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078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25
本申请涉及电力数据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设定规划目标函数;设置指标约束模型、二次设备投入对一次系统成本的影响模型和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基于所述规划函数、所述指标约束模型、所述影响模型和所述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确定配电网规划方案。该系统与该方法相对应。本申请统筹考虑二次设备投资对线路负荷、一次投资成本的影响,增加业务规划指标、碳排放成本计算,使规划方法更符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要求,并按照功能进行分类,提出二次设备投资对不同类别一次设备建设成本的影响,保障规划方案具有针对性和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规划,具体是一种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配电网对于一次和二次规划都有相应的规划原则,其中,一次规划主要考虑供电负荷、供电区域,再结合目标网架进行规划;二次规划根据供电负荷的重要性、可靠性要求选用相应的配置方案,再根据供电区域要求的线路分段、支线开关加装等要求进行规划。在规划一次网架结构的基础上,考虑供电可靠性提升的目标要求,同步进行二次系统设计,同时对投资成本进行优化。

2、但是,传统配电网针对一次和二次的规划主要是以供电区域供电等级为依据进行规划,尽管一次和二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二次规划时仍旧缺乏考虑馈线负荷分布的影响,过于机械地照搬规划导则,容易造成过度投资,同时也导致规划的配电线路灵活性较差。同时,该协同规划方法仅考虑用户缺电成本和投资成本,考虑的因素比较简单,规划的成效欠佳。此外,在更加注重节能减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下,现有的一二次配电网协同规划缺乏在碳排放方面的考虑,不符合未来电网建设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

4、设置规划函数,所述规划函数满足c=c1+c2+c3+c4,其中,c表示总成本,c1表示一次设备成本,c2表示二次设备成本,c3表示运营成本,c4表示维护成本;

5、设置指标约束模型,所述指标约束模型包括技术指标约束模型、安全指标约束模型和可靠性指标约束模型;

6、根据一次设备的作用,将所述一次设备划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设置二次设备投入对不同类型的一次设备的系统成本的影响模型,所述影响模型满足d=d1/c2+d2/c2+d3/c2,其中,d表示二次设备投入后一次设备成本的变化量,d1表示二次设备投入对一次设备购置成本的影响程度,d2表示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运营成本的影响程度,d3表示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维护成本的影响程度;

7、设置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所述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用于计算出因降低配电网碳排放而增加的成本;

8、基于所述规划函数、所述指标约束模型、所述影响模型和所述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确定配电网规划方案。

9、其中,技术指标约束模型包括电压波动设定范围、功率因数设定阈值、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的规定限值,等等;安全指标约束模型包括配电网中任何位置的短路电流不得超过设备的额定短路电流、配电网中所有设备的实际载流量不得超过其允许的最大载流量、故障隔离设定时间,等等;可靠性指标约束模型包括供电可靠性设定指标、设备可用率设定目标、故障恢复设定时间,等等。

10、作为优选,对所述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包括:

11、获取基于所述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的运行结果cpre和运行过程;

12、预设预测成本误差阈值cpre0,计算预测成本浮动范围η=[cpre-cpre0,cpre+cpre0],并在预测成本浮动范围中等差抽取α个验证用预测成本ctest;需要说明的是,在验证过程中,需要将各个验证用预测成本带入并计算,α的取值与预测成本误差阈值成正比;

13、利用所述验证用预测成本,进行所述运行过程的逆运行得到所述验证用预测成本对应的所述运行过程的验证用参数;

14、预设参数误差阈值,判断所述验证用参数是否满足所述参数误差阈值,是则输出所述运行结果cpre,否则基于所述验证用参数和所述参数误差阈值重新执行所述配电网规划方案。

15、借由上述,通过预测成本浮动范围准确地获取了验证用预测成本,为验证提供了输入数据;计算验证用参数和预设参数误差阈值实现了参数准确度的量化评估,为验证模型提供了数据支撑,并优化了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设置过程中的参数输入。

16、作为优选,所述运行过程包括参数输入和计算逻辑;

17、将设置所述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过程中代入的参数数据定义为参数输入;

18、将所述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中的各个约束条件定义为计算逻辑。

19、借由上述,通过拆分运行过程为验证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提供了数据支撑。

20、作为优选,所述的进行所述运行过程的逆运行得到所述验证用预测成本对应的所述运行过程的验证用参数,具体包括:

21、利用所述验证用预测成本,确定待验证参数;

22、匹配待验证参数对应的所述运行过程;

23、进行所述逆运行配置为在所述计算逻辑中固定除所述待验证参数外的参数输入,计算出所述待验证参数;

24、将所述的计算出所述待验证参数的结果定义为验证用参数。

25、借由上述,通过确定待验证参数和进行逆运行得到了验证用参数,为量化参数准确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26、作为优选,所述的判断所述验证用参数是否满足所述参数误差阈值,具体包括:

27、将所述验证用参数与所述参数输入中的参数数据进行匹配;

28、利用参数准确度判断公式判断所述验证用参数是否满足所述参数误差阈值,所述参数准确度判断公式为其中partest为所述验证用参数,parhistory为所述参数输入中的参数数据,par0为所述参数误差阈值;当paraccuracy≤1时表示所述验证用参数满足所述参数误差阈值,当paraccuracy>1时表示所述验证用参数不满足所述参数误差阈值;

29、其中,当paraccuracy≤1时还表示所述参数输入中的参数数据是合理的,当paraccuracy>1时还表示所述参数输入中的参数数据是不合理的。

30、借由上述,通过计算参数准确度实现了参数数据合理性的判断,为优化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提供了参考依据。

31、作为优选,所述的基于所述验证用参数和所述参数误差阈值重新执行所述配电网规划方案,具体包括:

32、利用各个所述验证用预测成本和各个所述验证用参数,确定不合理的所述参数输入中的参数数据;

33、基于历史数据更新不合理的所述参数输入中的参数数据;

34、利用更新后的所述参数输入中的参数数据重新执行所述配电网规划方案。

35、借由上述,通过确定并更新不合理的参数数据实现了优化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

36、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系统,适用如上所述的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包括规划目标函数设定模块、指标约束模型设置模块、影响模型设置模块、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设置模块和确定配电网规划模块;

37、所述规划目标函数设定模块配置为:设置规划函数,所述规划函数满足c=c1+c2+c3+c4,其中,c表示总成本,c1表示一次设备成本,c2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过程包括参数输入和计算逻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行所述运行过程的逆运行得到所述验证用预测成本对应的所述运行过程的验证用参数,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判断所述验证用参数是否满足所述参数误差阈值,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所述验证用参数和所述参数误差阈值重新执行所述配电网规划方案,具体包括:

7.一种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系统,适用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规划目标函数设定模块、指标约束模型设置模块、影响模型设置模块、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设置模块和确定配电网规划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降低碳排放成本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过程包括参数输入和计算逻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配电网一二次协同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行所述运行过程的逆运行得到所述验证用预测成本对应的所述运行过程的验证用参数,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周奕陈泽涛代琼丹晏玉欣黄力妍王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天河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