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以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以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128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5 17:07
一种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以及系统,其包括:将采样得到的输出电压的正序电压作为反馈输入正序电压环,将采样得到的所述输出电压的负序电压作为反馈输入负序电压环,将所述正序电压环的输出和所述负序电压环的输出叠加后作为电流环的参考;将采样得到的所述输出电压的零序电压作为反馈输入零序电压环,将所述零序电压环的输出叠加采样得到的零序电流得到零序控制输出;将所述电流环的输出以及所述零序控制输出变换为三相调制波;如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增加负序和零序电压控制,从而避免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或者非线性负载时,三相所述输出电压不平衡和负载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技术介绍

1、一般三相逆变器离网控制采用双闭环控制,包括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环路采用dq坐标下的pi控制。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一般只需要在电压环中对输出电压正序分量加以调节控制,这样环路控制简单且在三相负载平衡下三相输出电压平衡。虽然这种环路控制方案简单,且在三相负载平衡下三相输出电压平衡,但是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或者非线性负载时,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且负载功率越大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度越高,影响负载供电稳定性和三相逆变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或者非线性负载时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的缺陷,提供一种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方面,构造一种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包括:

4、正负序叠加控制步骤:将采样得到的输出电压的正序电压作为反馈输入正序电压环,将采样得到的所述输出电压的负序电压作为反馈输入负序电压环,将所述正序电压环的输出和所述负序电压环的输出叠加后作为电流环的参考;

5、零序控制步骤:将采样得到的所述输出电压的零序电压作为反馈输入零序电压环,将所述零序电压环的输出叠加采样得到的零序电流得到零序控制输出;

6、控制转换步骤:将所述电流环的输出以及所述零序控制输出变换为三相调制波。

7、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中,所述正序电压包括正序d轴分量和正序q轴分量,所述负序电压包括负序d轴分量和负序q轴分量,所述正负序控制步骤具体包括:

8、将采样得到的所述输出电压的所述正序d轴分量作为反馈,与正序电压环的d轴给定值作差后作为第一控制器的输入;

9、将采样得到的所述输出电压的所述正序q轴分量作为反馈,与正序电压环的q轴给定值作差后作为第二控制器的输入;

10、将采样得到的所述输出电压的所述负序d轴分量作为反馈,与负序电压环的d轴给定值作差后作为第三控制器的输入;

11、将采样得到的所述输出电压的所述负序q轴分量作为反馈,与负序电压环的q轴给定值作差后作为第四控制器的输入;

12、将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的输出基于坐标变换方式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电压环d轴输出和电压环q轴输出;

13、将所述电压环d轴输出叠加输出电流的正序d轴分量得到电流环的d轴分量给定值;

14、将所述电压环q轴输出叠加输出电流的正序q轴分量得到电流环的q轴分量给定值。

15、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中,所述的将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的输出基于坐标变换方式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电压环d轴输出和电压环q轴输出,具体包括:

16、将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变换到αβ坐标系得到电压环正序α分量、电压环正序β分量;

17、将所述第三控制器、所述第四控制器的输出变换到αβ坐标系得到电压环负序α分量、电压环负序β分量;

18、将所述电压环正序α分量、所述电压环负序α分量叠加得到电压环α分量,将所述电压环正序β分量、所述电压环负序β分量叠加得到电压环β分量;

19、将所述电压环α分量、所述电压环β分量变换到正序dq坐标系,得到所述电压环d轴输出、所述电压环q轴输出。

20、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均采用pi控制器。

21、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中,所述电流环的输出包括电流环d轴输出和电流环q轴输出;

22、所述正负序控制步骤还包括:

23、将采样得到的输出电流的d轴分量作为反馈,与所述电流环的d轴分量给定值作差后作为第五控制器的输入;

24、将采样得到的输出电流的q轴分量作为反馈,与所述电流环的q轴分量给定值作差后作为第六控制器的输入;

25、由所述第五控制器输出所述电流环d轴输出,所述第六控制器输出所述电流环q轴输出。

26、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正序电压环的d轴给定值作为前馈叠加在所述电流环d轴输出上后,再与所述电流环q轴输出、所述零序控制输出一起变换为三相调制波。

27、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五控制器、第六控制器均采用p控制器。

28、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中,所述零序控制步骤具体包括:

29、将采样得到的所述输出电压的零序电压作为反馈,与零序电压环的给定值作差后作为第七控制器的输入,将所述第七控制器的输出叠加采样得到的零序电流后,再乘以常数k得到零序控制输出。

30、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七控制器采用pi控制器。

31、二方面,构造一种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2、本专利技术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以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采样得到的输出电压的正序分量作为反馈输入正序电压环,将采样得到的输出电压的负序分量作为反馈输入负序电压环,将所述正序电压环的输出和所述负序电压环的输出叠加后作为电流环的参考;同时,将采样得到的输出电压的零序分量作为反馈输入零序电压环,将所述零序电压环的输出叠加采样得到的零序电流得到零序控制输出;最终将所述电流环的输出以及所述零序控制输出变换为三相调制波,如此,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增加负序和零序电压控制,从而避免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或者非线性负载时,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和负载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序电压包括正序d轴分量和正序q轴分量,所述负序电压包括负序d轴分量和负序q轴分量,所述正负序控制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的输出基于坐标变换方式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电压环d轴输出和电压环q轴输出,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均采用PI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环的输出包括电流环d轴输出和电流环q轴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正序电压环的d轴给定值作为前馈叠加在所述电流环d轴输出上后,再与所述电流环q轴输出、所述零序控制输出一起变换为三相调制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控制器、第六控制器均采用P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序控制步骤具体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控制器采用PI控制器。

10.一种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序电压包括正序d轴分量和正序q轴分量,所述负序电压包括负序d轴分量和负序q轴分量,所述正负序控制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的输出基于坐标变换方式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电压环d轴输出和电压环q轴输出,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第四控制器均采用pi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逆变器离网负载不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环的输出包括电流环d轴输出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槐刚秦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盛弘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