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176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10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端盖,两个所述端盖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多根介质管,所述端盖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接孔,一所述介质管的一端插设在一所述插接孔内,每个所述插接孔内均设置有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封堵所述插接孔,且当所述介质管插设在所述插接孔内时,所述封堵组件开启所述插接孔。本申请具有便于调节介质管的数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1、目前,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相关技术中,管壳式换热器内通常会设置介质管,以便于输送用于热交换的介质。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生产出的管壳式换热器内的介质管数量通常是固定的,使得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一定,从而容易出现介质管数量过多,造成性能富余的情况,并容易导致后期清洗和更换介质管的成本增加,进而存在无法根据需求调节介质管的数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调节介质管的数量,本申请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端盖,两个所述端盖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多根介质管,所述端盖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接孔,一所述介质管的一端插设在一所述插接孔内,每个所述插接孔内均设置有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封堵所述插接孔,且当所述介质管插设在所述插接孔内时,所述封堵组件开启所述插接孔。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介质管插设在插接孔内时,封堵组件开启插接孔,使得介质能够通过介质管流入插接孔内并从插接孔流出,且当介质管从端盖上取下时,封堵组件能够封堵插接孔,以使介质不易再从插接孔内流出,从而便于对介质管进行安装或拆卸,以便于根据需求调节介质管的数量,使得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进而有利于避免出现性能富余的问题,并降低了后期清洗和更换介质管的成本。

5、可选的,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固定环、封堵板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插接孔远离所述介质管的一侧,所述封堵板滑移设置在所述插接孔内,所述封堵板的直径小于所述插接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在所述封堵板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封堵板移动至与所述固定环抵触,所述介质管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驱动件,当所述介质管插设在所述插接孔内时,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封堵板远离所述固定环。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介质管脱离插接孔内时,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封堵板向靠近固定环的方向移动,使得封堵板与固定环抵触,从而便于利用封堵板对插接孔进行封堵,以减小介质从插接孔内流出的可能性。且当介质管插设在插接孔内时,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封堵板向远离固定环的方向移动,使得封堵板与固定环脱离,封堵板不再对插接孔进行封堵,以便于介质通过介质管流入插接孔内并从插接孔流出。

7、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封堵板上,所述第一磁体用于吸附所述固定环,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介质管上,所述第二磁体用于吸附所述封堵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介质管插设在插接孔内时,第二磁体对封堵板进行吸附,且第二磁体对封堵板产生的吸力大于第一磁体对固定环产生的吸力,以使第二磁体驱动封堵板向远离固定环的方向移动,从而便于使封堵板不再对插接孔进行封堵。当介质管脱离插接孔内时,第二磁体不再对封堵板施加吸力,第一磁体对固定环施加吸力,以驱动封堵板向靠近固定环的方向移动,进而便于使封堵板与固定环抵触,以利用封堵板对插接孔进行封堵。

9、可选的,所述封堵板背离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用于将介质导流至所述封堵板的周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件能够将介质导流至封堵板的周侧,使得介质在插接孔内流动时不易推动封堵板向靠近固定环的方向移动,从而便于利用第二磁体稳定吸附封堵板,以减小封堵板因受到介质所施加的压力而封堵插接孔的可能性。

11、可选的,所述第二磁体上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设在所述介质管上并与所述介质管紧密贴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套设在介质管上,从而一方面便于将第二磁体与介质管连接固定,另一方面便于使介质管带动第二磁体移动,以减小介质管脱离插接孔时,第二磁体留在插接孔内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插接孔内同轴设置有屏蔽套,所述封堵板滑移设置在所述屏蔽套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屏蔽套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产生的磁场对周围设备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插接孔内同轴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固定环相对设置,所述封堵板背离所述固定环的一侧设置有支脚,当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封堵板远离所述固定环时,所述支脚与所述限位环抵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封堵板与固定环脱离时,支脚能够与限位环抵触,使得封堵板不再向远离固定环的方向移动,从而便于将封堵板限制在插接孔内,以减小封堵板脱离插接孔的可能性。且此时,介质能够通过封堵板与插接孔之间的间隙流出插接孔。

17、可选的,所述插接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支脚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滑移插设在所述导向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封堵板移动时,封堵板能够通过支脚带动凸起移动,使得凸起在导向槽内移动,导向槽的内壁对凸起进行导向,使得凸起通过支脚带动封堵板绕插接孔的轴线发生转动,从而便于使封堵板与插接孔的内壁和固定环之间发生摩擦,一定程度上去除了封堵板、固定环和插接孔的内壁上的结垢,进而便于使封堵板稳定对插接孔进行封堵。

