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2077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1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经济林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包括服务器、巡查小车、土壤监测模块、气候监测模块、植物生长分析模块、林业自动化模块,土壤监测模块采集油茶种植区域中的各个油茶植株的土壤状态数据,气候监测模块采集油茶种植区域中的环境数据进行监测,植物生长分析模块根据所述土壤监测模块监测得到的土壤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气候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环境数据对油茶的生长状态进行分析形成分析结果,林业自动化模块根据分析结果对油茶进行管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土壤监测模块、气候监测模块和植物生长分析模块相互配合,保证整个系统具有油茶植株的管理精准性高、环境监测能力佳、数据采集能力强、决策能力佳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济林管理,尤其涉及一种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


技术介绍

1、油茶林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林和经济林,其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油茶林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如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土壤和碳汇功能,还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能够提供丰富的油茶果实用于生产茶油。

2、如中国专利cn108849175a公开的一种高产油茶种植和管理方法,虽然给出了具体的施肥或追肥方式,但是缺乏对油茶的精细化管理,导致油茶植株无法获得精准的管理。

3、然而,传统的油茶林管理方式存在诸多问题:

4、1.管理方式粗放:传统的油茶林管理依赖人工操作,管理方式较为粗放,缺乏精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5、2.数据采集不及时:传统的管理方式依赖人工巡查,数据采集频率低,无法实时掌握油茶林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变化,难以及时做出响应措施。

6、3.资源利用效率低:施肥和灌溉等管理措施往往基于经验和估计,难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7、4.环境变化响应慢:面对干旱、暴雨、冰冻等突发环境变化,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往往造成油茶林的生长受到不利影响,甚至出现大面积减产的情况。

8、5.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不足:传统管理方式缺乏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管理者难以基于科学数据进行有效决策,导致管理效果不理想。

9、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环境变化监测能力弱、自适应调整能力差、数据采集手段缺乏、资源利用率低下和无法提供决策等等问题,作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所述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包括服务器,所述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还包括巡查小车、土壤监测模块、气候监测模块、植物生长分析模块、林业自动化模块,所述服务器分别与巡查小车、土壤监测模块、气候监测模块、植物生长分析模块、林业自动化模块连接;

4、所述土壤监测模块采集油茶种植区域中的各个油茶植株的土壤状态数据,所述气候监测模块采集所述油茶种植区域中的环境数据进行监测,所述植物生长分析模块根据所述土壤监测模块监测得到的土壤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气候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环境数据对所述油茶的生长状态进行分析形成分析结果,所述林业自动化模块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对所述油茶进行管控;

5、其中,所述土壤监测模块对油茶种植区域中的各个油茶植株的土壤状态进行采集,所述气候监测模块对所述油茶种植区域中的环境数据进行采集,所述植物生长分析模块和林业自动化模块设置在所述巡查小车上,并对所述油茶种植范围内的各个所述油茶植株进行巡检。

6、可选的,所述土壤监测模块包括土壤监测单元和楔入单元,所述楔入单元供对所述土壤监测单元放置,所述土壤监测单元采集所述油茶种植区域的土壤状态数据;

7、其中,所述楔入单元携带所述土壤监测单元楔入所述油茶种植区域的土层中。

8、可选的,所述楔入单元包括楔入杆和防护构件,所述楔入杆设有存储空腔,所述防护构件设置在所述存储空腔中,并对所述土壤监测单元进行防护;

9、其中,所述防护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楔入杆上,所述防护构件包括防护轨道、防护板、动作杆、动作驱动机构,所述防护板与所述防护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动作杆的一端与所述动作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形成动作部,所述动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护板的一端连接,以使得所述动作杆部带动所述防护板沿着所述防护轨道进行滑动。

10、可选的,所述土壤监测单元包括转向构件、放置座和土壤监测构件,所述土壤监测构件对所述油茶种植区域的土壤状态进行采集,所述放置座供所述转向构件放置,所述转向构件对所述土壤监测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土壤监测构件能朝向接触窗口,并与所述接触窗口相对的油茶种植区域的土层进行接触,以获得该土壤的土壤状态数据。

11、可选的,所述气候监测模块包括环境监测单元与位置调整单元,所述环境监测单元采集所述油茶种植区域中环境数据,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对所述环境监测单元的采集高度进行调整;

12、其中,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包括升降构件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供所述环境监测单元放置,所述升降构件对所述支撑座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对不同高度的环境进行采集。

13、可选的,所述植物生长分析模块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土壤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土壤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气候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环境数据,所述分析单元根据所述土壤监测模块监测得到的土壤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气候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环境数据对所述油茶的生长状态进行分析形成分析结果;

14、其中,所述数据获取单元包括rfdi读取构件和通讯传输构件,所述通讯传输构件用于与所述土壤监测模块进行通讯传输,所述rfid读取构件对所述土壤监测模块的身份进行读取,并通过通讯传输构件获取所述油茶的土壤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土壤状态数据。

