带动滑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培育架也随之下移,弹簧受力压缩,直至活动杆底部的螺纹部位固定在螺纹套管内,从而能够将培育架固定在当前位置,此时在托板的作用下,能够将培育完成后的幼苗顶出,从而便于对培育完成后的独立幼苗进行分离移植,极大提高了移植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接有两个立板(2),两个立板(2)上均开设有限位槽(3),两个限位槽(3)配合穿插有移动杆(12),所述移动杆(12)上套装有多个固定块(13),且多个固定块(13)之间均等距设置,每个固定块(13)上均固接有储料斗(9),每个储料斗(9)的底端口处均固接有中转筒(5),所述中转筒(5)的圆周面底端开设有出料口(7),所述中转筒(5)的圆周面上侧开设有进料口(8),且进料口(8)与储料斗(9)的底端口相重合,多个中转筒(5)之间配合转动安装有旋转轴(4),且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贯穿限位槽(3)设置,所述旋转轴(4)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分隔板(6),且所述分隔板(6)设置在中转筒(5)内,所述旋转轴(4)的一端套装有齿轮(10),靠近齿轮(10)的所述立板(2)的侧壁上安装有齿条(11),且所述齿条(11)与齿轮(10)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立板(2)之间设置有培育架(14),所述底板(1)上固接有多个支撑柱(21),每个支撑柱(21)的顶端均固接有托板,且多个托板对应设置在培育架(14)内的校方形框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立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5),两个滑槽(15)内均设置有滑板(16),且两个滑板(16)分别固接在培育架(14)的两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滑板(16)上均开设有杆孔,两个杆孔内均转动安装有活动杆(17),所述活动杆(17)的顶端固接有旋转帽(18),所述活动杆(17)的底端设置有螺纹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侧均固接有螺纹套管(19),且所述底板(1)与滑板(16)之间固接有弹簧(20),且所述螺纹套管(19)、活动杆(17)底端的螺纹部位均设置在弹簧(2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两个移滑轨槽(22),两个滑轨槽(22)配合滑动安装有密封壳盖(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固接有两个立板(2),两个立板(2)上均开设有限位槽(3),两个限位槽(3)配合穿插有移动杆(12),所述移动杆(12)上套装有多个固定块(13),且多个固定块(13)之间均等距设置,每个固定块(13)上均固接有储料斗(9),每个储料斗(9)的底端口处均固接有中转筒(5),所述中转筒(5)的圆周面底端开设有出料口(7),所述中转筒(5)的圆周面上侧开设有进料口(8),且进料口(8)与储料斗(9)的底端口相重合,多个中转筒(5)之间配合转动安装有旋转轴(4),且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贯穿限位槽(3)设置,所述旋转轴(4)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分隔板(6),且所述分隔板(6)设置在中转筒(5)内,所述旋转轴(4)的一端套装有齿轮(10),靠近齿轮(10)的所述立板(2)的侧壁上安装有齿条(11),且所述齿条(11)与齿轮(10)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立板(2)之间设置有培育架(14),所述底板(1)上固接有多个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涂军明陈杰张文超李兴华曹志刚蔡星星王欢张群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