19、可选的,所述端盖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封头,所述封头与所述端盖之间形成有液流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液流腔连通,两个所述液流腔之一的内部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液流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封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20、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折流板,若干所述折流板分为上下两排并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折流板上开设有多个支撑孔,一所述介质管插设在一所述支撑孔内,所述壳体上连通有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流体介质能够通过第三管道流入壳体内,并经过若干折流板后从第四管道流出,冷流体介质能够通过第一管道流入第一腔室内,并依次经过介质管、液流腔及介质管流入第二腔室内,最终从第二管道流出,从而便于实现冷流体介质与热流体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

22、可选的,所述支撑孔内沿自身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摩擦纹,所述摩擦纹用于限制所述介质管转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纹沿支撑孔的轴线设置,使得介质管能够顺畅插设至支撑孔内,且当介质管插设至支撑孔内时,摩擦纹能够为介质管提供阻力,以减小介质管在支撑孔内发生转动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提高介质管的稳定性。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端盖与封堵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介质管插设在插接孔内时,介质能够从插接孔流出,并使得介质管脱离插接孔时,封堵组件能够封堵插接孔,以使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端盖(2),两个所述端盖(2)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多根介质管(3),所述端盖(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接孔(21),一所述介质管(3)的一端插设在一所述插接孔(21)内,每个所述插接孔(21)内均设置有封堵组件(22),所述封堵组件(22)用于封堵所述插接孔(21),且当所述介质管(3)插设在所述插接孔(21)内时,所述封堵组件(22)开启所述插接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22)包括固定环(221)、封堵板(222)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固定环(221)设置在所述插接孔(21)远离所述介质管(3)的一侧,所述封堵板(222)滑移设置在所述插接孔(21)内,所述封堵板(222)的直径小于所述插接孔(21)的直径,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在所述封堵板(222)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封堵板(222)移动至与所述固定环(221)抵触,所述介质管(3)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驱动件(31),当所述介质管(3)插设在所述插接孔(21)内时,所述第二驱动件(31)能够驱动所述封堵板(222)远离所述固定环(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磁体(223),所述第一磁体(223)设置在所述封堵板(222)上,所述第一磁体(223)用于吸附所述固定环(221),所述第二驱动件(31)包括第二磁体(311),所述第二磁体(31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介质管(3)上,所述第二磁体(311)用于吸附所述封堵板(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222)背离所述固定环(221)的一侧设置有导流件(2221),所述导流件(2221)用于将介质导流至所述封堵板(222)的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311)上设置有连接套(312),所述连接套(312)套设在所述介质管(3)上并与所述介质管(3)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21)内同轴设置有屏蔽套(23),所述封堵板(222)滑移设置在所述屏蔽套(23)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21)内同轴设置有限位环(24),所述限位环(24)与所述固定环(221)相对设置,所述封堵板(222)背离所述固定环(221)的一侧设置有支脚(224),当所述第二驱动件(31)驱动所述封堵板(222)远离所述固定环(221)时,所述支脚(224)与所述限位环(24)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21)的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25),所述支脚(224)上设置有凸起(2241),所述凸起(2241)滑移插设在所述导向槽(25)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封头(4),所述封头(4)与所述端盖(2)之间形成有液流腔(41),所述插接孔(21)与所述液流腔(41)连通,两个所述液流腔(41)之一的内部水平设置有隔板(42),所述隔板(42)用于将所述液流腔(41)分隔成第一腔室(411)和第二腔室(412),所述封头(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管道(43)和第二管道(44),所述第一管道(43)与所述第一腔室(41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44)与所述第二腔室(41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孔(131)内沿自身轴线方向设置有多个摩擦纹(132),所述摩擦纹(132)用于限制所述介质管(3)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端盖(2),两个所述端盖(2)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多根介质管(3),所述端盖(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插接孔(21),一所述介质管(3)的一端插设在一所述插接孔(21)内,每个所述插接孔(21)内均设置有封堵组件(22),所述封堵组件(22)用于封堵所述插接孔(21),且当所述介质管(3)插设在所述插接孔(21)内时,所述封堵组件(22)开启所述插接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22)包括固定环(221)、封堵板(222)及第一驱动件,所述固定环(221)设置在所述插接孔(21)远离所述介质管(3)的一侧,所述封堵板(222)滑移设置在所述插接孔(21)内,所述封堵板(222)的直径小于所述插接孔(21)的直径,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在所述封堵板(222)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封堵板(222)移动至与所述固定环(221)抵触,所述介质管(3)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驱动件(31),当所述介质管(3)插设在所述插接孔(21)内时,所述第二驱动件(31)能够驱动所述封堵板(222)远离所述固定环(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磁体(223),所述第一磁体(223)设置在所述封堵板(222)上,所述第一磁体(223)用于吸附所述固定环(221),所述第二驱动件(31)包括第二磁体(311),所述第二磁体(31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介质管(3)上,所述第二磁体(311)用于吸附所述封堵板(2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222)背离所述固定环(221)的一侧设置有导流件(2221),所述导流件(2221)用于将介质导流至所述封堵板(222)的周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潘志健邵孟凯李百勇罗宗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泽尔冷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