15、可选的,所述分析单元获取所述土壤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土壤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气候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环境数据,并根据下式计算所述油茶树的长势指数growth:

16、

17、式中,ms′为归一化后的土壤湿度,ts′为归一化后的土壤温度,ns′为归一化后的土壤氮含量,ps′为归一化后的土壤磷含量,ks′为归一化后的土壤钾含量,pha′

18、为归一化后的土壤ph值,ta′为归一化后的环境温度,ha′为归一化后的环境湿度,la′为归一化后的光照强度;

19、若所述油茶树的长势指数growth未落入系统设定的监控阈值范围[scope1,scope2],则触发所述林业自动化模块对所述油茶树进行管控。

20、可选的,所述林业自动化模块包括调控评估单元、调配单元和施肥单元,所述调控评估单元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对营养物质进行评估形成评估结果,并触发所述调配单元对所述油茶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调配,所述施肥单元将调配好的营养物质施加在所述茶树的种植土壤中。

21、可选的,所述巡查小车依据设定的巡检频次对油茶种植区域中的油茶进行巡检,并配合所述林业自动化模块将调配好的营养物质施加在油茶种植区域中。

22、可选的,所述土壤监测模块设置有唯一的rfid标签,并能回收并重复利用。

23、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24、1.通过土壤监测模块、气候监测模块和植物生长分析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油茶植株的长势状态进行评估,保证整个系统具有油茶植株的管理精准性高、环境监测能力佳、数据采集能力强、决策能力佳的优点;

25、2.通过土壤监测模块和气候监测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油茶植株的生长状态进行采集,提升对油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所述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包括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包括巡查小车、土壤监测模块、气候监测模块、植物生长分析模块、林业自动化模块,所述服务器分别与巡查小车、土壤监测模块、气候监测模块、植物生长分析模块、林业自动化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监测模块包括土壤监测单元和楔入单元,所述楔入单元供对所述土壤监测单元放置,所述土壤监测单元采集所述油茶种植区域的土壤状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入单元包括楔入杆和防护构件,所述楔入杆设有存储空腔,所述防护构件设置在所述存储空腔中,并对所述土壤监测单元进行防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监测单元包括转向构件、放置座和土壤监测构件,所述土壤监测构件对所述油茶种植区域的土壤状态进行采集,所述放置座供所述转向构件放置,所述转向构件对所述土壤监测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土壤监测构件能朝向接触窗口,并与所述接触窗口相对的油茶种植区域的土层进行接触,以获得该土壤的土壤状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候监测模块包括环境监测单元与位置调整单元,所述环境监测单元采集所述油茶种植区域中环境数据,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对所述环境监测单元的采集高度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分析模块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和分析单元,所述数据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土壤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土壤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气候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环境数据,所述分析单元根据所述土壤监测模块监测得到的土壤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气候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环境数据对所述油茶的生长状态进行分析形成分析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获取所述土壤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土壤状态数据、以及所述气候监测模块采集得到的环境数据,并根据下式计算所述油茶树的长势指数Growt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林业自动化模块包括调控评估单元、调配单元和施肥单元,所述调控评估单元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对营养物质进行评估形成评估结果,并触发所述调配单元对所述油茶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调配,所述施肥单元将调配好的营养物质施加在所述茶树的种植土壤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巡查小车依据设定的巡检频次对油茶种植区域中的油茶进行巡检,并配合所述林业自动化模块将调配好的营养物质施加在油茶种植区域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监测模块设置有唯一的RFID标签,并能回收并重复利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所述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包括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包括巡查小车、土壤监测模块、气候监测模块、植物生长分析模块、林业自动化模块,所述服务器分别与巡查小车、土壤监测模块、气候监测模块、植物生长分析模块、林业自动化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监测模块包括土壤监测单元和楔入单元,所述楔入单元供对所述土壤监测单元放置,所述土壤监测单元采集所述油茶种植区域的土壤状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入单元包括楔入杆和防护构件,所述楔入杆设有存储空腔,所述防护构件设置在所述存储空腔中,并对所述土壤监测单元进行防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监测单元包括转向构件、放置座和土壤监测构件,所述土壤监测构件对所述油茶种植区域的土壤状态进行采集,所述放置座供所述转向构件放置,所述转向构件对所述土壤监测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土壤监测构件能朝向接触窗口,并与所述接触窗口相对的油茶种植区域的土层进行接触,以获得该土壤的土壤状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茶林分综合管理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候监测模块包括环境监测单元与位置调整单元,所述环境监测单元采集所述油茶种植区域中环境数据,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对所述环境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昌鹏谭一波韦富卿韦大勇黄藓茹玉志鹏卢亮覃炫霖张统蒋行健韦慧王吕申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维都林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