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网,具体是涉及一种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1、在微电网系统中,利用光伏发电系统与相关储能系统进行配合运行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光伏发电系统出力不稳定的问题,但是当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出力功率小于针对新能源负荷制定的计划出力功率时,相关储能系统由于其存储电量有限而难以做到长时间放电,导致光伏发电系统也难以稳定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所述微电网系统包括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氨裂解制氢系统、储氢系统以及通过所述能量路由器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的光伏发电系统、水电解制氢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和电化学储能系统,所述直流母线通过所述能量路由器与外部交流母线连接,所述氨裂解制氢系统和所述储氢系统分别与所述外部交流母线连接,所述氨裂解制氢系统和所述水电解制氢系统分别与所述储氢系统连接,所述储氢系统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连接,所述水电解制氢系统、所述氨裂解制氢系统和所述储氢系统构成新能源负荷;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在当前测量周期内的实际出力曲线和所述新能源负荷在当前时刻下的计划出力功率,以确定电量偏差;
4、当所述电量偏差小于零时,根据所述实际出力曲线确定第一计划出力功率,再利用所述第一计划
5、当所述电量偏差大于零时,利用所述计划出力功率对所述微电网系统进行充电控制。
6、进一步地,所述利用所述第一计划出力功率对所述微电网系统进行放电控制包括:
7、步骤11、获取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soc值并记为soc(t),判断是否满足socmin≤soc(t)≤socmax或soc(t)>socmax,其中(socmin,socmax)为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正常soc范围;若是,执行步骤13;若否,执行步骤12;
8、步骤12、获取所述储氢系统的soh值并记为soh(t),判断是否满足sohmin≤soh(t)≤sohmax或soh(t)>sohmax,其中(sohmin,sohmax)为所述储氢系统的正常soh范围;若是,控制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对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进行充电,再执行步骤13;若否,控制所述水电解制氢系统或所述氨裂解制氢系统对所述储氢系统进行供氢,再返回执行步骤11;
9、步骤13、控制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进行放电,再根据所述第一计划出力功率确定所述微电网系统的第一待补功率,并在所述第一待补功率小于零的情况下,执行步骤14;
10、步骤14、控制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发电,再根据所述第一计划出力功率确定所述微电网系统的第二待补功率,并在所述第二待补功率小于零的情况下,执行步骤15;
11、步骤15、根据所述第一计划出力功率确定所述微电网系统的第三待补功率,再利用所述第三待补功率控制所述微电网系统向所述外部交流母线取电。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待补功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13、获取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和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以确定第一总运行功率,再将所述第一总运行功率和所述第一计划出力功率的差值作为第一待补功率。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待补功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15、获取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和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以确定第二总运行功率,再将所述第二总运行功率和所述第一计划出力功率的差值作为第二待补功率。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待补功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17、获取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和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以确定第三总运行功率,再将所述第一计划出力功率和所述第三总运行功率的差值作为第三待补功率。
18、进一步地,所述利用所述计划出力功率对所述微电网系统进行充电控制包括:
19、步骤21、获取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soc值并记为soc(t),判断是否满足socmin≤soc(t)≤socmax或soc(t)>socmax,其中(socmin,socmax)为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正常soc范围;若是,执行步骤22;若否,执行步骤23;
20、步骤22、控制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进行充电,再根据所述计划出力功率确定所述微电网系统的第一待放功率,并在所述第一待放功率小于零的情况下,执行步骤23;
21、步骤23、根据所述计划出力功率确定所述微电网系统的第二待放功率,再利用所述第二待放功率控制所述微电网系统向所述外部交流母线回馈电能。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待放功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23、获取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和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以确定第四总运行功率,再将所述第四总运行功率和所述计划出力功率的差值作为第一待放功率。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待放功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25、获取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和所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当前运行功率,以确定第五总运行功率,再将所述计划出力功率和所述第五总运行功率的差值作为第二待放功率。
26、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电量偏差等于零时,保持所述微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不变。
27、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
28、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考虑到微电网系统中包含的相关储能系统的存储电量有限,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出力功率与新能源负荷的计划出力功率之间所存在的电量偏差,对新能源负荷的计划出力功率作出适应性调整,同时结合电化学储能系统的soc值和储氢系统的soh值,采用动态调整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状态和新能源负荷的运行状态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出力稳定性,从而维持微电网系统的功率平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系统包括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氨裂解制氢系统、储氢系统以及通过所述能量路由器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的光伏发电系统、水电解制氢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和电化学储能系统,所述直流母线通过所述能量路由器与外部交流母线连接,所述氨裂解制氢系统和所述储氢系统分别与所述外部交流母线连接,所述氨裂解制氢系统和所述水电解制氢系统分别与所述储氢系统连接,所述储氢系统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连接,所述水电解制氢系统、所述氨裂解制氢系统和所述储氢系统构成新能源负荷;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一计划出力功率对所述微电网系统进行放电控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补功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待补功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计划出力功率对所述微电网系统进行充电控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放功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待放功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电量偏差等于零时,保持所述微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不变。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系统包括直流母线、能量路由器、氨裂解制氢系统、储氢系统以及通过所述能量路由器与所述直流母线连接的光伏发电系统、水电解制氢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和电化学储能系统,所述直流母线通过所述能量路由器与外部交流母线连接,所述氨裂解制氢系统和所述储氢系统分别与所述外部交流母线连接,所述氨裂解制氢系统和所述水电解制氢系统分别与所述储氢系统连接,所述储氢系统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连接,所述水电解制氢系统、所述氨裂解制氢系统和所述储氢系统构成新能源负荷;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一计划出力功率对所述微电网系统进行放电控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补功率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电氢氨的微电网系统的综合能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待补功率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卢炽华,肖纯,郑灏,苏林强,王新宝,熊斌宇,王一飞,崔锡舰,付俊波,杨勃,刘永刚,吴细秀,胡宇亮,赵俊杰,杨湖川,王卓,杨从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仙湖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